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回故里,村庄和人,都已随着流逝的岁月老去。在村口下了出租车,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极其渺小而陌生的村庄。略微停顿,出租车便发出轰鸣扬长而去,恩珠沿着空荡荡的村路,步履沉重地走去。 坐了五六个小时的火车,又换乘一个小时出租车才到达故乡。凝眼望去,仿佛置身于梦境中。虽没有一丝期待,但是目之所及都是既陌生又疏离的风景,勾起她少许惊慌与唏嘘。 微信消息提示音接连不断。即使不看发信人,也能猜到是谁。恩
我身陷泥淖,想要拔出,却使不上力气。手臂被更多的手臂压着,双腿被更多的双腿挤着,仿佛在海浪深处。我瞪大眼睛找寻击碎浪花的原点,越过了一个又一个秃顶、秀发、毛寸,越过了山丘、杨柳、青松,还未能越过更多的人头和云端,它们便渐渐模糊起来。 一阵气紧,胸膛被更大的力撞击着,左边肋骨从上往下第三根和右边肋骨从下往上第五根仿佛被挤出了裂痕,剧烈的疼痛从食道传上来,夹杂着另一些奔突而至的东西,让我忍不住吐出来
一 现在,李小乐最讨厌的季节就是夏天。每当街上的行人脱掉臃肿的羽绒服,仿佛突然减肥成功,轻薄得越来越像个纸片的时候,李小乐就开始整夜整夜地失眠。 七年前,李小乐和妻子徐婕妤筹划买房。他们跑了十几家楼盘的销售中心,像两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军一样,观摩了数不清的沙盘模型。特别是李小乐,他对大部分小区和户型都表示满意,却无奈囊中羞涩。在徐婕妤的提议下,俩人的目光,从城中心一路转移到偏远的城郊。经过反复比
春天,桐树开花了,庄里到处弥漫着醉人的芬芳。桐树其实是泡桐,长得快,要不了几年,就高大笔直,巨大的树冠遮天蔽日,洒下一片浓荫。收工后在桐树下脱一只鞋坐着纳凉,是庄户人神仙般舒服的享受。粉白色的桐花小喇叭似的一朵朵飘下来,摘去花蒂,放在嘴里吮吸,有一股甜甜的味道。桐树几乎家家都有,桐花千朵万朵,然而庄里叫桐花的只有一个。 桐花是桐树开花的时候从百十里外一个偏僻的山窝窝嫁过来的。嫁过来那天整个庄子都
1 秋天来得特别早,九月刚开头,从伏牛山上刮下来的风,就像提前从冬天越狱来的,吹过田野,呼呼地抽打着大地的耳光,荒草蔫得一天比一天快。几场雨下过,村里的路黏得像长了嘴,动不动就咬人鞋底,一步一拔,特别费鞋,我们庙岭有好几个人的鞋底都被泥巴啃掉了,他们站在大路上骂娘,不知道是骂泥巴还是骂这鬼天气。村里所有房子都是茅草房,墙也是土坯,整个村子都是灰蒙蒙的颜色,只有檐下挂着的几串干红辣椒,红得刺眼,硬
一半明媚,一半清寒。秋分之时,我们在燕水之畔驻足。此时,天空如洗,白云悠远。 燕山水库位于伏牛山浅山脉之地的南阳方城与平顶山叶县之间,它是淮河流域沙颍河主要的支流,属于澧河上游甘江河水域。它的确切位置在叶县的保安镇,距白龟湖水源直线距离约50公里。 燕山的水来自甘江河,古称潕水,北宋时称石塘河,是北宋开凿的襄汉漕渠的一段。江汉一带北来的漕船可以经这里抵达京都开封。漕渠不通时,北岸陆路是唐河上游
(一) 透过江南灯火,我依然能看到那一滴眼泪。 那是母亲的。然而,我却一直不懂。 那天,天空蔚蓝,白云丝缕。11月的北方苍穹,寒冷而广阔。白雪的画笔,染白浩瀚的大地,干枯的树枝,结冰的屋檐,和一切视野能及的尽头。云烟缭绕的风雪,是冬日的精灵,在每年相约的季节,于一片片土地,一片片山坡,一条条河流,一块块砖瓦下,信守着如约而至的诺言。于我,这是人生的冬季。 在这片苍茫而广阔的土地上,母亲生活
纵观古今,城市总是依水而建,人类文明总是依水而兴。河南省南阳市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这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河流众多。众多河流孕育了独特的楚风汉韵文化,也刻上了城市文明进步无法磨灭的印记,并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听闻唐河复航工程开工的消息,我就一直期待着能到现场看看,亲身感受新时代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铿锵脚步。 刚一到唐河复航工程现场——唐河县郭滩镇施工现场,我就被宏大的建设工程
1 最喜欢干的事,就是走出去,方寸之外,连接阳光,给自己充电。所以文友相约去宝天曼,说满山的杜鹃花开了,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我们从南阳出发,车窗外的麦田在阳光下舒展、开合,风吹绿涛,如马匹跨过草原,不知不觉走到晁陂,话匣子蹦出另一个问题:“晁陂(bei)为什么不读“晁陂(po)或晁陂(pi)?”文人的天地,是语言和文字的天地,和文人在一起,寂寞、冷场是外星词,小美立马抢答:“晁陂是晁姓人在此
清明,这个承载着慎终追远、缅怀先人的节气,我踏上归乡之路,回到老家祭祖。推开那扇饱经岁月侵蚀的院门,吱呀一声,仿若打开了时光的闸门。踏入庭院的刹那,眼前的景象瞬间击中了我,一种难以言喻的惊喜与感动在心底蔓延开来。整个院子,宛如被大自然这位丹青妙手精心描绘过一般,荠菜肆意生长,将这里装点得满是盎然生机,像是一幅不加雕琢却又无比动人的田园画卷。 老家院子的地面由砖块铺就,历经风雨洗礼,砖块已略显斑驳
这一年已过,将过,未过。总有一些人留恋往昔的好,而忘了抬起眼,抬起脚,挺起胸,昂起头。就因为留恋和不舍,而留在了旧年,他没有伴着新年的钟声和春天温润的气息跨过那道门槛。 风依旧从北坡刮来,北坡的荒草、土地,土地里生生不息的礓石以及和礓石共生的先人们,它们常年累月和北坡一起伫立在村边,伫立在一阵阵的风里。 冬天的寒意,老九说是从北坡刮来的,谁都不能说不是,他很任性。他说北坡埋着他爷。他去那儿找过
有一种花叫月季 种花人将饱满的花籽执掌心 糙裂的手指对着朝阳 吹了一口气 扑簌簌落下千万颗钻石 没有人看见他攥着火与冰 老人俯首果汁阳台 慈目炯炯,一粒一粒数着 莫妮卡,莫妮卡 没有人听见这呼唤背着几多苦与乐 暮色中,石桥镇走出 玛姬婶婶,摇橹于烟花波浪 她乘着落霞打开一瓶香槟,抿一口 从汉到清,风流就穿越数千年 从东到西,多少匠心 在《月季花谱》中陶醉 《蔷薇故事
在时光褶皱里,山城以一种古老而沉默的姿态,静静铺展在岁月长河。曾经的白墙灰瓦,镌刻着历史痕迹,蜿蜒小巷窖藏说不尽的故事。抱定对城市的美好向往,随大溜涌进山城,孰料再怎样努力,也难掩山里人的土气,在卑微与坚韧并存的夹缝中,于日常琐碎中绽放别样光彩。 晨曦露出端倪,山城在薄雾中苏醒,仿佛一位老者,缓缓睁开浑浊却充满智慧的眼睛。街道两旁是那些被岁月打磨得斑驳的老屋,它们依山而建,层层叠叠,宛如大地的纹
秦岭江山,是我祖上无数代人居住的地方。秋风里,那片偌大的粉黛乱子草在风中舞动得迷离而曼妙,仿佛童话般的梦幻世界,一次次撩起心中温柔的思念。以手轻抚草须,绵柔滑过指尖,令人心旷神怡。秋葵低着头不失时机地与秋风窃窃私语,硕大的叶子随风摇曳。银杏树上由绿变黄的叶子下挂着白白的银杏果,几只苇莺在枝头轻轻歌唱,远山,红叶伴明黄,从山脚漫到山巅,是那样璀璨。 陪朋友坐在秦岭江山景区观光车上,进入深秋,一阵秋
在小城生活,日子安闲且雅致,可时间久了,难免会有点儿寂寞,不如去金台书院走走,让心与书聊聊天,任轻风乱翻书,让满腔的烦忧随风去吧。 和著名的八大书院相比,金台书院像一个小巧雅致的唐朝寺院,橙黄的长廊曲径通幽,如身着汉服的陕南女子,质朴清新,自带独特的雅娴气质,值得一年四季探望。 春红的时候,书院满坡的蔷薇怒放,在这成百上千的花丛里,总有一朵花是真心爱你,对你满心欢喜。它汇集了所有的柔情,把爱意
一场秋雨下得绵延无期,天荒地老。晚上在灯火明灭不定的绿化带前接电话时,突然看见一簇枝叶枯燥的冬青树上突然冒出几片娇嫩的黄褐色幼芽儿。我黯淡寂寞的心里在这类似于新生儿诞生,类似于云霞初升的一片绿芽中,看到了生的希望,生的喜悦。 一连几天,我都沉浸在这一片新生绿芽的喜悦中,我想起几年前为了看鞑子梁的日出,我们特意在山顶搭起了帐篷,安营扎寨。第二天清晨,我看到一棵树枝粗壮的梨树上绽出几个花朵,鲜嫩润泽
月季自述 你划开了季节的心扉 风啊,雨啊,像你 隐忍的杀手锏 我败了再开,有一种爱 与勤劳的人为伍 分开时段等你 分开色彩取悦你 也分开昼夜的行程 花朵也学会笨鸟先飞 月季有自己的灵魂 选择在荆棘中重生 芳香引路 她将铺就迷途里的星光 轻轻,叩开大地的门窗 那些鸟鸣征服世界 便有了底气 那些色彩的搭配 便有了属于月季的选择 盆地浴火 雷鸣唤醒万物 一种花选
想做一株精致的月季 南阳挑剔的眼光,从来不缺 如果哪一天真的要亮出家当 上品的花环,会掏空一个城市的胃 戴上它 亿万年前那束灵光就注定在你体内炸裂 白天,与太阳共生 晚上去清洗一池发福的月光 梦寐时,拼命练习炼金术 劈开月影细密的釉色 太多的漠然,开窗皆是蓝色的心事 养了胎的新娘,用身体的乳汁喂养花心 汁液枯尽,一颗心悬在风中 上天,会把你埋进雪里 月季 谁在乎你在春
山如眉黛,水如碧玉。 一个住在花中的城市——南阳,款款大方、风姿绰约的月季花是这个城市精美的花冠,更营造着这个城市的灵魂。从每一年的春天开始,差不多到深冬季节,月季的花朵在枝头一直倾城盛开。在月季的世界里,一花一世界,朵朵都养眼;一花一风格,花花有情怀。月季花是开着,开一缕温情脉脉;月季叶是翠着的,翠一碧情意绵绵;月季花是艳着的,艳一出风华绝代。 月季倾城香如故,花团锦簇如画来。满城盛开的月季
搬家那日,春阳慵懒地涂抹在小区砖红色的外墙上。 我抱着最后一箱书转过楼角,忽然被满墙的月季花勾住了脚步,不是稀稀拉拉的几簇,而是沿着铁艺围栏疯长的花墙,浅粉、鹅黄、正红,在风里叠着花瓣,像谁把调色盘打翻在绿缎子上。 女友蹲下身,指尖碰了碰最底下那朵垂头的粉月季,花瓣边缘泛着青白,像被谁轻轻咬过一口。“你看,这朵像不像没睡够的样子?”她抬头朝我笑,阳光从花叶间隙漏下来,在她睫毛上碎成金箔。 租
“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人间四月天,灵动、静谧、舒爽,是大自然最美的馈赠,更是林徽因不吝溢美的赞誉,“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窗前。”孟夏初的四月,还是麦浪翻滚、油菜稔熟、万物臻善、收获希冀的时节,是诗与远方最浪漫的季节,可不能辜负了大自然的这份丰厚恩赐。要出去踏青,要登高望远,要拥抱这沉甸甸的盎然生机。 听说县城滨河路的南边有几处采摘园,好像是桑葚和西瓜采摘园
牛一圈圈地画圆 石磙在鞭梢下更欢 麦粒急不可耐地赤裸着胸膛表白心事 童年的记忆晒得滚烫 一场农事拯救日子 亲人的喜悦渐入麦场内部 把问东家长西家短的鸡零狗碎 收割机突突突 半天工夫 麦罢了 称麦的地磅眨了一下眼 微信上便跳出一组收获 我不断地翻捡遗落的麦穗 再也找不见 儿时的麦场 我知道父亲早已把麦场挂在了烟袋锅上 随着扬场的风 一起走了 一枝桃花 三月 枝头怒放的
夜幕把喧嚣的白拒之门外 把幽谷涂得更暗 让月光打捞一池蛙鸣 做成一个个珍珠 挂在黎明的草尖 迎接初升的太阳 而我趁着夜色 把所有的烦恼都挂在门外的树枝上 任它摇摆 用喜悦掏出 被世俗的尘埃所蒙蔽的心灵 在书海中洗了又洗 洗掉贪欲,剔除污垢 终于露出闪光的诗句 洁净的花朵及灿烂的阳光 洗出一个全新的自己 撬开春天 趁夏还没有赶到 桃花大把大把收集阳光 贮藏在花香
赵大河的《死囚与皇帝》是一部以唐太宗“纵囚归家”历史事件为蓝本的新历史小说,通过对九名死囚返乡经历的文学重构,展开了一场关于生死、人性、道德与救赎的深刻思辨。这部作品不仅是对《资治通鉴》中寥寥数语记载的历史事件的创造性延展,更是一次以文学之笔穿透历史迷雾,直抵人性本质的探索。 一、历史与虚构的交织:在既定框架中寻找人性微光 《死囚与皇帝》的创作基础源自《资治通鉴》中关于贞观六年(632年)唐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