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探究 “儒林”指的是儒家学者之群,也泛指儒生、读书人。 A.吴敬梓时代的“儒林”:清朝大兴文字狱,考八股、开科举,提倡理学,用统治思想等方法以牢笼士人。 B.《儒林外史》中的“儒林”: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外史”:指野史、杂史和以描写人物为主的旧小说之类。 二、人物名片 三、语段鉴赏 语段一
他被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称赞为“开国文臣之首”,他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同时他还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 他就是明初大名鼎鼎的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宋濂。 宋濂自小聪明而且特别勤奋,史书上说他从小到大,没有一天不读书,是典型的终身学习者! 在名师吴莱、柳贯等人的教育下,他很快成为了地方的名人,在别人的举荐下,朝廷征召他为翰林编修,但是宋濂却看不惯此时腐败的元末朝
问题设置: 宋濂用“勤且艰”概括了他的求学之路,那么他的求学之路到底“艰”在何处?他的“勤”体现在何处呢? 共同探究: 由“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假借于藏书之家”“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可知,宋濂求学“艰”在无书。由“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遇其叱咄”可知,宋濂求学“艰”在叩问。由“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
词是一种诗的别体,又称“诗余”,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词进入到全盛时期。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是配合乐曲而填写的歌诗。因句式长短不一,又叫“长短句”。词牌是词的曲调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段数、句数、字数、声调上都有规定。与诗相比,词的音乐性更强,押韵、平仄、对仗等更灵活。 词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李煜、晏殊
词格即人格,从词中我们感受到了词人的大情怀、大气度。时代成就了词人,时代也造就了英雄。 范仲淹严明治军、爱护士卒,多次击退西夏的进攻,西夏人听到他的名字都害怕,“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苏轼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但仍然抱有豪情壮志。从杭州通判迁为密州知州后,苏轼踌躇满志,曾在《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中自信地写道:“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辛弃疾屡遭贬谪,在南宋四十多年,
师川外甥奉议①: 别来无一日不奉思②。春风暖暖,想侍奉之余,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前承示谕③:“自当用十年之功,养心探道。”每咏叹此语,诚能如是,足以追配古人,刷前人之耻。然学有要道,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己事,方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不虚用功;又欲进道,须谢去外慕④,乃得全功。古人云:纵此欲者,丧人善事。置之一处,无事不辨。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则言下会理。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
(总分:22分) [一、课内跟踪][(建议用时15分钟)] 【基础存盘】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门人弟子填其室(挤满) B.援疑质理(援助) C.持汤沃灌(浇) D.无冻馁之患(饥饿) 2.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无从致书以观”和“以中有足乐者”两个句子中“以”的用法是不同的。 B.“故余虽愚”和“温故而知新”两个句子
(总分:19分) [课内跟踪][(建议用时15分钟)] 【基础存盘】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词牌名是词的曲调的名称,决定着词的格式与音律,与词的内容一般没有关系。 B.苏轼,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辛弃疾都是宋代豪放派词人。 C.秋瑾,别署鉴湖女侠,中国民主革命烈士,曾写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诗句。 D.《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
家乡的名片 一考生 家乡是如此的多彩,在花季中璀璨;家乡是如此的精致,在岁月中磨砺;家乡是如此的古老,在年华里歌唱;家乡是如此的迷人,吸引着八方游客……家乡拥有着一张张特色名片。 我的家乡是红军长征开始的地方——于都。 家乡有大盒柿,大盒柿是于都的标志,是于都的珍宝。于都所产的大盒柿皮薄肉厚、汁多味甜。橙红饱满的色泽、脆甜多汁的口感、芬芳馥郁的香味,令人垂涎欲滴。为了让柿子能够长久保存,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