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人们常常喜欢引用西方一位历史学家的话,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话可能令不研究思想史,或不喜欢思想史的人们不快。但这话是确有道理的。历史是由人创造的,而人是有思想的。所以,为了揭示历史运动深层次的各种机制,不能不研究人们的思想。凡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教育史、学术史以及艺术史等领域中发生的矛盾、论争,在思想史中都会有反映。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思想史确可以涵盖和深化其他各项专门史。然而,
耿云志,1938 年12 月生,辽宁海城人。1948 年秋发蒙入学,1959 年自本溪一中考入辽宁大学哲学系。1964 年8 月,入职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历任助理研究员(1979 年)、副研究员(1983 年)、研究员(1988 年)。1988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 年1 月到1998 年任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1998 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2024 年8 月2 日下午2 点19 分,敬爱的耿云志先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当欧阳哲生教授告诉我这一消息时,我深感震惊,恍如晴天霹雳,呆坐半晌不能言语。因为就在一个月前,彭姗姗博士邀请我参加中国历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举办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基本线索与研究方法”学术研讨会,姗姗特意告诉我,是耿先生点名邀请我参加的。由于去年学校派我来援疆,要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工作3 年,暑假里校区安
昨天(2024 年8 月2 日)下午,我在微信群里听闻耿云志先生逝世的消息,先是震惊,然后被一种巨大的哀伤所击中。于是在朋友圈里感叹说:“先生晚年,心性文字,道德人品,越来越有胡适之风,越来越让人敬重,如今不幸逝世,再也见不到啦,胡适研究领域失去了一位最好的前辈长者。” 耿先生是近代史研究的学者,是学部委员,他在近现代思想史研究与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方面,都有大部头的著作,这是我无从置喙的。不过
1938 年 12 月9 日(旧历十月十八日)出生于辽宁海城后郭村,排行最小,有一个姐姐和四个哥哥。是年,父亲耿万全在外做小买卖。 1948 年,十岁 后郭村开始土改。耿云志a 家初被划分为富农,后据实被降为中农。 进入邻村的前郭村小学念书。 1951 年,十三岁 在初小升高小考试中考得第一名。 1952 年,十四岁 帮助班主任齐国华老师办时事课,给同学们读报总结,从中得到思想的训
感谢赵勇老师的邀请,趁这个机会,我到北师大讲讲童庆炳老师的教学之道。在北师大,我讲这个题目就是班门弄斧,但我肯定不是抱着班门弄斧的姿态坐在这里,而是在这里向童老师致敬,对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范式的缅怀。当然很多有北师大教育背景的学者更有资格谈这个话题,也肯定比我说得精彩,理解比我深刻,更能贴近童老师作为教育家的实际。有两个事要声明一下:第一个事,理解是初步的;第二个事,理解是粗浅的。所以说得不对
张梦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文学系教授,绍兴文理学院鲁迅研究院“鉴湖学者”特聘讲座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鲁迅研究会原副会长。主持编纂《1913—1983 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五卷),著有学术著作《中国鲁迅学通史》、长篇文学传记《鲁迅全传·苦魂三部曲》,合作翻译《中国人气质》,另有论著《阿Q 新论——阿Q 与世界文学中的精神典型问题》等。 赵焕亭(以下简称赵):张
古人推诗三百篇为诗之源,乃至有“三百篇如三皇五帝”说(叶燮)。其实,所谓源头,就是历代古人的集体艺术创作,因出自庙堂江湖,草根生活,真情实感,故给后人展示出一种流水不腐的新鲜、健康、充满朝气的清澈透亮的生命之流的强大情感冲击力,至今仍对读者产生审美上的震撼感。这股力量,确实是令人惊异的,也是当代诗歌艺术不多见的。 其实,《蒹葭》诗,本无题,后人取首字为题。现代民歌亦多类此。民歌非今日文人个人化创
一 古人迷信,多浪漫主义的幻想,认为人经过修炼可以成仙。于是各路仙人纷纷出台,数量相当不少,其中名声最大的也许是所谓“八仙”: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他们各有超人的本领,可以不用任何交通工具很自由地过海。 但是这八位的资历都不算很深。其中的张果老,原名张果,是一位长寿的具有特异功能的修道之士,唐玄宗曾把他请进首都,给予礼遇,“亲问治道神仙事”;但他“恳辞
提起《祝福》,我们常会觉得它就是一个劳动妇女祥林嫂的悲剧人生故事。但如果细察文本,就不难注意到,在祥林嫂登场之前,有一个人物已经得到了细致、深入、全面的刻画,这个人物就是叙述者“我”。鲁迅在《祝福》中,费了最多笔墨去刻画的头号主角,是这个“我”。祥林嫂只是由“我”所叙述的故事里的一个人物。 小说开头三段,笔触看似散漫,实则都在着力刻画“我”,并且这种刻画是绕过了身形相貌、言谈举动等常规的小说人物
《名作欣赏》2024 年第5 期和第6 期的“学会聚焦”栏目集中推出了两组共十篇关于“什么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真问题’与‘大问题’”的笔谈,以此纪念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成立45 周年。当初之所以想到以此作为主题,我在第5 期的主持人语中已经多有说明。 笔谈的十位作者从“60 后”到“80 后”不一,均为近年在现代文学研究领域颇有研究的学者,他们的答问自然也就引起了不少关注。特别是在2024 年6
中国现代文学,按通常的算法,只有短短三十年。而这门学科自20 世纪50 年代初建立,已有七十余年的历史。学科史比文学史长那么多,本身就是一种极为特殊的现象。1983 至1985 年,现代文学学科作为“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通过“拨乱反正”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学界曾掀起讨论“如何开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和教学的新局面”的热潮。当下我们的学科已经非常成熟,“如何开创新局面”再次成为不容回避的问题,这也是学
2024 年7 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联合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举办了第五届青年学者创新研讨会,这次会议距离2009 年第四届青年学者论坛已经过去15 年,离1985 年在北京万寿寺召开的那场著名的现代文学第一届青年学者创新座谈会更远。时隔近20 年之后,现代文学的青年学者论坛再次以“创新”之名在北京召开,既表达了新一代青年学人对前辈学者的致敬,也相当程度上说明我们这个学科要求不断创新的紧迫感和焦虑感
1907 年,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说:“文化常进于幽深,人心不安于固定,二十世纪之文明,当必沉邃庄严,至与十九世纪之文明异趣。新生一作,虚伪道消,内部之生活,其将愈深且强欤?精神生活之光耀,将愈兴起而发扬欤?成然以觉,出客观梦幻之世界,而主观与自觉之生活,将由是而益张欤?内部之生活强,则人生之意义亦愈邃,个人尊严之旨趣亦愈明,二十世纪之新精神,殆将立狂风怒浪之间,恃意力以辟生路者也。”这种以世纪
我想借助“自明性”这一概念尝试说明包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在内的人文学术与个人生活实感之间的关联。从20 世纪90 年代初开始,人文学科的无力感已成为某种老生常谈。这种持续的无力感可能来自两方面:首先,从价值层面而言,人文学术能否为从业者甚至是更大的知识社群提供一个有力的价值支撑点?其次,就技术层面而言,当学科壁垒日益森严时,作为统称的人文学术能否成为一个有效的工作框架? 考虑这两个大问题和我目前承
蒙浴洋兄邀约,让我谈谈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真问题”与“大问题”的理解。不揣浅陋,姑妄言之。现代文学研究的“真问题”与“大问题”当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而且提出这一话题本身其实已经暗含了浴洋兄对当下现代文学研究格局的一种观察与判断,那就是当下的研究中充斥了太多的“伪问题”与“琐碎问题”,所以才需要正本清源,呼唤“真问题”与“大问题”。近年来,现代文学研究从业者倍增,且由于学术生产体制的大力推动,
在《河山传》的后记中贾平凹交代:“写作中纵然有庞大的材料,详尽的提纲,常常这一切都作废了,角色倔强,顺着它的命运进行,我只有叹息。深陷于泥淤中难以拔脚,时代的洪流无法把握,使我疑惑:我选题材的时候,是题材选我?我写《河山传》,是《河山传》写我?”此处所透露出的信息至少有二:其一,《河山传》摆脱了写作者的固定设置,获得了其自足的品质,从而使之与同时期贾平凹的其他作品产生了鲜明的“断裂”,随之带来新的
摘 要: 本文从现代主义视域出发,对安琪诗歌文本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概述了现代主义诗歌理论,其次分析安琪诗歌在主题、审美、形式上的现代主义特征,最后探讨其在现代主义语境下的独特贡献。安琪诗歌主题呈现个体精神困境;并对人与城市、自然的关系进行重新审视;她的诗歌文本在审美上具有先锋性和病态美的特征;形式上讲究创新实验。安琪将传统的宿命论与现代主义相结合,使得她的诗歌更具矛盾和张力,这是安琪诗歌的独特贡
老同学曾在群里发起讨论李白的《静夜思》,当时我也谈了点粗浅看法。现在觉得尚需再谈得深入细致一些。 关于版本 日本静嘉堂文库藏蜀刻大字本《李太白文集》卷六《乐府四》所收《静夜思》,作“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据宋敏求《李太白文集后序》可知,该书初为宋敏求所编,于熙宁元年(1068)刻成。据曾巩《李太白文集后序》可知,曾巩得到宋敏求刻本“乃考其先后而次第之”。元丰三年(1
秋风意象 “秋风”意象最早出现在屈原的《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写湘君与湘夫人的约会等待,萧瑟的秋风衬托出内心的惆怅迷茫、望眼欲穿。“洞庭波兮木叶下”,本来是一场充满期待的约会,却不见其人,唯见洞庭起伏,树叶飘零,“昨夜西风凋碧树”,秋水初涨,水势浩渺,树叶随风飞扬,尽管视觉上看出去很远很远,但看不到心中所期望的恋人,于是,失落失望、惆怅徘徊之意油然而生。从此,“袅
苏轼有三个儿子,从长到幼分别是苏迈、苏迨与苏过,但我只准备讲苏轼与苏过。原因说来很简单,苏轼对三个儿子都付出了很深的感情,但就才华而言,苏轼最赏识的还是苏过。他与苏过朝夕相处的时间最长,在苏轼人生最艰难的谪居惠州与儋州时期,始终陪伴他左右的正是苏过,两人也因此更有生死相依之感。就人与人的关系来说,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与谁同享过快乐,而是与谁共担过灾难,因为灾难对人性的考验远胜过快乐。如果没有苏过的照
一个寒冷而寂寥的下午,百无聊赖的我浏览书橱,想找本闲书打发时光。其实内心想要的,不过是来自书中的温暖或慰藉,当然这温暖须是发自作者内心,即便带有几丝怅惘与悲伤。 果然,在几本厚厚的图书中间,我找到一本白色封皮的《〈论语〉批注》,出版者是大名鼎鼎的中华书局,至于批注者更是特别——北京大学哲学系1970 级工农兵学员。 在这样一个冬日的下午,我偶然获得进入历史的契机,得以看看那一代人怎样看待一位“
摘 要: 袁藩与好友蒲松龄、王士禛均为淄川一代作手。袁藩见存的900 首诗词既是其心路历程的艺术化写照,也是其人生境遇和社会现状的忠实记录。袁藩诗作乃典型文人之诗,清和淡雅乃其为人为文之底色。又因科考之途多艰、人生遭际多舛,故其诗歌以情感真挚、悲伤哀婉、富有情感张力为主要风貌。袁藩多舛的人生与饱含血泪的悲情书写,艺术地再现了一个失意文人曾经在尘世间艰难而又痛苦的种种挣扎。 关键词:袁藩 敦好堂诗
日记,具有强烈的私人属性,琐细地记录了作者的生活日常。相较于正史、文书等公共文献,日记更加贴近作者的内心,反映作者的个性特征,所以更加亲切真实。而一些举足轻重的股肱人物往往会亲历很多关键事件,记录更多历史细节,保留更多的事实依据,引起人们阅读和研究的兴趣。 李慈铭《越缦堂日记》、叶昌炽《缘督庐日记》、王闿运《湘绮楼日记》和《翁同龢日记》被并称“晚清四大日记”,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自整理出版以来引
《白雨斋词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24 年版)是钟锦博士继整理校订陈廷焯《词则》(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 年版)之后又一新作,是对陈廷焯词学的著述传承和对其展开词学研究的又一贡献。 数百年来,弃医从文者,夥矣;由词人而兼为医者,夥矣。因治病救人感染而殁,却以词学雄于后世者,晚清陈廷焯一人而已。在其短暂一生之中,白雨斋皓首穷籍,撰述两部词学著作,皆为经典,名列近代词林。其《白雨斋词话》,媲美王国维
【学者档案】(期·页) 我仍然相信跨文化对话 ——乐黛云先生访谈录/ 张菁洲 张辉 张沛(1·5) 燃我以火焰,润我以溪海/ 张洪波(1·12) 乐黛云:多元灵魂的塑造者与对话人/ 赵凯(1·15) 乐黛云学术年表(1·19) 刘勰:文学理论的先知/ 黄维樑(2·5) 黄维樑的第一本书 ——《中国诗学纵横论》序/ 夏志清(2·9) “沙田七友”之黄维樑/ 余光中(2·13)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