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准确的地震预测是实现有效减轻地震灾害的途径之一。目前地震预测仍处于经验预测阶段,其准确度远远不能满足有效减轻地震灾害的需求。地震预测的发展趋势在于从经验预测向物理预测过渡,这个过渡的关键在于要首先实现对地震孕育过程更加深入的认识、描述和追踪。根据岩石力学实验结果,岩石破坏前主要经历了应力上升过程和其后的亚失稳阶段。我们分析了天然地震的孕育过程。分析时将视应力和b值进行结合,以获得地
[摘要] 准确的震中位置对于评估地震灾害及风险、研究地震活动性和地球内部结构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多家机构例行发布地震目录,提供了震中位置等关键信息。然而在地震定位过程中使用不同的台站数据、壳幔速度结构模型和地震定位方法等,地震目录报告的震中位置会出现一定差异。而InSAR资料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对浅源地震的位置约束较好,可以提供地表真实位置(ground truth,GT),为
[摘要] 2010—2022年,贵州省内发生的7次4.0级左右地震引发了房屋设施损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其他次生灾害。通过调查,笔者分析了贵州地震地质灾害和建筑物损害特征以及成灾原因。分析表明,贵州常遇地震灾害主要包括地震引起的房屋等建构筑物损坏,地震诱发滑坡、崩塌导致人员伤亡、道路损坏,地质灾害点风险加剧等情况。各类房屋建筑中,砖木结构房屋轻微开裂破损、老旧房屋屋顶梭瓦掉瓦;混凝土结构
[摘要] 中国自2003年至今始终在全力推进提升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形成了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全民参与的应急管理体系。以“一案三制”为基本框架确立的应急管理体系取得了显著实际成效,并出台了《国家地震应急预案》。本文讨论了中国与日本的地震应急管理体系,涉及应急预案及应急管理体制等,展现了应对大震情况集中行政权力的必要性,突出了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点;从地理条件、民族
[摘要] 随着地震监测工作的日益重要,巡检路线的规划对于提高巡检工作效率和确保产出准确连续的观测数据具有关键作用。本文通过介绍地震监测站点巡检的重要性和现有巡检方式的局限性,探讨地震监测站点巡检最优路线规划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文中阐述了软件的设计理念、主要功能和技术实现,对关键模块的设计进行了详细说明,指出优化巡检线路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并展望了软件未来的应用前景。该软件的成功开发和应用,
[摘要] 明朝迁都北京后,面临的挑战更严峻:靠近了边境、离开了母亲河、掉进了地震带,对后世影响深远。华北地区进入第3次地震高发期(1484—1730)。地震活动主要受制于两条活动地震带−NE向的唐山—磁县带和NW向的张家口—蓬莱带。这对共轭断裂形成于统一的构造应力场中,是一组走向不同、剪切方向相反的交叉剪切带。共轭断裂的存在,使地震活动的多样性更加突出,模拟实验和野外观测研究了它的力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