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岁末年初的交汇点,回望2024年,教育数字化取得了显著进展:新课标的深入实施、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它们共同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中小学教育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强大动能。 新课标如同一盏明灯,为中小学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它不仅优化了教育的目标与内容,更指导教师不仅要关注“教什么”和“怎么教”,还要关注学生“如何学”和“学得如何”。这一年,大单元教学、项
逐梦教育强国路,奋进数字教育新征程。 2024年是教育数字化发展的一个新时代。在这一年,《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紧跟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步伐,深入报道了教育数字化时事热点,全面展现专家学者的前沿理念,系统解读了一线优秀实践案例…… 在2024即将结束之时,我们将通过对全年杂志重点选题的回顾,对2024年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迎接新的一年。 2024关注重点 教育高质量发展 ·
开年展望特刊:《2024 我们的期待》 随着对教育数字化转型认识的深入,数字技术已经深入到教育的全领域,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教育管理,都因为技术的运用而大不同。与此同时,也存在诸多挑战,如人工智能鸿沟与伦理风险、师生数字素养的差距与提升……许多问题迫切需要高度重视并寻求解决方案。 面对数字技术带给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作为教育媒体,我们也有很多梦想期待实现: ——教育数字化促进教育强国建设、办好
“义教信息科技课标”系列对话 2024年,针对新课标落地课堂的教学法、大单元教学设计、教研发展路径等方面,本刊组织了系列对话,解答了信息科技课程教学实施层面的热点问题与困惑。 信息科技课程应该怎么教? —教学法在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全新的信息科技课程是一门创新性的课程,它要求教师要有宽广的视野、创新的思维和开放的心态,通过课程的研讨、交流,通过与其他教师一起头脑风暴,教师们可以提升自己的眼
关键词:课程理解 本刊于2023年7月开辟了“《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理解及教学实施”栏目,在2024年1月至7月的栏目中继续从多角度阐述了对课程的理解,助力新课程教学的平稳落地。 课程内容 如何体现科学原理和实践应用并重 信息科技课程中的“科”与“技”,其作用的对象都是“信息”,而信息是为了满足用户决策的需要而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由此可以看到,“科”与“技”二者的
1917年6月,27岁刚刚从耶鲁大学毕业的晏阳初来到法国普兰,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后勤补给的5000名华工进行文化支持,主要是帮他们为远在万里之外的家人写信。晏阳初发现,虽然大机器生产带来的生产力革命需要的是机器,然而聪明又勤劳的华人劳工在生产上并不弱于欧洲受过充分教育的工人,他们受人歧视仅仅是90%的人不识字而已。从这个时候开始,晏阳初就下决心进行平民主义教育,将苦力作为一种潜在的能力,他称为“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能一次性阅读整本书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了。准确地说,是很久很久没有好好读书了。保持了数十年的枕边书阅读习惯,也被手机挤没了踪影,我的视力似乎也变得越来越差了。 但,少看纸质书,不等于从此以后就不读书。视力可以越来越差,视野绝不可任其越变越窄。 我始终坚信,纸质书的阅读体验更具仪式感。翻阅时,手指触摸书页的质感,掩卷时,折角标记阅读的进度,新书的油墨清香、旧书特有的陈年气息,都已
最近在某微信公众号上读到一个有趣的“货机崇拜”故事,故事的原创者是大名鼎鼎的费曼。故事的着眼点是科学,触发我思考的点却是其表述方式与对行动的启发。 先说说货机崇拜(或称货物崇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飞机常常降落在太平洋深处某些岛屿上修建的临时机场,这一行动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工业时代的各种生产物资。战争结束后这些飞机不再造访,但岛上居民却开始模仿他们所见到的一切并试图重现当时的场景:他们建造
摘要:互联网博大精深,如何让七年级的学生了解互联网及相关新技术的本质,并初步具备利用互联网基础设施和计算思维方法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能力,以及自觉维护网络安全与秩序的意识和责任感?本文提出了强化信息安全意识、提高综合应用能力的途径和相应的综合教学建议,力图为信息技术教师开展本模块的综合教学抛砖引玉,提供思路。 关键词:信息科技;课标;互联网安全;综合应用;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434
摘要:本文聚焦于“互联网应用与创新”模块下的“互联网安全”单元,提出以“网络安全小卫士”为主题的单元教学方案设计思想。教学方案遵循课标要求,通过主题式单元设计,创设情境、发现问题,形成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流程,构建教学活动主线。设计的核心目的是实施网络安全教育,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与实际操作中深度体验成为网络安全小卫士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网络安全;核心素养;单元
摘要:本文结合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课程“互联网应用与创新”模块中的“互联网创新应用”和“互联网安全”两部分内容,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设计了以“云上爱心集市”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数字素养、科技创新能力,落实信息科技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多元智能;项目式学习;互联网创新应用;云上爱心集市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4)2
摘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在各学科的课程设置中,需要安排10%的跨学科学习活动。因此,在信息科技学科的落地过程中,各地教材均给跨学科学习留出了一定的空间。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如何实施是摆在一线教师面前的重要议题。本文以“智能照明系统”项目的第一课时为例,探索基于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落地方式。 关键词:信息科技;大单元主题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 中图分类号:
摘要:单元教学为改善课堂教学弊端、驱动核心素养落地课堂提供了一种可操作的有效路径,而学习支架的出现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初中信息科技课程单元教学。因此,本研究梳理了单元教学和学习支架的相关文献,构建了基于单元教学的初中信息科技学习支架,并以信息科技八年级“人工智能与智慧社会”模块中的“认识与探究智能语音”单元为例进行实践应用,进一步优化教学环节,改善课堂整体教学效果,旨在为一线教师在初中信息科技课堂中实
摘要:本文以浙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开展在线学习”为切入点,匹配信息科技第二学段“在线学习小能手”跨学科主题,设计了以“童眼看家乡”研学策划书为主题的跨学科项目式实践内容,旨在为信息科技跨学科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信息科技;跨学科;真实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4)24-0044-04 引言 随着《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
摘要:本文以信息科技四年级《生活中的编码》一课为例,探讨了在小学信息科技课堂中实施真实性学习的教学策略,旨在通过真实情境、真实素材、真实体验和真实评价,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新课标;真实性学习;小学;信息科技;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4)24-0048-03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
摘要:为响应新课标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作者以三年级《设计数字作品》一课为例,通过为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言的真实情境,带领学生参与从调研到创作数字作品的全过程,形成了具体的规划书,总结了规划校本学情、真实任务、逻辑主线、认知经验和合作探究等多重项目式学习设计策略,旨在探索一条有效提升小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实施路径。 关键词:规划书;项目式学习;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
摘要:《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真实性学习,注重创设真实情境,但在一线教学中却普遍存在情境教学不真实、难以激发兴趣、逻辑性差等问题。本文尝试破解情境创设这一难点问题,即从新奇、真实、逻辑三要素入手,丰富情境内涵,提高情境质量,点燃学生探究助推力,激发学生求知内驱力,提升教学目标粘合力,最终助力教学目标达成,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情境教学;教学设计
摘要:本文基于计算思维三维框架(计算概念、计算实践、计算观念)和任务驱动法的任务分类(封闭性任务、半开放性任务、开放性任务)构建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任务驱动式编程教学模型,并以“火柴棒摆数字”问题为例进行编程实践。实践证明,通过该模型进行教学对学生的计算思维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计算思维;任务驱动;Python编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
摘要:本文将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工具应用到编程教学中进行高中Python教学实践研究。研究表明,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Python教学,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编程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Python;自我效能感;CodeGeex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4)24-0062-04 引言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给编程教学带来了
摘要:在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关键在于计算思维的发展与达成。本文以《在线信息的搜索》一课为例,以创设真实情境为起始,以问题链为串联,聚集常态化信息科技课堂的素养发展,在问题生成模式下的思维生成、进阶式教学与评价,从而促进学生思维方式与思维能力的迭代式发展。 关键词:计算思维;信息科技课堂;问题生成;思维进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
摘要:实验教学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参与实验教学活动可以掌握必备知识,培养关键能力,提升学科核心素养。本文在阐述信息技术实验教学内涵与框架的基础上,以具体的单元实验项目“室内环境实时监测系统搭建”为例,探讨了单元视域下的高中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以期为高中信息技术实验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单元视域;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
摘要:本研究以大概念为视域,深入探讨信息科技实验教学的实施策略。作者通过对大概念的内涵与特征进行分析,阐述了大概念在信息科技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提出了大概念视域下信息科技实验教学的具体策略,旨在提高信息科技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大概念;信息科技;实验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
摘要:本文从大单元教学设计出发,结合项目式学习,构建了一套适用于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体系,即整合大单元知识、设计综合学习模块、实施项目驱动学习、采取多样化评估策略,旨在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开辟新的路径,注入创新动力。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核心素养;高中信息技术;大单元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4)24-0075-03
摘要:本文提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支架,构建“有援”的学习环境,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具体的设计策略包括:①确定“最近发展区”,设计合理支架;②根植学习目标,设计不同类型支架;③按照学习任务进度,动态调整支架。 关键词:高中;计算思维;信息技术;学习支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4)24-0078-03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摘要:本文以部编版语文七(下)《卖油翁》的微课程教学法实验课为例,引导学生借助GAI探讨AI技术在语文微项目中的应用,分析其实践效果和新视角,并为未来的应用提出相应的思考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结合微课程教学法,借助AI技术的语文微项目学习活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和互动式的学习体验。 关键词:人工智能(AI);微课程教学法;语文微项目学习;教育信息化 中图
江门市新会尚雅学校阮锦燕老师撰写的《GAI助力语文“微项目学习”初探》一文,分享了她在微课程教学法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GAI)提升语文实践水平的探索,值得鼓励。 毕竟,AI时代,多用AI心,才有可能借助AI工具在教学创新领域闯出一片新的天地。故此,提出三点建议供参考。 建议一:教师需要了解GAI的工作特点,以及由此产生的优势与劣势,以便借助优势促进工作,了解劣势避免拙用。
摘要:本文从文化传承的视角,以跨学科学习组织形式,对省级非遗项目“南京剪纸”这一本土文化进行了“校本化”设计,构建了本土化C-STEAM教育的5C模式,开展了“数字南京剪纸”教育实践,并总结了本土化C-STEAM教育的实践原则:契合学生认知,注重文化导向;立足问题解决,创设挑战情境;关注学生体验,支持深度学习。 关键词:跨学科学习;C-STEAM教育;文化传承与创新;5C模式;校本课程 中图分
摘要:新时代的发展需要科技创新人才,影响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因正是创造性思维的建设。本研究首先阐释了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整合及逆向工程教学法方法设计,厘清了面向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跨学科逆向工程教学内在逻辑,并基于吉尔福特早前所提出的创造力三维模型理论,将跨学科整合知识和逆向工程教学法相结合形成二维基底,提出面向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跨学科逆向工程教学模型。最终,基于该模型作者设计了“改造扫拖
摘要:本文探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术在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了在ADDIE模型五个阶段的具体策略和相关工具,提出了工具整合与优化、长效机制研究、个性化教学和跨学科应用等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学策略;ADDIE教学设计模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4)24-0094-04 引言
摘要:《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已近两年,对应的新教材在2024年9月也在相应年级开始使用,那么,一线教师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应该如何理解课程、如何实施课程呢?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多个方面谈论了义务教育信息科技新课程实施的策略:课程理解——信息科技新课程实施的“起点”;课程设计——信息科技新课程实施的“规划”;课程执行——信息科技新课程实施的“保障”;课程反思——信息科技新
摘要:为了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数据治理水平,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专业组织(EDUCAUSE)于2024年发布了《2024地平线行动计划:统一数据模型》,从提升学生全面体验、加强数字素养培训、构建数据网格体系架构、建立行业互操作标准、实现全面学习记录五个方面,描绘了高等教育统一数据模型未来十年的愿景目标,从个人、部门、机构、跨机构合作四个层面,阐述了具体的行动方案。本文通过对该报告内容进行分析和解读,提
摘要:“C程序设计”课程是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程,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学生基础薄弱、教学资源匮乏、教学模式老旧等问题。作者建立了“学习通+BOPPPS”改进模型的混合式教学设计,将教学覆盖课前准备、课中进阶、课后拓展整个过程,打破时空限制、教学壁垒,激发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C程序设计;中职;学习通;BOPPPS改进模型;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