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侧面柱碰撞工况下的挤压铝门槛梁截面正向设计问题,分析了基于等效静载荷(ESL)原理的非线性优化技术和传统优化技术的优缺点。研究显示:概念设计阶段基于等效静载荷法的非线性拓扑优化技术相比传统的线性拓扑优化技术,能得到更加贴近碰撞安全结构变形策略要求的拓扑路径;详细设计阶段,基于等效静载荷法的非线性料厚优化技术,在优化效率和优化方案性能方面都优于传统的近似模型数值优化技术。 关键词:挤压铝
摘要: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Ls-dyna软件的自冲铆连接整车耐撞仿真方法,结合不同受力状态下的试验及有限元分析,求解不同受力状态下的自冲铆连接的失效参数,从而在保证仿真精度的同时提升仿真计算效率。在基于试验设计的基础上,首先建立了铆接接头的精细仿真模型,并利用*CONSTRAINED_SPR2建立了简化的仿真模型,以试验与精细仿真结果的提取值作为简化参数输入,可极大提高整车耐撞模型的运算速度。该方法
摘要:为降低镀覆在钢板表面的铝硅镀层对激光接头的不利影响,采用薄镀层热成形钢材料配合激光填丝焊技术,获得了焊缝内铝质量分数小于1%的激光填丝焊接头。对该接头进行了宏观及微观组织分析,发现热成形后焊接接头组织被全马氏体组织取代,避免了软化现象。力学性能分析表明,热成形前后试样的抗拉强度从约570 MPa提高到约1 500 MPa,接头的薄弱环节位于母材,高速拉伸对接头的抗拉强度没有不良影响,而断裂伸
摘要:为提升铝件在车身焊接前的酸洗钝化工艺质量,对铝件在焊接前的酸洗钝化工艺、常见质量问题以及酸洗钝化过程废水处理工艺进行了阐述,并从实际生产角度出发,提供了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方案实施后,优化了酸洗钝化前的脱脂效果,消除了铝件残留油脂造成的电泳漆膜质量缺陷;结合涂装电泳后铝板漆膜质量及铝板表面电阻,确定了酸洗钝化前的铝件表面不能有Ti-Zr涂层。 关键词:酸洗钝化 工艺质量 脱脂 废水处理
摘要:为解决AutoForm拉延筋截面参数在3D软件设计中无法直接使用的问题,推算了在3D软件中可以直接使用的Z向拉延筋截面参数求解公式,主要有流入、流出侧Z向立面与拉延筋中心线的距离、凸筋圆角、凹筋圆角。使用CATIA软件设计的拉延筋与AutoForm自动生成的拉延筋进行模拟对比,得到了理想的验证结果,其中筋宽误差和筋高误差均控制在小于0.05 mm,拉延流入量误差控制在小于1 mm。 关键词
摘要:针对H420LAD钢横梁零件翻边开裂的问题,对横梁零件进行了冲压仿真,从翻边类型、主次应变、应变路径等方面对方案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次应变是影响零件翻边开裂的主要参数,降低次应变有利于改善翻边开裂问题,材料优化的方向是提高材料的塑性应变比。提出了2种冲压工艺方案并仿真,优化模具间隙、翻边刀块到底距离等,零件成形安全裕度由0%增至4.49%,边部质量略有改善;优化板料形状、预翻边工序改为拉延、
摘要:对钢板与三维编织碳纤板盲端拉铆连接进行静力学性能研究。先对相同试件宽度及连接端距下的2种不同料厚组合的钢板与三维编织碳纤板盲端拉铆连接试件进行静力学试验,而后对同一料厚组合不同试件宽度W及连接端距E下的盲端拉铆连接组合进行静力学试验,以研究钢板与碳纤复合材料盲端拉铆连接的静力学性能、失效模式以及试件宽度、连接端距对其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盲端拉铆钉连接钢板与碳纤板可获得较好的力学性
摘要:为了找到高温下车内零部件甲醛散发源,通过模拟汽车零部件在高温条件下的甲醛散发试验,利用分光光度计法对车内常用的13种材料进行试验测试,分析出不同材质在相同条件下的甲醛释放量,结合不同材料在车内的使用情况,确认车内甲醛散发的主要来源,为汽车零部件企业提供改善方向。 关键词:甲醛散发特性 汽车零部件 高温 材质 中图分类号:U465.4;U465.9 文献标志码:B DOI: 10.
摘要:整车滥用路试试验后,偏心螺栓(连接弹簧摆臂和副车架)出现转动的主要原因为螺栓法兰面内凸,法兰面摩擦不均匀,摩擦因数不符合标准(标准值:0.08~0.16,实测值:头部摩擦因数为0.25~0.27,总的摩擦因数为0.18~0.20)。法兰摩擦面为线接触,相比于面接触,线接触螺栓的防松和防转动性能较差。通过降低螺栓六角连接处台阶高度(由3.2~3.25 mm降低至3.1~3.15 mm)、增大垫
摘要:针对现有车轴钢渗碳层深度无损检测技术的工程局限性,提出一种弱磁检测方法,即利用渗碳层与其心部交界处应力集中且无法消除、进而对外表现出特定的磁感应强度的无损检测方法。通过采集不同样本车轴钢及其不同部位的磁场信号,分析磁感应强度幅值与深度的对应关系,构建弱磁检测数学模型。试验结果(标准厚度/检测厚度/绝对误差):花键外圆3.50 mm/3.57 mm/0.07 mm、杆部外圆4.30 mm/4.
摘要:为解决电极头更换需要停线,直接影响自动生产线设备综合效率和单车制造成本的问题,通过对电极头更换时间和更换频率进行分析,使用线性规划模型搭建出电极头分组集中更换数据分析模型,并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出不同情况下电极头更换的风险级别,同时推广定人、定时、定工位的标准化实施方式,多次迭代调整后确定最终方案,根据此策略进行分组电极头更换,降低了自动岛的点焊电极头更换频率及整体更换时间,设备综合效率指数明显
摘要:目前中大型豪华车动力总成部分大都采用纵置发动机后驱形式。基于某车型纵置发动机结构在总装车间发动机预装线的装配,采用一种特别设计制造的发动机集成吊具实现零件的工艺安装。该吊具用于在预装线同时吊装发动机和变速箱以及前桥总成,通过运载吊具将悬吊的集成吊具总成和工件在预装线上自动行走,完成零件的工艺安装。探究了此发动机预装线工艺规划方案和发动机集成吊具对多个大质量零件同时悬吊的应用优势和功能特点,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