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成长型思维指个体对自身属性可塑和提升的信念。近年来培育青少年成长型思维已成为教育热点议题。然而, 智力的成长型思维及干预能否促进学业表现一直存在争议, 未来研究亟需在研究视角、范式和指标上转变和突破。基于自我调节学习理论, 本研究围绕成长型思维是否影响学习过程问题, 采用元认知框架下的自我调节学习范式, 通过行为实验、事件相关电位和功能磁共振成像实验揭示反馈学习情境下成长型思维影响学习
摘 要 面对激烈竞争, 决策者能否准确识别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创新方案, 关系到企业的存亡和发展。决策者的创新识别已成为组织创造力和创新研究的重点议题。然而, 创新识别的已有研究忽略了决策者之间竞争因素的重要影响, 无法全面揭示决策者的认知偏差及导致偏差的内在机制。企业创新过程中, 决策者常常与领域接近、实力相当的对手长时间较量, 普通竞争演变为夙敌之争。鉴于此, 本项目基于夙敌之争的理论视角,
摘 要 在日常生活和企业经营中, 人们常常因忽视潜在的“高概率、大损失”风险而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为探究这一现象背后的科学问题, 本研究构想首次提出了“短视风险漠视”这一新概念。具体而言, 该概念指的是决策者在进行多轮相同或相似决策时, 由于短视评估和认知局限, 难以准确意识到或评估各决策间的关联性, 从而在单轮决策中追求当前增益目标而牺牲全局最优目标, 并逐渐忽视长期风险的现象。因此, 短视
摘 要 创造性人格常被视为人类稳定且独特的禀赋。但当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以下简称AI)技术侵入创造性工作领域, AI具备的“数字权威”导致人类对AI的自动化偏差, 人类由创造力主导角色滑向依附角色只在一线之间, 并通过影响个体的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新角色认同, 最终威胁到个体的创造性人格。本研究拟基于“我能创新”和“我应创新”两条作用路径, 厘清在创造性任
摘 要 智能化浪潮为我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以及制造业智能转型注入新的源动力, 但与此同时制造业知识型员工也面临着劳动过程被人工智能重塑的挑战。本文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创新性地提出技术空心化这一动态性概念来反映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制造业知识型员工劳动过程的影响。本文有三个研究目的: 第一, 基于意义构建理论时间动态视角探讨技术空心化的内涵、维度结构以及其测量量表; 第二, 以“认知−行为”
摘 要 随着员工与组织的关系从标准雇佣走向互利共生, 如何改善个人−组织目标关系成为组织管理的重要议题。现阶段建立在组织目标基础上的一致性及标准化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难以满足员工日益个性化、动态化的个人目标; 越来越多员工主动与组织沟通或协商, 获得满足个性化、差异化需求的人力资源安排, 即个性化交易。本研究旨在将个性化交易引入个人−组织目标关系改善领域, 并基于认知−情感系统理论探讨员工如何
摘 要 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 非工作时间和场所通过信息和通信技术处理工作, 即工作连通行为(Work Connectivity Behavior After-hours, 简称WCBA), 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现象。由于WCBA是一种发生在非工作时间和场所的工作行为, 因而其与工作−生活冲突的关系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关注, 但现有的实证结果却不甚一致。本研究基于工作−家庭资源模型提出
摘 要 随着心理测量理论与方法的发展, 个体差异具有的情境依赖性正得到广泛关注。为了实现全面、准确的个体差异测量, 促进个人和社会的优化发展, 近年来研究者日益重视在多种真实的日常情境下测量个体状态并构建个体差异计算模型, 来达到相比传统实验室情境更加全面客观的个体差异测量。目前, 以智能传感和穿戴式设备为代表的技术进步使得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个体差异测量更加便捷高效, 推动包括主观报告、行为表现
摘 要 生态瞬时评估作为一种数据采集方法, 通过使用智能手机等设备, 实时监测被试的自杀意念、情绪状态和行为, 捕捉其在不同时间和环境下的变化, 在自杀研究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生态瞬时评估采用事件相关设计、时间相关设计或混合设计收集数据, 适用于不同来源与年龄的样本, 具有较高的生态效度, 能够有效减少被试的回忆偏差和主观解释。以往研究证明, 在自杀领域开展生态瞬时评估研究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
摘 要 视觉运动整合(Visual-motor Integration, VMI)是指个体视知觉与精细运动的整合与协调。大量研究证据表明, VMI能力与阅读密切相关, 但相关程度受到年龄的调节。在不同书写系统中, VMI能力与阅读的相关性随年龄增长呈现不同发展趋势:在字母文字中, 相关程度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但直到中学时期仍然显著; 在汉语中, 相关程度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在小学高年龄阶段(9
摘 要 语音韵律和面孔表情所传达的情绪性信息是人类解读他人情绪并进行人际互动的基础。探究婴儿对这两种载体所传达情绪信息的感知、辨别及评估, 有利于加深对婴儿认知发展特征和脑机制的理解。本文系统回顾了婴儿情绪研究, 发现颞叶和额叶皮层在婴儿情绪性语音和面孔表情加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尽管婴儿的情绪加工涉及大脑双侧半球, 但已初步展现出了与成人类似的右半球优势。婴儿在出生后一周内即可分辨情绪信息,
摘 要 环境物质主义是指持有物质主义价值观的个体参与亲环境行为的现象。与以往关于物质主义价值观和亲环境行为矛盾对立的观点不同, 该现象强调对物质财产的追求能够与关心自然环境协调并存。环境物质主义现象发生的心理机制可从交叉融合理论、代价信号理论、印象管理理论、道德补偿理论以及目标框架理论这5个视角来理解, 且该现象的发生存在个体、情境和文化三类边界条件, 具体包括全球文化认同、环境知识水平, 决
摘 要 随着技术的发展, 通用人工智能初见雏形, 人机交互以及人机关系将进入新的时代。人与人工智能(AI)的信任关系也即将从单方向的人对AI信任逐渐转变为人与AI的互信。本研究在回顾社会心理学中的人际信任模型与工程心理学中的人机信任模型的基础上, 从人际信任视角提出了人与AI动态互信模型。该模型将人与AI视为对等的信任建立方, 结合信任与被信任方的影响因素、结果反馈和行为调整构建了人与AI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