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近代大变局下的中国文学形态发生了何种变化?产生了哪些新的特点?要回答上述问题,需要研究者具备中国与世界的双重视野,从近代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文学知识、思想的全球流动,以及全球视野中的中国文学书写等方面,对置身于近代世界历史剧变中的中国文学进行考察,探究中国文学知识体系、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所经历的重大转折以及呈现出的多重风景。围绕此论题,邀请了复旦大学段怀清教授、武汉大学余来明教授、
摘 要: 晚清中国社会、知识经历重大转折,对现代“文明”的追逐成为时代的主流趋向,其间既有物质、技术、思想等层面的不同,也存在因“文明”本土再造而产生的对“现代”的不同想象和实践。李伯元的《文明小史》接续中国“外史”写作传统,以史官姿态为“文明”立史,却又自居于“小”的立场,寓时代观察于小说写作当中,补文明演变宏大叙事之不足。小说以书写“文明”的日常真实性为旨趣,揭示1900年代前后“传统”与
摘 要: 谈及古书体例和古书成书研究,一般会想到余嘉锡《古书通例》,但稍早于此,现代文史学界另有傅斯年一篇关于古书成书研究的文献,却长久为人所忽视。1929年,傅氏文学发生学研究文献部分的论述,凝结成一篇讨论先秦著述观念和成书体例的论文《战国文籍中之篇式书体——一个短记》。傅斯年将先秦古书分为记言之书、成篇之书、系统之书三个阶段,并对先秦古书成书过程、特点和体例作出总结。梳理傅斯年贯穿语言学、
摘 要: 基于脑机接口与人工智能的内在关联,大模型与脑机接口的融合也具有充分的技术根据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这种融合目前已经拉开了序幕。两者的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望显著提升脑机接口对脑信号的解码精度和对外部设备的控制效能,为大模型的训练和进化提供丰富、多维、实时动态的数据集,提升大模型的学习效率和泛化能力,也改变人机交互方式。从哲学上期待两者的融合将建构一种泛在的实现以想行事的工具,使人类的行
摘 要: 多样性是文明的基本特征,法治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同样具有多样性的基本特征,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亦体现着这一特征。在中国场域下创造的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其构建了原创性的法治话语体系,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推动了中华法制文明的现代化转型,打破了法治文明形态的西方固有印象,让人们从固化的西方法治想象中脱离出来,从而聚焦于自主性的法治发展道路。这突出体现了中
摘 要: 现代法治精神是指捍卫法治的心理姿态、促进法治的思维方式以及对公正等价值目标的追求。法治是拟制的概念,因而法治的实现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持。没有捍卫法治的心理姿态以及对据法思考之思维方式的坚守,很难在行为上接近法治。法治精神对思维和行为具有指引功能,而这种指引是以尊重法律的权威以及恪守法律的一般性、规范性、体系性、稳定性、安定性等为前提的。法治的筹划或法律所预设的概念、规范、原则以及价值等
摘 要: 对当代数字资本主义下的数字劳动的分析,需要回溯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生产劳动的讨论。在马克思阅读了舒尔茨、尤尔和拜比吉的作品之后,他提出不是所有个体的劳动都属于生产劳动。生产劳动是在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和交换中形成的抽象化劳动,是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的中性化结合。福柯在《生命政治的诞生》中观察到马克思将个体劳动抽象化为生产劳动的过程,但福柯进一步指出,新自由主义的“人力资本”观念将这种
摘 要: 大模型技术的发展必然会触及全球正义问题。米勒对于我们思考大模型技术的价值在于,他秉持了一种极为现实主义的观点,即并非通过激进愿景来强力推动全球平等主义。米勒提及的两类后果责任值得我们关注,第一类是以OpenAI为代表的先进人工智能企业的后果责任,第二类后果责任则需要体现在美国政府的行动中。米勒所讨论的补救责任对我们整体思考大模型的发展也极为关键。这其中同样存在两种补救责任,一种是在民
摘 要: 根植于信息时代数据爆炸与计算能力跃升的AI大模型,因其强大的数据分析与决策能力,推动了智慧政府的构建。AI大模型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推动政府从被动管理到主动服务的转型,实现了政策决策的智能化与公共服务的精准化。在此基础上,AI大模型通过流程自动化与数据互通,优化了政府的组织结构,削减了层级冗余,提升了跨部门协作的效率。AI大模型驱动了智慧政府功能重塑与结构优化的双重效应,通过
主持人语:当下是一个互联网和人工智能高新技术强力驱动人类创新的时代,我们的主体性、想象力与生存生活方式都在发生巨变,也给影视理论带来了新的挑战。电影工业美学在中国电影发展、工业化升级的语境以及“新力量”导演的创作与美学基建上总结升华,也必须在人工智能时代“接着讲”,直面真问题,接纳新问题,“扩容”新现象,追求有效阐释,如此才能葆有理论创新和知识体系建构的生命活力。本期组稿的三篇论文,即在当下互联网
摘 要: 电影工业美学视域下的电影“作者性”是一个多义和递进的命题,不是电影工业美学排斥电影“作者性”,而是电影“作者性”需要在电影工业美学的烛照下注入新的内涵、打造新的品质。恪守传统意义上的“作者论”已无法适应新时代中国电影工业发展的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电影“作者性”就此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只是需要破除一些观念的窠臼,灌注一些新的特质,包括“真诚”“超拔”“通变”“聚合”等。工业美学带来
摘 要: 随着数字技术与文化的飞速发展,中国网络剧在创作、生产、传播、分发等方面持续革新,并在我国数字视听产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面对这一数字化新浪潮,国内学界对网络剧领域的理论探索和学术研究仍然不够充分。“电影工业美学”在技术、类型、生产、受众等方面的理论构建与系统论述,为中国网络剧工业美学的构想提供了先导经验和发展空间。平台语境与算法中心制形成了网络剧工业美学的生成逻辑。作为网络剧平台生产的
摘 要: 上海图书馆藏《唐氏族谱》抄本两种,最早抄成于乾隆初期,此后历经一个多世纪的修订、增补和重抄、抽换,文献形态复杂凌乱。该族谱的文本层次则更为丰富,其祖源叙事和早期世系可能形成于宋代至明代前期。晚明以来,该族谱以抄本的形态在松江、嘉善一带的多支唐姓人群之间流传、增订、嫁接,在乾隆抄本形成之后仍有新的支系添加进来。因此,这一族谱的生产模式并非人们熟知的在“宗族组织”主持下编纂、续修的模式,
摘 要: 明清时期,经历代沿传累积,以杭州吴山及周边街区为中心,形成一个以医者、药商、民众为主体,包括医学、诊疗、药市、信仰等多维空间在内的医疗社会。在杭州的城市空间中,吴山处西湖东南之畔,又临杭州商业中心清河坊街,为人口密集、商业繁盛、文社汇聚之地。尤其特别之处,吴山为城中之山。山上庙宇林立,山顶平升处有药王庙矗立,既是药商同业祭祀聚会之处,又是民众祈拜安康之所。山间有侣山堂,是张志聪、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