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尚书》中有十一篇文本涉及对商纣王罪行的叙述和记载。不同篇目中,在不同的时代环境和场合下,不同的表达者出于不同的目的,给不同的接受者叙述纣王罪名,其叙述有相同之处,体现了共同的内容指涉和话语背景;更有诸多鲜明的差异,反映了每位叙述者各自特殊的叙述意图。其特定的对话语境和话语意图,决定了其叙述纣王罪名时会采取针对性的表达方式和话语策略。 【关键词】《尚书》;纣王罪名;语境;叙述策略 【中
【摘要】《哦,香雪》讲述了主人公香雪在火车停靠在台儿沟的时间内,用四十个鸡蛋换铅笔盒的故事。其巧妙之处在于“意象”的运用,使得作品思想内涵更加深刻,充分展现了乡土文明和现代文明交流融合的过程。本文将从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特色三个方面对《哦,香雪》进行详细的文本解读,以期深入理解和探讨这部小说的内涵与价值。 【关键词】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I207
【摘要】本文运用列斐伏尔的“空间三一论”分析印度英语文学《白老虎》中的空间政治书写。“鸡笼”的存在反映了印度高种姓富人阶级对“空间表征”的设计与规划,展示了在贫富二元对立与种姓多元对立的社会中底层庶民群体破落残酷的生存写照;巴尔拉姆的奶奶、父亲与哥哥的“空间实践”展现出对社会规约的顺从。巴尔拉姆虽曾无意识地接受主流社会的规训,但其“空间实践”又具有挑战性的特点,并最终通过暴力手段建立逾越性的主体“
【摘要】柯莱特的《流浪女伶》出版于1910年,在这部小说中,柯莱特对两性提出了独创性的观点,对生理性别/社会性别的二元性提出挑战。柯莱特利用一个现代的、不循规蹈矩的女主人公来描绘不受约束的女艺术家的生活境况,这在20世纪上半叶的小说中是具有前卫性的。值得特别关注的是,作者通过描写一些在父权制背景下脱离了与其社会性别有关的刻板形象的人物,颠覆了以往对于女性和男性的表述。本文将从性别研究的角度探讨柯莱
【摘要】中篇小说《人参》是普里什文1931年前往远东地区考察的重要成果,小说的成功为作家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普里什文借助具有典型东方文化特征的人参、梅花鹿等自然意象,创作了俄国文学中极其富有中国韵味的一部小说。运用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对《人参》进行解读,发现小说中的人参、梅花鹿、石头等意象不仅意蕴丰富,同时也与人物命运息息相关,还承载着作家个人的情感和生命体验,反映了普里什文“亲人般的关注”这
【摘要】韦其麟是我国优秀的壮族诗人,作品《普洛陀,昂起你的头!》是具有代表性的神话题材叙事长诗。本文以该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原型批评为视角,认为诗歌表现了布洛陀的人物原型和布伯斗雷公的情节原型,具有始祖神话和与自然斗争神话的特征;提出神话及神话题材作品能培育高尚的人生价值和精神追求、巩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神话原型;韦其麟;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7
【摘要】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双性同体”观在女性主义视角下是关注两性问题,尤其是女性生存困境的。但实际上伍尔夫的“双性同体”观关注的是两性之外,探究灵魂中生命共有的问题。在《奥兰多》中伍尔夫把灵魂置于现实条件搭建的场景下,用非现实的形式将这些外部条件混合在一起,以杂糅、抽象的书写方式把握生活真实。“双性同体”既让作品以多元化视角表现生活,也点明外部场景下心灵共有的体悟。《奥兰多》中“双性同体”观体现
【摘要】嘉祐、治平年间苏轼初入仕途,这既是他仕宦的起点,也是他诗歌创作的起点。对仕宦生活的初步认识,及仕宦生活带来的主体生命失落感,促使苏轼对出处问题不断思考。接受大自然的疗愈,与苏辙的书信往来,则成为这一时期苏轼主要的心灵寄托。出处之思、自然书写、兄弟唱和形之于诗,反映出苏轼初入仕途时的思想与情感动态,也为读者提供了认识苏轼一生思想发展的线索。 【关键词】苏轼;初入仕途时期;诗歌 【中图分类
【摘要】死亡是人类自童年时期就萦绕于心的问题。布朗肖依据自身关乎死亡的极限体验,提出真正的死亡是永不为人所理解把握的,活着的人无法体验死亡,而死者则面临着叙述者缺席的窘况。在布朗肖看来,死亡的不可能性让这种反抗步入虚无。而作家从对死亡的体验、目击、自杀展开死亡写作,以此找寻对抗虚无的钥匙。 【关键词】现代性;死亡;卡夫卡;余华;布朗肖 【中图分类号】I565 【文献标识码】
【摘要】张忠诚的“东北抗联三部曲”是战争题材儿童文学书写的新跨越。首先,作品没有规避以往的群体性抗战,但侧重于书写儿童自发的反抗;其次,小说不同于以往写儿童在战场上同敌人正面斗争的作品,作家将故事置于残酷的战争背景之下,凸显了儿童在抗战中的日常生活;再次,张忠诚坚持儿童本位的观念,以儿童视角出发书写东北抗战,并在日常生活中发掘儿童天性,给儿童文学创作带来了新的审美经验。 【关键词】张忠诚;“东北
【摘要】本文聚焦于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成都题材诗歌,旨在通过细致入微的文本分析,深入挖掘并阐释其作品中蕴含的丰富的成都意象。杜甫以其沉郁顿挫的笔触描绘了成都的自然风光之美,生动再现了成都作为西南重镇的城市风貌,包括市井生活和百姓日常。更为深刻的是,他巧妙地将个人情感融入对成都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之中,展现了诗人对这座城市复杂而多维的情感态度。本文通过分析杜甫成都诗歌中的意象构建,探讨古代诗人如何利用诗
【摘要】将雪莱的戏剧《钦契》与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进行互文性阅读,两者的文本意义会更清晰可辨。本文从故事模式和人物形象、反宗教思想、文体形式几个方面来分析《钦契》和《德伯家的苔丝》的互文性。苔丝延续了贝特丽采的命运经历,继承了后者批判宗教的精神;苔丝的形象具有现实主义复杂的阶级性,解构并超越了浪漫主义的完美形象。另外,小说文本与戏剧文本的交织也产生了独特的互文空间。 【关键词】《德伯家的苔
【摘要】明清时期是我国古典小说的繁荣期,也是小说评点的兴盛期。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脂砚斋的《红楼梦》评点(也称“脂评”)因其与众不同,成了众多评点中的一种特殊的现象。根据脂评对《红楼梦》进行解读时,应当客观区别生活原型与艺术形象,对脂评的相关研究采用更为科学的批评理论方法,才能更有效地促进《红楼梦》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明清小说;脂砚斋;脂评 【中图分类号】I207
【摘要】史铁生笔下许多人物虽各有其名,但可谓皆西西弗斯,他们难以摆脱掉镣铐日复一日地于各自命途推着石头,有不敌众矢而疲于抵抗自我放逐之辈,也有在矛盾挣扎中摸索超越困境的,而这个路途正是西西弗斯之路——永无止境的超越困境的自我救赎之路。 【关键词】自卑情结;精神完满;沉沦;超越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
【摘要】在马克思看来,自由主义的权利平等正义观恰恰是为了掩盖经济不平等的事实,蒲鲁东主义的“永恒正义”是历史唯心主义的产物,拉萨尔主义的正义观是一厢情愿的幻想。在批判上述正义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建立起关系正义理论。马克思的关系正义理论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关系非正义性的批判以及对共产主义社会关系正义性的建构两个方面展示出来。资本主义社会关系是一种支配性社会关系,这种支配性通过对工人的剥削、对工人劳动的
【摘要】王禹偁是北宋初年的文学家、诗人,也是有名的直臣,他一生十几年的仕宦生涯中,曾三入制诰,一入翰林,在才能为皇帝青睐的同时却又三次遭贬黜,其经历在有宋一代颇为罕见。以往的研究多从个人层面进行解读,认为是其刚不容物的性格导致了其仕途不顺,但如果将当时整个时代变化的背景纳入视野下考察的话,会发现身处这一时期的王禹偁,其言行思想都表现出一些“超前”特质,为时代潮流所不容,而这些特质却又使得他在生前身
【摘要】作为一名真实的历史人物,晚明秦淮名妓葛嫩娘的美貌深情、忠贞不屈的个人气节,经过不同时代文人的书写,呈现出不同的时代风貌和现实关怀。明末文人余怀笔下的秦淮烈女葛嫩为后世的各种话语体系提供了丰富的言说空间;晚清知识分子王蕴章在国家内忧外患的愁绪下,完成了对葛嫩的丰富和拓展。在抗日救亡的时代语境下,阿英在前二者的基础上,对葛嫩娘这一角色进行了深刻的再创作,赋予了她鲜明的时代精神。这一重塑不仅丰富
【摘要】唐朝军队主要兵员有府兵、彍骑、禁军、方镇兵、兵募、团结兵等名称,各种兵员的建制沿革各不相同,征兵标准也各有侧重。唐朝中央军队征兵时注重士兵的地域来源和身份等级,地方部队招募时关注士兵的家庭条件和身体素质,分析二者的异同,可以看出唐朝征兵标准的变化反映出兵役制度的演变过程。这一兵役制度变革对唐朝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后世征兵制度和军队建设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唐朝军队;主要兵员;征
【摘要】张之洞和盛宣怀都是晚清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本文研究了二人教育思想及实践中的共通之处,即都认同“中体西用”思想、创办了新式学堂、重视师资建设等,还比较了他们在教育理论体系、教育思想影响程度上的差异,并分析了二人教育思想形成的原因。他们的教育思想及实践活动虽具有时代局限性,但对我国当代教育仍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张之洞;盛宣怀;教育思想;实践 【中图分类号】K25
【摘要】窦氏家族作为东汉时期一支举足轻重的家族势力,对东汉西北边防产生了重要影响。窦氏家族的奠基人窦融凭借军功起家,于两汉之际保据河西,占据沟通西域的重要地域,为抗击游牧民族提供了军事要地,同时大力发展河西经济,屯田殖谷,促进了河西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东汉初期的西北边防力量。窦氏子孙窦固、窦宪都曾参与到抗击匈奴的军事活动中,使东汉得以有效地抵御匈奴的入侵,为保护西北地区的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摘要】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对其进行深入学习。实践、历史与科学是贯穿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三重维度,马克思从社会实践层面阐明了人和自然的对象性关系,科学论证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说明了实践是对象性关系赖以存在的基础;在马克思科学视野下深化对于自然规律的认识,马克思主义要求人们掌握人与自然关系之间的平衡,这种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方式展现出马克思对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无形的形态在传播中受到限制,如何走进大众视野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视觉时代视听影像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现代传播的重要形式之一,承担起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与使命。影视艺术实现了对非遗文化的可见性塑造,真实到场和虚构想象还原非遗文化的孕育场所和文化内核;多重的人物关系共同阐释了非遗传承之路以及面临的现实困境;创作端聚焦年轻人,缩短年轻群体与非遗文化的心理距离,挖掘非遗文化的
【摘要】电影是一门视听艺术,其中的声音元素如同瑰丽的音符,在光影交织的舞台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叙事角色。贾樟柯是当代中国导演的杰出代表,在他的电影创作实践中,声音元素作为叙事的重要载体,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人声方面:贾樟柯运用方言对话展现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塑造了丰富的人物形象;在音乐方面:贾樟柯注重使用流行音乐营造电影的情感氛围、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在音效方面:贾樟柯选用特殊“噪音”暗示了后续
【摘要】《中国奇谭》是近期现象级的动画短篇集。该片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意识相融合,让观众在欣赏动画时更容易理解、接受和记忆。《中国奇谭》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符号和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符号。通过对符号的解读,让我们在中国文化内核下找到传统故事续写和发展的意义,也为中国动画未来的发展道路提供新的创作思路。 【关键词】符号学;《中国奇谭》;文化符号;动画 【中图分类号】J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大语言模型应运而生,标志着翻译模式的变革。Chat GPT作为代表性的大语言模型之一,其翻译性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Chat GPT在散文翻译中的适用性,以老舍的《想北平》为原文本,张培基译本为人译目的语语料,Chat GPT译本为机译目的语语料,对比分析两个译本,从而分析Chat GPT在散文翻译中的表现。研究结果表明,Chat GPT在散文翻译中既有优势也有
【摘要】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日渐频繁与人们文化需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现代英语优秀作品经过翻译传入我国,但翻译作品的质量参差不齐,尤其是人物特点的再塑造无法在译文中完美再现,极大程度地影响了读者的阅读体验,甚至会产生文化隔阂和误解,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中外文化交流。本文选取了英国著名作家J·K·罗琳化名罗伯特·加尔布雷思所作的侦探小说The Silkworm及其两个中文译本——大陆译本《蚕》和
【摘要】随着跨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国产动画电影逐渐崛起,成为中国展示自身文化和国家形象的重要媒介,在传递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和中国审美观念以及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电影《长安三万里》作为一部文化意蕴丰厚的历史题材电影,其字幕翻译对中国元素的表达更是影响电影文化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本文从生态翻译理论视角出发,以三维转换方法论为指导,分析电影字幕翻译的传播效果,以期国产动画电影能更好地走出
【摘要】文学典籍英译作品是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壮族《布洛陀史诗》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传承着我国少数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本文以韩家权等出版的《布洛陀史诗壮汉英对照》为研究对象,探讨译本中的深度翻译现象。研究发现韩家权版译本中采用了大量的深度翻译策略,包括文内隐性深度翻译和文外显性深度翻译,如前言、注释、插图和后记等,其中尤以对壮族特色风俗文化的注释为突出特点,译者通过隐性和显性深度翻译构
【摘要】《一句顶一万句》是刘震云的经典文学作品,以其平民化和乡土化的写作风格,将中国特色与地方性色彩书写在这部乡土文学作品之中。本文依据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对《一句顶一万句》英译本进行分析,从意识形态操纵和诗学操纵两个方面对译文进行分析,论述改写理论在乡土语言翻译的应用,为乡土文学走上世界文学舞台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改写理论;《一句顶一万句》;乡土语言 【中图分类号】H315
【摘要】本文通过溯源阐释学翻译理论,对其在国内外的发展进行梳理。阐释学翻译理论历经长久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本文就该理论在中国的研究与发展历程,从理论应用趋势、研究主题与代表著作三个方面进行概述,最终对阐释学翻译理论在中国翻译研究的应用进行总结,以期清晰、有效地呈现相关理论应用与实践情况。 【关键词】阐释学;阐释学翻译;斯坦纳;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H315
【摘要】济慈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而《秋颂》是最能反映济慈诗歌美学特征的篇章之一。本文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借助刘宓庆的翻译美学理论,对查良铮和屠岸的《秋颂》译本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旨在探讨两译本在实现原诗审美意蕴和内涵时的异同。研究发现,尽管两位译者采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有所不同,但都不同程度地做到了《秋颂》的审美再现,传达了原诗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更好地促进汉语语境下读者对济慈诗
【摘要】“祛除”和“去除”理性意义基本相同,有相同语素,语音相同,字形相似,因此常被混淆。本文采用语素分析法,对核心语素“祛”和“去”进行了历史溯源,并在语料库中抽取语料进行分析,发现“祛除”和“去除”在使用范围、宾语性质和感情色彩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祛除;去除;词语辨析 【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
【摘要】种类量词“款”常见于生活之中。它由式样义引申,经过认知转喻产生,并在汉语表达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它在计量事物、前加确数词、前加形容词等多方面的语法特征与基义、陪义两方面的义值及功能都有着不同的表现,其中它鲜明的商业语域陪义应当被格外关注。 【关键词】种类量词;“款”;转喻;语域陪义 【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摘要】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汉语作为中华文化与民族心理的映射,其自身的系统也在不断地更新变化,委婉语作为汉语语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和使用也因此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变革。随着时代发展和自由平等新兴思想的影响,委婉语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通过分析委婉语的内涵与成因,比较汉语委婉语的古今差异,揭示出委婉语在时代发展中的历时变化特点,并体会其在新时代背景下反映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委婉语;古
【摘要】在融媒体时代,新媒体的超链接阅读特性,让新闻标题的作用更加凸显。该文基于语体语法视角,选取《人民日报》这一传统纸质媒体作为参照点,对比在词类、句类功能相同或相似的情况下,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新媒体新闻标题的语言发展,并总结出由此所呈现的不同传播效果。 【关键词】语体语法;标题语言;新媒体;语距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