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冯骥才的《三寸金莲》以“小脚”作为传统文化的象征,详细写“金莲”之“美”其实是深入到传统文化内部,将其中趋于极端腐朽的文化结构进行解剖,并在外来文化的对照下,将这种畸形的文化状态充分暴露出来。从书前闲话到佟家“小脚王国”的书写,再到放足之风渐起,戈香莲在百般挣扎后的溃败,作者想表现的是中华文明语境下的从传统走向现代化的路径探索——传统文化在自身“裹脚布”被揭开后产生自我怀疑,并在外来文化的
【摘要】苏童的代表作《妻妾成群》在新历史主义的写作观念下,对“男尊女卑”“一夫多妻”的社会中女性的悲剧进行了直观的描写,塑造了一大批具有各种各样悲剧命运的女性形象,她们因为封建思想的禁锢和男权文化的影响最终走向自身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消亡,作者试图通过她们的挣扎和反抗,对那个时代的女性命运和生存状况进行思考。小说写的虽是在封建时代下宅院男主人对女性潜在的肉体和精神控制,以及女性在时代中因为种种原因而造
【摘要】本文旨在分析丁玲长篇小说《母亲》中曼贞的女性主义意识的阶段性转变,即从对男女不公命运的愤怒到对教育赋能女性的觉悟,再到自我意识与民族意识的交融,以此来揭示国际女性主义视野下的新女性形象,启迪21世纪的青年女性传承新女性的勇敢探索自我的精神品质,发展积极健康的性别平等意识、建构具有家国情怀的身份认同。 【关键词】新女性形象;《母亲》;女性主义意识;觉醒;发展 【中图分类号】I206
【摘要】爱尔兰当代作家塞巴斯蒂安·巴里的《长日无尽》以男主人公托马斯的流浪为主线,充分展现了因大饥荒逃逸到美国的爱尔兰难民颠沛流离的生活。本文将以德勒兹的游牧理论为框架,通过块茎结构、生成和逃逸线这三个重要概念探究主人公托马斯·麦克纳尔蒂的主体身份构建过程,发现小说寄寓着巴里在全球语境下对爱尔兰流散人口的同情以及对多元游牧空间中爱与和平的向往。托马斯曾经在饥荒和战乱中追寻着身份认同和心灵自由,在块
【摘要】西厢故事广为人知,不论是唐代元稹的《莺莺传》,或是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还是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每一部作品都能给人带来强烈的审美体验。但是,人们格外关注崔张二人的爱情,很多时候却忽略了红娘的作用与价值。实际上,红娘的形象随着故事的发展不断演变,一步步成为乐于助人的化身、聪明勇敢的典型,并最终成为一个特殊的文学符号,定格在中国文学史中。本文拟对《莺莺传》《西厢记诸宫调》《西厢记》
【摘要】明清传奇是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高峰,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浣纱记》和《长生殿》是其中描写“离合兴亡”主题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两部作品都体现了“爱情”与“政治”主题的结合,却也有不同之处:“情”“政”的比重不同、“情”“责”的选择不同以及结局的意味也不同。《长生殿》爱情与政治结合的模式源于《浣纱记》,却在“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这一点上大大超越了《浣纱记》,实为明清传奇的辉
【摘要】《坎特伯雷故事集》被誉为英语文学的奠基之作,其叙述内容与结构中存在大量双声复调因素。本文引入复调理论,选取巴斯妇的故事作为女性声音的代表,对《坎》中的女性与婚姻主题进行解读,评析作者的复调叙事艺术特色,并探讨其对女性及两性关系的矛盾态度。分析得出,《坎》中充满狂欢化、立体化的多元对话,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全面展现了当时英国社会在婚姻和妇女问题上存在的多种立场和观点,体现了作者的思想进步性和人文
【摘要】《春琴抄》是谷崎润一郎创作生涯后期回归东方审美的代表作品,作者在两位主要角色的感官和性格上制造残缺,让美不再受限于视觉世界和完美人物,并在叙述中留下悬念和空白,让想象之美得以飞扬。《春琴抄》中的美由残缺赋予,这种美与日本传统美学相呼应,超脱于完美之美,是从缺口处延伸出的无限美。 【关键词】谷崎润一郎;《春琴抄》;残缺审美 【中图分类号】I313 【文献标识码】A
【摘要】作为相隔近一个世纪的两部作品,《边城》与《陌上》都构建了理想的乡土空间,寄托作家的乡土情怀。这两部作品延续着自先秦以来的抒情传统,用风俗画的书写方式呈现个体的城乡生存体验、知识分子的主体性思考,加之以抒情性的主体精神书写方式,完成了对乡村历史图景的建构。即便面临着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两者呈现出极大的差异,但是两部作品都十分自觉地继承与发展着抒情传统,在个体情感的抒发中透露出浓厚的时代关怀。通
【摘要】中国传统儒释道三家思想中蕴含着朴素的生态美学智慧。陶渊明及其田园诗深受儒、道思想的影响,反映出古人对自然生态、人生社会的探索与思考,蕴含了丰富的生态审美智慧。本文以统编中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四篇陶渊明选文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美学视角重新审视其田园意象,揭示其中“万物归一”的生态本源意识、“择地而居”的家园意识、“生生为易”的敬畏之情以及“天人合一”的中和之美等中国古代朴素的生态哲学智慧,以期
【摘要】鸟类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较多的动物意象,从先秦的图腾崇拜,到两汉的关注现实,再到魏晋南北朝鱼鸟并举手法的频繁使用,文学由政教角度走向自身,时代的变迁赋予鸟类意象更丰富的内涵,因此,研究这段时期鸟类意象的演变,有助于深入了解此种意象在文学中多元的文化形象,以及观察文学发展脉络。 【关键词】鸟;意象;演变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摘要】对《诗经》之兴的认识,直至今天学界尚未达成共识,“兴”依然在和“比”缠夹。《毛传》标举“兴也”,奠定了《诗经》之兴的基本内涵。《毛传》所标之“兴”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发端起辞,即其内涵是诗篇或诗章结构上的发端起辞。《毛传》所标之“兴”的艺术性,就是在诗篇或诗章结构上的一种安排组织方式。毛公标“兴也”,促使“兴”,从孔子所说的《诗经》实用功能,向《诗经》作品写作技法上的转变。 【关键词】
【摘要】历经国家破亡、处于南北宋之交的朱敦儒,其南渡词作中具有较多的感伤类物象,作品呈现出萧瑟伤感之气。本文对其南渡词的感伤物象进行细探,由此发现此类物象凄清、孤寂的静态美和阔大、萧瑟的动态美。这些物象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用以展现作者内心的流离失所之感、思国之情和收复故土的愿望。在此基础上,见出其多选用感伤物象的原因,即受词人南渡时期的创作心境及南方的地理景观、生活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朱敦儒
【摘要】欧阳修、梅尧臣、谢绛三人的关系兼具亲戚、朋友、僚属三重意义。他们的交往可以分为以洛阳为核心的建交与巩固时期(1033年及以前)、以通信为主调的分离与流落时期(1034—1038年)和清风镇再会(1039年)三段。其中,洛阳时期最为他们所珍视和怀念。此后无论是分离还是重聚,洛阳回忆都是他们交往的重要主题。宝元二年(1039年)的清风镇再会是三人最后的共同回忆,也是对洛阳旧事的重演,寄托着他们
【摘要】沈石溪动物小说的主题呈现了生存与竞争的残酷性。通过与人类情感的对比,探讨沈石溪动物小说中动物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及其笔下动物情感与人性共通之处,最后从其作品中对自然生态的描绘与赞美引申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的影响及反思。沈石溪笔下的动物世界不仅是对自然动物世界的描写,更是对现实人类世界心理的刻画。对小说主题进行解读剖析,可以进一步反思人性自我并找寻其中的道德教育价值。 【关键词】沈石溪;
【摘要】日本当代著名女作家今村夏子自获得日本文坛各项纯文学奖项以来,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其作品多聚焦处于社会边缘的女性个体,凭借深刻的洞察力和独特的叙事风格,描写社会群体中“陌生人”的生存现状,展现了现代人因无法融入主流社会而经历的身份认同危机和生存困境,以文学的方式探讨了“陌生人”与群体的矛盾、冲突与和解,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充满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现代社会的缩影。 【关键词】今村夏子;陌生人;
【摘要】以两个具有重大文学史意义的时间点为始末对《新青年》作微观考察,可以发现在这“一年零四个月”中,早期白话诗的创作尝试不仅促使了诗体大解放,也证明了白话文可以用于一切文学形式之上。先行先试的勇气与不断成熟的理论构想,使得文学革命的首役之功当属胡适。胡适、陈独秀与鲁迅在文学革命中所表现出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野,代表了新文学的两条不同的发展路径—— “为了革命而文学”与“为了文学而革命”。
【摘要】本文以产生于清初的“忆语体”散文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五篇文学文本,结合其兴起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生态,剖析其中塑造的女性形象的逾越与桎梏,并对所蕴含的女性身份认同意识进行具体研究和分析,进而指出清代“忆语体”散文的价值和局限。 【关键词】忆语体;散文;女性形象;身份认同;自我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摘要】自秦至西汉,在士人群体中仅出现少量“不就征辟”的情况。而王莽摄政后,拒绝入仕者明显增多,这是士人试图通过“不就”而反抗王莽政权的结果。至东汉,士人“不就征辟”的行为不但没有随着新莽政权的瓦解而结束,反而在士人群体中成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并且愈演愈烈。除前人研究学者所指出的受前朝隐逸之风的影响外,士人对就任官职的选择也成为其“不就征辟”的原因之一。同时,传统的孝道思想也继续对士人是否出仕产
【摘要】王阳明的责任伦理以成己、成人、成物三重维度展开,以此彰显人的道德责任和生命境界。“成己”是内在道德修养,为“己”负责,包括反己、为己和克己;“成人”是道德主体内在修养之向外扩充,对他者负责,包括家庭道德责任、社会责任和天下责任;“成物”则是对天地万物之情怀,包括对待万物的人文情怀、顺应万物和辅助万物。阳明由“成己”“成人”“成物”三重维度接续并发展了儒家“内圣外王”的责任伦理和生命境界。
【摘要】元代实现了疆域与民族的大统一,开放包容的大环境促进各种文化的繁荣发展,也是我国医学发展的高峰时期。不管是师徒授受的学派或是私淑遥承的医学世家,都编纂出了许多经典的医药典籍,为后世的疾病治疗与防治提供了经验借鉴和启发。序跋是医药典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虽所占篇幅不大,但字字精华,本文通过对元代医药典籍序跋的整理分析,试图探究序跋在医药典籍中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元代医药典籍;序跋;价值
【摘要】在黑格尔看来,世界精神是世界历史的主体,而唯有英雄人物才能自觉到世界精神的意图,从而成为其代理人,领导人民创造伟大事业。伟大的事业造就伟大的人物,伟大人物是伟大事业的主持人和完成人。由于英雄人物往往是不完美的,在生活中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和“瑕疵”,所以社会生活中的庸人往往“看”不到英雄,即“仆人眼中无英雄”。那不是因为英雄不是英雄,而是因为仆从只是仆从,“佣仆的心理”是无法理解英雄的。
【摘要】光武帝刘秀继承汉家遗风,在西汉末年以汉室的名义进行全国政权的争夺与收拢。因此,史家将西汉和东汉当作一个整体看待,《通鉴纪事本末》称刘秀建立东汉的过程为“光武中兴”。长安作为西汉200多年的都城,在西汉百姓心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那么刘秀为何定都洛阳而非长安,其主要原因有二:一为两汉谶纬之学的盛行;二为现实政治因素。 【关键词】谶纬;洛阳;政治 【中图分类号】K234
【摘要】《榆树下的欲望》中的女主人公阿比,不同于传统类型化的女性,她不再桎梏于男权社会建构下的身份,而是以物化者的身份亮相于舞台。本文以努斯鲍姆的物化理论分析剧中阿比作为物化者为一己私欲不惜将丈夫、情人、孩子当作工具的现象,以及剧中男性角色通过记忆构建以抵抗他者物化,最后实现自我救赎的双向互动过程。 【关键词】《榆树下的欲望》;尤金·奥尼尔;物化;记忆 【中图分类号】I712
【摘要】宋代画家李唐的代表作《万壑松风图》被誉为简括画的先驱作品,其开创了一种简练的表现风格,对南宋初期山水画流派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万壑松风图》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所蕴含的独特“气”。通过不同物象、山势气势以及画家三个方面,深入剖析《万壑松风图》所展现的气韵,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更深入地欣赏这幅杰作。 【关键词】《万壑松风图》;李唐;气 【中图分类号】J905 【文
【摘要】《生日宴会》是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于1958年创作的一部三幕剧。通过对《生日宴会》中人物的话语和行为的观察,探析话语如何影响人物的性别关系,揭示出复杂多样的异性关系,如势均力敌、男性霸权、女性轻视和男性之间压制与反抗,以及女性之间互相帮助的同性关系。本文以《生日宴会》中的性别关系为分析对象,探究其背后的人与人之间话语和权力的争锋以及其如何影响两性关系的塑造。最后,本文通过分析品特通过对传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唐诗中的比喻、拟人、夸张和借代修辞在韩译时的翻译策略。通过分析这些修辞手法在韩译本中的表现特征,得出需要综合考虑语义、语境,灵活采用保留或删改喻体、直译、直译加注、转译等翻译方法,来确保译文准确传达原文的含义和情感。 【关键词】唐诗;汉韩翻译;修辞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
【摘要】随着全球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愈加深入人心,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趋势愈加明显。电影作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已逐渐成为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载体,深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就目前来看,外国电影的引入多于国内电影的出海,对于外国电影的本地化翻译工作量随之增加。多年来,我国字幕翻译工作已经成熟,但翻译质量却参差不齐。高质量的字幕翻译有利于国内民众对西方文化习俗的了解,为普通生活增添一抹亮色。但低质
【摘要】儿童文学翻译是文学翻译的重要部分,有着特殊的目的,对译者有新的要求。《秘密花园》是美国女性作家伯内特(Frances Hodgson Burnett)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蕴含着关注内心世界、回归自然的哲理。目的论是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包含目的性、连贯性、忠实性三大原则。本文在目的论指导下通过对比分析《秘密花园》两个译本探究译者主体性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作用。 【关键词】目的论;儿童
【摘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文化信息,是中华民族在文化创生期绽放的精神花朵。但由于诗歌年代久远,文本晦涩难懂,使人们进入《诗经》的意义世界非常困难,更难以立体地感知其中生活世界之精彩。本文以《诗经》植物为线索,从出现频次、地域分布、生长时令及情感诗意四个维度,形成《诗经》植物多维度的知识图谱,对《诗经》进行再叙事,重构起人们对经典的感性认知,并进一步连接自然与人文
【摘要】网络流行词“土豪”最初指的是:在一定的地域中有权势和财力的人,或村镇中的地主。但随着时代变化和语言发展,演变出了许多其他语义,并因高频次的使用被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评为年度十大流行语之一,同时也激起了学界的广泛讨论。本文以“土豪”为例,在考察我国重要社交平台“新浪微博”相关发文的基础上,对网络流行词“土豪”的形成及发展进行了剖析,重点讨论了其语义的演变过程,并从语言发展、认同感、媒体
【摘要】本文使用CiteSpace对收录于中国知网核心期刊与CSSCI期刊的句法复杂度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自有论文发表以来,句法复杂度研究受关注程度一般,核心与C刊中论文发表数量不到百篇、且正处于从年度发文量最高峰下降后的恢复期;论文作者之间与所属机构之间均有一定的合作关系;研究热点主要是二语/外语写作中的句法复杂度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前沿曾有向专门领域写作和纵向的句法复杂度研究转变的趋势。
【摘要】在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北系)中,人称代词存在着典型的包括式和排除式的对立。本文在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北京大学CCL语料库、古代汉语语料库的基础上,对北京官话区汉语人称代词的包括式与排除式进行考察研究,并尝试从语言接触这一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详细解释。本文将以北京官话区人称代词包括式与排除式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语言接触的角度分析这一现象所受到的满语干扰、历时发展和共时差异,总结出人称
【摘要】在推动中华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战略背景下,中华传统美德如何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成为重要议题。分析可知,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华传统美德的表现形式创新、赋能传统美德教育与融入人民美好生活建设这三个方面拥有强大的优势。但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技术对中华传统美德也存在负面影响,因此在新时代的语境中,需要促使人工智能技术制度建设的完善,从而将人工智能技术所具有的技术理性升华为以人民为中心的中
【摘要】目前学界部分研究者混用“模仿说”和“摹仿说”来统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相关理论,遮蔽了二人“模仿/摹仿说”的差异性。在中文语境中,“模仿”倾向于“复制生产”,不需要“人”这一主体的参与,因此不对主体作何要求;“摹仿”则强调“人”需要参与到其中,并且要求主体进行探寻和加入创造性表达。因此,柏拉图的理论为“模仿说”,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则为“摹仿说”。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摹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