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扬州,经济发达(尤其是盐业),政治相对稳定,有『康、乾盛世』之称,康熙和乾隆曾多次南巡驻跸扬州,这是造成当时文化和艺术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不仅扬州的园林建筑、雕塑、戏曲和书法都获得了极高的成就,绘画艺术也是如此。这一切都在李斗(约一七四九—一八一七,江苏仪征人)《扬州画舫录》中得到了比较详尽的载录和反映。这里我们首先考察一下有关扬州绘画与传统渊源的关系。 有的学者对《扬州画舫录》从多个角度
摘要:林逋,字君复,卒谥和靖先生。其诗名颇高,同时亦有书法作品传世。林逋诗文所表达的隐逸思想与其孤峭澄淡、静逸娴雅的书风对宋代的文人士大夫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尚意书家苏轼、黄庭坚对其皆为推崇赞美之言。在宋代书坛尚意之风的高潮到来之前,他的书法实践开创了宋初书法的新景象,对后期的尚意书风有着先导作用。 关键词:林逋 宋代书法 尚意书风 隐逸思想 一 宋代士大夫与林逋的精神共鸣 『穷则独善其身,
摘要:历史上,雅集是中国文人进行文学创作和思想交流的重要聚会形式,而在民国时期,随着社会结构的变革和全球文化视角的扩展,雅集的形式和功能发生了显著转变。本研究通过历史文献分析和现代艺术空间的案例研究,详细探讨雅集从封闭的私人空间向公共的展览馆和画廊的扩展,以及这种转变如何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通过分析雅集的现代转型,本文揭示了现代美术馆和画廊在功能和文化意义上如何体现和继承了雅集的精神,强化了艺
摘要:石涛山水画意境的营造,重要的一点是虚实处理。天津博物馆藏《山水册页》尺寸虽小,在虚实处理上却具有代表性。本文以册页中的作品为例,从绘画语言、物象表现、辩证关系、灵活运用四个角度予以解析,探究石涛山水虚实处理方式以及特点,虽管中窥豹,亦可见其画面中的『灵活多变』。 关键词:虚实 意境 灵活 中国画理法中,虚实是画面处理的重要因素,是实现立意的关键。一般而言,『虚』指的是画面物象对比弱或空白
摘要:石鼓文拓本众多,本文根据石鼓文拓本在不同时代呈现出的特征,将石鼓文拓本分为四个系统,并分别作以整理研究。通过整理石鼓文拓本可以更为直观了解到石鼓文字数在各个朝代发生的变化。石鼓文书法在清代达到了高峰,石鼓文拓本对清代的石鼓文书法创作也产生着影响。 关键词:石鼓文 拓本 字数 石鼓文书法 一 石鼓文拓本系统 石鼓文有众多拓本流传,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遗留的唐代拓本,其自发现之初就不完整,
摘要:乾隆一朝曾制作多套战图以纪念武功勋绩,然而目前学界的研究仍主要局限于第一套战图铜版画之上,而忽视了战图绢画与设色册页。本文依托目前已经公开的乾隆朝战图绢画为基本材料,研究其创制与演变过程,以及演变过程之中战图绢画的功能变化与乾隆意图。经文献梳理与跨媒介图像材料对比分析可知,早期的乾隆朝战图是以绢画这一媒介为中心进行创制,可对应功臣图观看的独幅战图;而自纪念平定台湾的战图绢画起,这些图像转向集
摘要:成文于一九六三年的《二王法书管窥—关于学习王字的经验谈》是沈尹默书法创作研究的扛鼎之作。六十一甲子,再读斯文,其中看似平常实则重要的韬略和观点,特别是对『二王』法书的技法谱系源流考,以及真伪、得失的分析,对当下书法精英教育(高等美术院校书法传习)、普及教育仍有着现实的价值。同时,作为沈尹默晚年自我梳理、自我归纳总结学习书法的学术理路、方法论的重要文献,对沈尹默书法美学思想研究、教育思想研究的
摘要: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传统中国画迎来了从二十世纪初美术革命后的又一次冲击与挑战,它被认为既『不革命 』,也『不科学 』,其价值与意义受到巨大冲击。在这个时代际遇之下,中国画必然面临如何应时而动、应时而变的时代命题。沈涛主动回应时代的需求与艺术的转向,创作了一批反映具有新中国浓郁生活气息的工笔人物画精品力作,切实地将工笔绘画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沈涛 工笔人物画 新变化 时代意义
所有的出路都是为了走出困境。然而,吊诡的是,出路的尽头往往又是新的困境。而新的『困境』等待的又是更新的出路。从这个维度切入黄宾虹研究,不难发现,对于黄宾虹走出困境的努力以及他本人所形成的新困境,均可如是观。作为中国绘画史上少有的笔墨集大成者,黄宾虹艺术创作在具备其自身形态学意义的同时,又成了后世许多艺术家不可回避以及必须面临的新困境。故此,本文关于黄宾虹的讨论,主要在黄宾虹的『出路』与黄宾虹的『困
第十四届全国美展水彩画、粉画作品展开幕了,作品很多,水平也很高,我觉得确实展示出了当代水彩画、水粉画界目前的创作水平。有些专家提到展览中有些同质化、或者题材比较集中的问题,我觉得这很正常。全国美展本来就是要反映近五年来国家各个领域取得的伟大成绩,以及人民的幸福生活,所以大家对某一题材关注得多,说明这正是时代的声音。 对于这个展览的印象,我谈两点感受。 第一是水彩画的本体性和边界问题。我觉得这是
(四)整体构思设计 《首都之春》自一九五八年十一月初旬开始创作到一九五九年六月初旬完成,历时半年多,全幅从右向左描绘了北京从东到西的一个横向景观,计分通县八里桥、土高炉群、热电厂、天安门、柳浪庄人民公社、颐和园、石景山炼钢厂、丰沙线以及官厅水库九大段。题材配置均选取了当时北京地区工农业建设中的亮点,比如一九五八年全国的重要生产生活运动包括人民公社化、大炼钢铁,还有北京地区的丰沙线铁路建设、官厅水
工艺美术家简介: 素白,原名赵彩霞,桃核雕刻家,传统手工艺人。一九八七年生人,获得潍坊市工艺美术协会核雕界『拔尖人才』荣誉称号。二○一七年在潍坊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潍坊市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举办的第二届核雕艺术大赛中荣获金奖。 (责编 赵鹏辉)
书画篆刻家、艺术史学者朱天曙教授兼具闳阔的学术视野和融通的艺术品质,在坚持不懈学习古人的同时,不断追求新变,进而拓展和完善个人风格。其艺术创作建立在掌握书、画、印等艺术门类的坚实基础之上,深度融合了技法、审美、人文和哲学。学者蒋寅先生曾评价朱天曙教授『盖君之游于翰墨也,始藉文史之学以立其基,继治金石之学以博其趣,终以兼容博取而致其成。读其画则时见书意,观其书则有金石气,玩其篆印乃觉书卷气流行于方寸
二0二0年,我创作了人物群像作品《弥靡》,这是一次创作风格转变尝试的开始。在此前的创作中,我曾经关注如何在工笔写实的创作中营造意象空间的问题,也曾经思考过画面时间性存在的处理方式。对于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促成了我在二0一四年『遥观』系列作品中画面处理与艺术语言的转向。彼时正值城市化进程与艺术商业市场发展井喷的时期,如何将内心的古典情怀与现今的时代发展相糅合,是我期望通过创作回应的时代问题。回望此前以
地域性特征作为本文研究的核心概念,主要指某地域在自然环境、人文历史、审美情感和民风民俗等方面形成的区域特质。纵观山水画发展,从五代的荆关董巨到近现代李可染、傅抱石等艺术家,他们都以自然为创作源泉,素材皆源于地域性特征。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崂山地域性特征深刻影响了这一区域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和哲学思想。崂山尤以道教和佛教文化突出,其深厚的宗教背景在山水画创作中占据重要位置。据《太清宫志》
唐、宋时期印章与书画结合决定了它走向雅化的发展趋势,文人的主动介入、金石集古的兴盛、印学理论的推动等,特别是明代石材的发现运用,都客观推动文人印的兴起及其发展,通过对唐、宋以来不同历史时期文人印发展状态的探究,旨在揭示从唐宋文人用印、元代文人篆印、明代文人流派刻印传统的生成及发展的若干考证,为今天篆刻艺术创作提供更有深度的学术参照。 中国印章在经历了战国、秦、汉的顶峰之后,伴随着朝代的不断更替和
如果泯灭个性,那就根本谈不上艺术创作。没有个性的艺术家,称不上是真正的艺术家。艺术家的创作能否得到承认,应该说,个性风格是否明显是一个基本的标志。问题在于什么是个性。个性怎样才能成为一种风格?如何来培养和完善自己的个性风格?历史发展到今天,的确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弘扬个性的最好的时代,然而,个性的弘扬并不是由着作者的心性信马由缰,倘若是那样,艺术创作无疑会耍泼撒野。这种个性即使有一种『刺激性』,令人一
一○六一年,二十六岁的苏轼,以凤翔签判的身份第一次出任地方官员,这里离长安很近,有很多唐代遗留下来的伟大古迹。在这个地方,苏轼留下了著名的《凤翔八观》组诗。另外又有一首题为《王维吴道子画》的长诗,结语为:『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吾观二子皆神俊,又于维也敛衽无间言。就是这几句,被认为是东坡绘画美学的精髓。』 宋初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叫滕昌祐,他从江苏来到四川,『卜筑
明清鼎革之际,社会动荡,以至许多内府和私人藏品纷纷流散到社会。清初承袭明代之风,文人士大夫多有罗致书画的嗜好,私人鉴藏活动日渐活跃。此时收藏家的地域分布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北方冯铨、梁清标、卞永誉等人皆以鉴藏闻名海内。他们不仅收藏丰富,还积极地参与刻帖活动中,著名的有冯铨《快雪堂法书》、梁清标《秋碧堂法帖》、卞永誉《式古堂法书》等。其中《式古堂法书》于清代王澍《竹云题跋》、近代张伯英《碑帖论稿》等
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中,有很多优秀的画家典型,其中有陈抱一、汪亚尘、倪贻德、庞薰琹、李超士等耳熟能详的名字,也有江小鹣、张弦、王远勃、吴恒勤、陈宏等语焉不详的名字,本文关注的陈晓江正属于后者。陈晓江对于西洋画在本土的传播与中西结合的体系建构,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然而造化弄人,这位艺术前辈的过早离世,为艺术界留下了无尽的悲痛,也为后人的研究带来了困难。 在有关陈晓江研究的文章中,他大多是作为一个
王氏,讳世镗,字鲁生,号积铁,或积铁子。世居冀之天津,行二。 有关王氏世系、生卒详况,其可靠文献记述之一——仅为其亲属在王氏故去后所编纂之《王鲁生先生讣告(册)》。而据此册内收王氏三子王瑕吾、王耘吾、王醒吾合撰《哀启》载述,王氏『讳世镗,字鲁生,号积铁。先祖父根斋公之次子也。吾王氏世居冀之天津』。 王氏长孙王智理《章草大家王鲁生先生》亦载述:『先生名世镗,晚号积铁老人,天津人。』 有关王氏一
前年秋天,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的『大师自画像展』和东京富士美术馆的『西方人物绘画四百年展』在中国多地展出,引起观展热潮。去年春天,展览先后在上海和辽宁开启①,再至北京②,又至深圳③。去年八月,这两个展览相会于天安门广场两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国家大剧院,一百多件十六至二十一世纪初的大师『自画像』和西方人物画供人观瞻。乌菲齐馆藏的自画像以拉斐尔、提香、委拉斯凯支、伦勃朗、鲁本斯、大卫、安格尔、夏加尔、
问石端溪—梁佩阳甲子人生砚刻精品展 该展于二〇二四年九月七日在北京荣宝斋大厦盛大开幕。此次展览集中展出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梁佩阳多年来精心创作的端砚雕刻作品一百余件。梁佩阳继承了梁氏家族注重构图、精雕细刻、造型丰满、生动细腻的传统手法,表现出独特的梁氏风格和精湛的雕刻技艺。他在传统端砚工艺雕龙刻凤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将中华传统典故及各种文学形象融入创作之中,与现代山水砚有机结合,形成诗情画意,使传统
一九五○年生于南京,就读于湖北省美术学院。现为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馆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武汉市文史馆馆员。其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除夕图》参加六届全国美展评为优秀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二○○九年与施江城合作,创作《高峡平湖图》入选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
锥屋主人,半僧,若寄堂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四川省美协花鸟画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四川省中国画会理事、成都市美术家协会顾问。
任颖,原名任愚颖,号二白,风储堂主人。一九四三年九月生于江苏酒乡洋河镇。祖籍山东滕县,长于徐州。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书画艺术促进会副主席。李可染先生入室弟子。王学仲先生入室弟子。因古典文学功底扎实,以十年时间完成七十万字《巨匠之门》(中国近现代十大画家寻访录),获华东社科图书一等奖,全国城市出版社优秀图书二等奖。画作曾多次参加全国、省级花鸟画展。南京金陵饭店“徐悲鸿艺术空间“为之举办“长歌短
赖巴先生水墨山水,天人合一,山水即我,我即山水,磊磊胸怀,溢于笔墨,喜不自胜,有感而赋。青山万仞白云飘,明月清风任寂寥。笔墨精神非笔墨,襟怀磊磊任逍遥。 甲辰年杨琪题于清华美院
一九六○年生于江苏,南京艺术学院博士毕业。一九九三年定居澳门,现任江苏省政协常委,广东省文史馆馆员,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副会长、会士、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龟兹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理事,李可染基金会理事,澳门书画研究院院长,澳门出版社社长,广东画院特聘画家,澳门美术协会顾问,澳门城市大学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澳门大
中国画家沈 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