2025年7月30日,一条82.9公里的“广珠低空通道”串联起珠海、中山、广州3座城市。当天,一架灰色VT24L物流无人机装载着生猛海鲜从珠海唐家港起飞,仅用55分钟便跨越三城,精准降落在广州穗港码头。这不仅是粤港澳大湾区首条跨城超长无人机物流航线的首秀,更是物流复合翼eVTOL航空器在大湾区的首次城际长航程飞行,标志着低空经济从“概念飞天”到“普惠落地”的突破。 同期,北京市怀柔区21个村庄因
“察打一体”——翼龙-X 我叫翼龙-X,具有能够进行洲际航行的能力,最大航程超过1万公里,最大起飞重量可达6吨。我有9个挂架,最大外挂载荷2.3吨,几乎可以兼容中国现役所有机载弹药。 我们翼龙系列都是多面手,不但军事能力强,在民用领域也身手不凡。有请我的二弟——应急型无人机翼龙-2H。 翼龙-X亮相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 “空中生命线”——翼龙-2H 我们翼龙-2H应急型无人机把
“全能猎手”的崛起 翼龙-X可以执行长达40小时的连续飞行任务,航程超过1万公里,最大起飞重量高达6吨(相当于4~5辆轿车),这意味着它可以挂载多种设备,同时执行多种任务——它名字中的“X”,象征着无限可能。翼龙-X无人机在翼龙-3无人机的基础上全面升级,加入了模块化设计(像搭积木一样替换和组合不同设备的设计方式)。它能根据任务快速更换装备——想要执行侦察任务?挂上高清摄像头。需要反潜?换成声呐
2025年6月底,伴随着低沉而强劲的引擎轰鸣,一架造型从未现世的庞然大物滑过试验基地的跑道,眨眼间便轻盈跃入苍穹——中国自主研发的“九天”蜂巢无人机完成历史性首飞。 作为全球首款大型无人蜂群母机,“九天”具有大载重、高升限、宽速域、短起降、大功率、低成本等平台优势,是一款可以运输武器和装备、执行察打一体任务的战争利器。它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在无人机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更预示着未来战争中“无人化
随着无人机系统创新技术和应用的不断发展,未来的天空将不再是飞鸟与有人机的专属领地,而是充满各种智能飞行器的立体交通网络——物流无人机在楼宇间配送货物,空中巴士高效接送乘客,农业无人机在田野上空精准作业,应急救援无人机快速飞赴危险灾区……推动这场空中革命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5G+低空智联网。 低空智联网 助力低空经济腾飞 作为当下备受瞩目的综合性新经济形态,低空经济聚焦于3000米以下低空
在不远的未来具备自主决策能力的农业植保无人机将全面开始商业化应用 近些年,我国无人机技术飞速发展,尤其在农业领域,发展及应用最为迅速和广泛。我国目前是全球农业无人机应用面积最大的国家,每年作业超过21亿亩次,农业无人机飞行小时数占整个无人机行业的98%。 无人机的应用让农业植保、播撒、信息监测等环节更加智能化和精细化,大幅提高了作业效率和精度。现在,让我们近距离了解无人机是如何让农业生产“心中
无人机应用于洪水灾情救援工作(AI 数字艺术作品) 灾难发生后,医疗领域常说的“救援黄金72小时”里,被困人员的存活率最高。过去,消防员、武警战士们只能靠双手扒废墟,凭经验搜寻幸存者,往往错过最佳救援时机。而如今,无人机正像一群伸出援手的小飞侠,将救援效率提升数倍。这些带着螺旋桨的小家伙们,正以多元形态融入救援场景,构建起立体化的生命守护网络。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探寻它们在关键时刻的具体应用与革
无人机灯光秀点亮重庆夜空 2025年6月的一个夜晚,重庆的夜空上演了一出震撼世界的灯光秀。11787架无人机整齐划一地升空,组成双编队飞行,在空中排出花朵、城市地标等图案,刷新了“最多无人机组成的空中图案”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这不仅仅是一场艺术表演,更是高科技的展示——背后的核心技术,正是有望改变未来作战模式的“无人机蜂群”技术。从舞台到战场,从城市上空到边疆防线,“无人机蜂群”不仅仅能塑造美
常见的新能源(制图/周游) 无论是阳光灿烂的屋顶、海风呼啸的滩涂,还是广袤无垠的沙漠,光伏板与风力发电机的身影随处可见,且形态各异——柔性可折叠的光伏膜、巨型三叶片风机……这些新能源设施如何将自然之力转化为电能?它们由哪些核心部件构成?新能源电力和传统电力有什么区别?下面,就让我们跟着电的脚步,开启一场新能源探索之旅,看风能和太阳能这两大主角如何给插座“注入活力”。 新能源如何“造电” 风能
2019年,当诺贝尔化学奖的桂冠授予在发明锂电池过程中作出贡献的3位科学家时,评审盛赞“他们创造了一个可充电的世界”。如今,锂电池就像现代社会的“能量心脏”,从手机到电动车,从医疗设备到太空站,都离不开它。但这个改变世界的大功臣,却有个“小毛病”——特别怕冷! 锂电池的“畏寒”之谜 锂电池的工作原理,就像一场离子赛跑。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跑到负极;放电时,它们又跑回来,释放电能。但在低
标题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70年或许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对于科技发展而言,这70年却宛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变革史诗。从第一颗人造卫星划破苍穹,到如今载人航天探索的常态化;从计算机的诞生,到如今人工智能引领的智能时代;从简单的电话通信,到5G甚至6G带来的万物互联…… 科技的每一次突破,都在重塑着世界,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1956年,《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创刊,这70年我们一路走来,见证着科技
我相信,在许多人的童年记忆里,像鸟儿般在天空自由翱翔是内心深处无比渴望的体验。如今,四旋翼无人机从头顶掠过、上百吨的民航飞机翱翔蓝天、喷射着熊熊火焰的大型火箭冲破大气层飞向太空……这些场景的背后都离不开一群默默耕耘的人——飞行器设计工程师。他们不仅致力于让飞行器飞得更高、更快、更远,更在努力持续提升其安全性与运行效率。现在,就请和我一起走进我的故事,看看我是如何走上飞行器设计之路的。 我的飞
当大型客机飞向云端,当荧幕上的战机展开激烈空战,当无人机在高空为灾区架起通信基站,你是否曾好奇,这些精密的“空中舞者”究竟是如何诞生的?现在,就请随我一同推开实验室大门,窥探飞行器设计工程师们将梦想化为赛博飞鸟(赛博即Cyber,在数字时代常被用来描述复杂系统)的奥秘。 “一个时代 有一个时代的飞行器” 飞行器的诞生,绝非源于一时兴起的草图涂抹。每一架新型飞行器的构想,都始于“总体设计”
在人类不断探索科技发展的历程中,光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阳光照射物品,携带颜色、大小等各种信息进入我们的眼睛。借助光,我们得以看清五彩缤纷的世界。伴随着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等工具及技术的进步,我们能够观察越来越细微的结构。科学家需要借助波长与原子尺度相当的X射线,以探究事物的本质,看清分子甚至原子尺度的微观结构。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就是这样一台能产生高能量的X射线以观察物质微观结构的大科
文图/韩文标(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2015年9月14日,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双黑洞并合产生的引力波。其后的十年里,国际引力波探测组织已探测到逾100次引力波事件,其中绝大多数是双黑洞并合,即两个恒星级质量黑洞从相距数千公里互相绕转,通过引力波快速损失能量和角动量,在数秒内碰撞并合为一。 孤独的宇宙舞者: 双黑洞如何相遇? 在我们的想象中,这些宇宙中的双黑洞像是一对孤独的舞伴:它们在无垠的
揽月月面着陆器试验成功 2025年8月6日,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在河北省怀来县的地外天体着陆试验场圆满完成。此次试验是我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器地外天体着陆起飞试验,试验工况多、试验周期长、技术难度高,是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研制进程中的关键节点。 揽月月面着陆器由登月舱和推进舱组成,主要用于环月轨道和月球表面间的航天员运输,可搭载2名航天员往返,并可携带月球车和科学载荷,是航天员登陆
王金南院士 “把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作为全面建设美丽中国的最终成效检验。”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名誉院长 王金南 2025年8月11日,浙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年座谈会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召开,王金南院士受邀出席座谈会并作题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理念 全面开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中国建设新征程》的主旨发言。 王金
360亿倍 黑洞,是一个只允许外部物质和辐射进入而不允许内部物质和辐射从中逃离的边界,即视界所规定的时空区域。 近日,英国与巴西科研人员称其在距地球50亿光年名为“宇宙马蹄”的星系中心,拍摄到迄今质量最大的黑洞,其质量高达太阳质量的360亿倍,相当于银河系中心黑洞的1万倍,已逼近理论预测的黑洞质量极限。 传统测量遥远黑洞质量的方法依赖其活跃吸积状态,误差较大。该团队创新结合引力透镜效应与
即将消失的毛乌素沙地 “绿进沙退”的毛乌素沙地 毛乌素沙地与科尔沁沙地、浑善达克沙地、呼伦贝尔沙地并称为中国四大沙地。位于陕西、内蒙古、宁夏交界地带的毛乌素沙地,历史上曾水草丰美,后因气候变迁和人类活动加剧而逐渐沙化,明清时期已是“黄沙漫天”。 20世纪50年代起,当地启动大规模治沙工程。通过“草方格固沙”“飞播造林”等技术与政策结合的方式,一代代治沙人持续推进生态修复。沙区植被覆盖率从当时
近日,乌克兰扎波罗热地区遭遇蝗灾。遮天蔽日的蝗虫,俯冲过农田,啃咬声如暴雨倾盆,个别地区蝗虫密度已达每平方米80只,远超国际粮农组织设定的警戒阈值。翻开历史,我们会发现中国也曾“飞蝗蔽日,赤地千里”,但如今为何已难觅大规模蝗灾的踪迹?这就要归功于一个人——马世骏。 马世骏(1915—1991),山东兖州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生态学家、昆虫学家,我国昆虫生态地理学、数学生态学、经济生态学等学科奠
在大众的固有认知里,无人机往往被认为是航拍工具或爱好者手中的遥控玩具。但实际上,现在无人机应用十分广泛,既能成为现代战争中的精准作战单元,也能在夜空中上演集群表演,更在物流、救援等诸多领域展现出颠覆性价值。而真正突破想象边界的是,无人机早已深入人类难以涉足的危险场景:它可以是悬崖峭壁上检查甬道的“巡视员”,可以是矿山深处的“安全员”,也可以是隔绝森林大火的“消防员”…… 在TED大会上,
青藏高原上的水母雪兔子(Saussurea medusa)既非水母,又非兔子,而是菊科风毛菊属雪兔子亚属的草本植物。 水母雪兔子宛如一只天真可爱的兔子,蹲踞于砾石上,全身覆盖着浓密的白色棉毛。它的叶片如一缕缕流苏覆盖了整个植株,顶部花序簇生着蓝紫色细管状小花,像极了海洋生物水母的触须。藏语中,水母雪兔子被称为“杂各尔手把”或“夏古贝”。而在民间,它还有个广为人知的别名——水母雪莲花。 盛开
地壳深处沉睡的岩浆突然苏醒,积蓄了千万年的力量在瞬间爆发!炽热的熔岩如何冲破厚重的地壳?下面,我们在餐桌上,用几样厨房里的“法宝”,让一座微型火山喷出灼热的“岩浆”。 实验材料 1个透明塑料杯、1/4杯清水、3/4杯食用油(为避免浪费,可以使用准备丢弃或更换的食用油)、5~10滴红色/橙色食用色素、1/2片或1片泡腾片,另外可准备1个大托盘和1个护目镜(防止溶液溅出、保护青少年眼睛)。
当一阵嗡鸣声划破午后的宁静,一架无人机掠过蓝色的天幕,人们抬头望去,或许会被它灵活的身姿吸引——瞬间完成360度旋转、小半径环绕盘旋、精准定点悬停等动作。然而,可能很少有人留意到翼尖划出的精妙曲线。 从固定翼无人机的翼稍小翼到多旋翼无人机的机臂旋翼,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设计中,每一处线条、每一个倾角,都藏着飞行美学的奥秘。 不同角度认识飞机 一台300克左右的小无人机是如何完成前进、后退、盘旋
敦煌石窟以其壁画、塑像闻名于世,颜料为石窟艺术增添了绚丽色彩。敦煌石窟不仅是世界上伟大的艺术宝库,更是一座丰富的颜料标本博物馆,是研究我国古代颜料发展史的重要资料。 历经千百年的风霜洗礼,壁画依旧光彩鲜艳,这份跨越时空的美丽背后,藏着矿物颜料的神奇密码——它们以独特的化学稳定性,实现了“千年不褪色”的奇迹。 红色颜料: 朱砂的千年坚守 在古代绘画中,朱砂是使用最广泛的红色颜料。早在距今60
轻武器,指由单个士兵或战斗小组携带和操作的小型武器,主要用于近距离作战,具有重量轻、便携性好、操作相对简便等特点。 在轻武器发展领域,中国正以惊人的速度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尤其是20式枪族(中国自主研制的轻武器枪族)的列装,标志着中国轻武器完全实现模块化、多用途、多场景适配。其中,QSZ-193手枪与QCQ-171冲锋枪作为新型轻武器的“明星”代表,分别填补了二线人员自卫武器与特种作
强渡大渡河战役,是中国工农红军(以下简称“红军”)在长征中遭遇的“生死突围战”。1935年5月,红军刚刚渡过金沙江,摆脱了国民党主力军的围堵,却被压制在大渡河与金沙江之间的狭小地带,面临着生死存亡的绝境。 强渡大渡河是红军突破封锁、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师的唯一生路,其核心战略目标是打破国民党军的围堵体系,开辟北上通道。为此,红军必须抓住安顺场防守薄弱的时机突袭夺取渡口,随后果断分兵沿两岸奔袭泸定桥
在厦门市金安小学的科学课堂上,三年级学生正在调试自制的潜望镜,铝箔反射的光斑在墙面“跳跃”;五年级的一支学生团队在生态园记录中草药的生长数据;而一群刚完成“造车”挑战的学生,正驾驶着亲手组装的电动车驰骋在校园跑道上……这些鲜活的场景,正是学校以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为灵魂,构建“JBL科创家园”品牌的生动缩影。 学生们驾驶着亲手组装的电动车驰骋在校园跑道上 贯通·科创家园 “JBL科创家园
当我们在通勤路上为手机续能,在旅行途中维系电子设备运转时,充电宝早已成为口袋里不可或缺的“能量管家”。但你或许未曾想过,这个看似温顺的便携移动电源设备,内核竟是由高度活跃的锂电池构成的能量聚合体。近年来,从地铁车厢里突然冒烟的充电宝,到家庭中因充电宝过热引发的小型火情,这类事件频频为我们敲响警钟。 这个时刻陪伴在侧的移动电源,为何会突然化身潜在风险源?解开这个谜团,需要从锂电池的化学特性说起。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乘坐飞机出行,当飞机拔地而起、冲破云层时,本是愉快的出行体验,可有些人会突然感到不适:轻则头晕、出冷汗,重则胸闷、呕吐……别担心!这不是体质太弱,也不是心理作用,而是身体里负责平衡功能的器官闹了点“小脾气”。 视觉和前庭觉“打架” 我们常说的“晕机”,医学上称为航空晕动症,主要症状包括头晕、出冷汗、胸闷、恶心、呕吐等。那么,晕动症是怎么引起的呢? 答案与我们的耳朵有关。
开学季像一个无形的按钮,瞬间将青少年从悠闲的假期,拉回到有规律的校园生活。对青少年而言,这绝非简单的环境迁移,而是一场社交关系的重构——新集体里,未知人际网络等待探索;旧友谊中,曾经熟稔的联结生出微妙变化。 更有些青少年,带着上学期被同学排斥的隐痛,害怕回到熟悉的环境后,那些冰冷的对待会再度上演。于是,“如何融入新环境”的焦虑、“旧关系是否如初”的困惑、“伤害是否会卷土重来”的恐惧,像三条无
万物生长靠太阳。大多数植物需要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人类更是依赖太阳生存和发展。近几十年来,人类开始探索大规模利用太阳能的方式,通过将大量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组装在一起,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城市和乡村供电。 飞行器依靠能量转化产生的推力驱动,传统的小型飞行器大多依靠电动机或无动力装置驱动以支持飞行。近年来,多国科研人员研制出太阳能驱动飞行器,但多数体积较大。 微型飞行器是一种微型化无人设
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研究软体机器人以辅助人类治疗疾病,近期,科学家们便研究出一款可在大脑中翻筋斗的软体机器人,它能够在患者脑内移动至特定区域释放药物,从而实现治疗目的。 大脑作为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承担着运动、语言、感觉等重要功能。当大脑的复杂结构(如具有复杂卷曲结构的大脑皮层)出现病变(如肿瘤)时,部分情况可借助传统手术、放疗等手段治疗,但另有一些情况却难以适用。这是因为这些治疗方式可能存
9月的X城,炎热依旧。尽管太阳经常躲在阴云之后,空气中却仍弥漫着潮热,像有一群巨人正将城市当作铁板烧,不断在下面添薪加火。X城的男女老少日日盼着天降甘霖,将暑热驱散。 量子一放学,就骑着自行车往家赶,骑得满头是汗,身边不时滑过电动车,坐在上面的人轻松而飘逸。到家后,量子将门一关,咕噜咕噜喝了一大杯水,心里生着闷气想:为什么我不能有一辆电动车?他熟练地打开窗户,对着窗外说道:“凤星凰,过来吧,今天
2173年的夏天,城市中心的知识银行前排起了长队。家长们撑着离子遮阳伞,汗水顺着下巴滴在滚烫的地面上。 距离中考还有3天,知识银行门口的招牌上赫然写着:用一切珍贵的物品换取好成绩吧!这吸引了众多学生家长。每个人都急着给孩子换一份最好的“知识套餐”。 “我曾经用女儿与朋友的友谊换了语文成绩班级第一名!”排在队伍中间的王阿姨说道。一旁的李叔叔立即接话:“这算什么?我用儿子收养了5年的流浪狗换了全套
科幻小说作为一面特殊的棱镜,既折射着人类对未来的想象,也映照着当下的社会现实与人性困境。本期刊发的《异星少年凤星凰——气象之战》(以下简称《气象之战》)和《知识银行》两篇作品,恰好构成了这种双重镜像的范例。前者以气象灾害为背景,呈现了不同的生命走向如何承载着技术之善恶;后者则通过情感与知识交换的定价场景,质疑功利主义教育剥夺人性自然的本真。两篇作品虽然风格迥异,却都成功地在未来的设定中植入了深刻的
公元2077年,新能源革命已持续半个世纪。当最后一座燃煤电站在电磁爆破中化为尘埃时,天空开始被另一种光芒点亮——那是氢燃料的幽蓝焰光、锂电池的银白流光与太阳能板折射的金色光辉交织成的能量网,而编织这张网的,是进化为“空天节点”的无人机族群。 无人机与新能源的配合,就像给会飞的机器人装上了超级能量块,一下子变得超厉害!如今,它们不再仅仅是工具,而是拥有群体智慧的“云栖者”。“修天路、筑天网、造天车
今天,妈妈带我去参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室,当穿过实验室的量子感应门时,悬浮在空中的“光翼号”突然展开了太阳能羽翼——它比A4纸还轻薄,每一片翅膀上都镶嵌着会随角度变色的光伏晶体,像把揉碎了的银河贴在翅膀上。科学家叔叔说它能在天上连续飞一年不落地,因为它的电池就像会呼吸的蜂巢,能一边晒太阳一边存能量! 不过,最神奇的是那个叫“冰晶”的散热系统。当科学家叔叔掀开“光翼号”保护罩时,机翼下的银色网格
王宝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人工智能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其身影无处不在。但你是否真的了解人工智能?它究竟是什么,有着怎样的底层逻辑?数学又在其中扮演着怎样关键的角色? 7月27日,中科馆大讲堂特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教授王宝会老师,围绕人工智能的定义、核心要素、底层逻辑等内容,带领大家揭开人工智能的神秘面纱,深入探寻这一前沿技术的诸多奥秘。 人工智能是如何学习的
结合新课标 体验跨学科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4个跨学科概念和13个学科核心概念以及倡导读科学家故事,学习科学家精神。 本刊携手权威科学家、一线科研工作者,紧密结合教育部新课标中的核心内容,将本期内容聚焦于数学、物理、生物、地理、历史等多个学科,并结合前沿科技进行深度剖析,引导青少年主动学科学、用科学,将科学理念、科学思维转化为行动。 告别浅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