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玄怪录》是唐代牛僧孺编纂的一部传奇集,书中的女性世界丰富多彩,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书中共塑造了二十多个女性形象,可归纳为异类幻化的女性与现实世界中的世俗女性两大类。梦境描写、外貌描写和细节描写是《玄怪录》在塑造女性形象时所采取的主要方式。《玄怪录》中的女性形象体现了作者的佛道观念、对贤妻美妾的渴盼以及对世间不公的批判等多重意涵,这些女性人物大多展现出了新的面貌,可看作唐代社会新女性的缩影
【摘要】山内若子在其戏剧代表作《灵魂要起舞》中真实描绘了日裔美国人的农场经历,剧中惠美子的独特性值得关注。基于离散批评,本文分析了惠美子生存的双重困境,以及身心困境赋予她的双重意象。囿于身体困境,她是笼中之鸟;苦于心灵困境,她是不屈的竹。通过分析发现,惠美子的形象不仅具有个性,更具有普遍性,她是日裔美国作家笔下反传统女性形象的代表,面对困境,她们不再隐忍,勇敢地追求独立与爱,表达了日裔美国女性在压
【摘要】《使馆楼》是英国作家扎迪·史密斯近年来创作的一本小说,记录了脱欧前英国社会氛围和种族的变化。作为一名在伦敦出生的牙买加黑人移民后代,扎迪·史密斯非常关心生活在英国的第三世界国家民众境遇和身份认同上的问题。本文将从“他者”理论出发,探讨英国脱欧背景下,扎迪·史密斯在《使馆楼》中对移民国族意识转变、身份认同感以及多元文明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使馆楼》;“他者”视角;身份认同;英国脱欧;多
【摘要】《赞美沉默》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的代表作之一,它展示了作为黑人的无名主人公在英国与桑给巴尔两国的夹缝中痛苦挣扎而产生的精神焦虑与心理创伤。本文以小说中无名主人公的心理创伤为立足点,分析了主人公内心创伤的三个直观表现,即过度警觉、记忆侵扰、禁闭畏缩,并深入挖掘了其多重创伤成因,在家庭暴力、文化创伤、种族歧视三者的裹挟之下,主人公自卑懦弱,陷入了身份迷失的困境,同时,也探究了主人公的创伤疗
【摘要】梅尔维尔于1849年出版的第三部小说《玛迪》延续了其前两部小说《泰比》和《奥穆》的叙事风格,以虚构故事贯穿小说始终,但《玛迪》有其独特之处,即在虚构叙事中嵌入真实性。小说中的维文扎岛、多米诺拉岛等地名既是梅尔维尔虚构出来的,同时也是空间信息的图示化表征。本文将基于文学地图学批评视角,重点分析小说中的维文扎岛和多米诺拉岛两处地方,以此阐释《玛迪》中的虚构与真实,探索梅尔维尔的文学地图想象。
【摘要】印度作家阿拉文德·阿迪加的代表作《白老虎》获得了2008年的曼·布克奖。该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巴尔拉姆从一个底层人物通过暴力手段成为一名企业家的故事。本文以该小说为研究对象,借助拉康的镜像理论分析巴尔拉姆周围的他者(父亲、雇主和司机朋友)对其自我建构的影响,探索他如何在周围他者的影响下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 【关键词】《白老虎》;镜像理论;他者;自我建构 一、《白老虎》介绍 阿拉文德·阿迪
【摘要】《家庭电影》是柳美里描绘家庭解体系列作品中较为著名的一部,作品聚焦于后现代社会背景下的家庭伦理、婚姻以及两性问题,真实再现了消费社会的众多变革以及人的精神困境。同时书中所体现的不断解构与建构的思想带有浓厚的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女性主义色彩,在解构男权中心社会以及探索后现代新型家庭的可能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柳美里;《家庭电影》;后现代社会;特色 1968年出生于日本神奈川县的柳美
【摘要】基于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与三界理论,本文从想象界、象征界的视角探究著名小说《序曲》中一个中产家庭的孩童们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以及他们在这一过程中面临的重重挑战,力图挖掘曼斯菲尔德对20世纪初深受父权规训的中产家庭孩童们的主体建构和困境的深度思考。 【关键词】拉康;镜像阶段;三界理论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sfield,1888—1923)是出生于新西兰的英国女作家
【摘要】计量文化伴随人类探索自然而形成,是古人朴素的科学精神的体现。《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其中包含了属于科技范畴的计量文化。《红楼梦》中的古代计量知识,涵盖了“度”“量”“衡”三个方面,这些计量知识作为写作背景或细节描写散布于全书的各个角落,甚至渗透到小说中的诗词内。了解《红楼梦》中出现的中国古代计量文化,有助于加深对《红楼梦》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科学与文化的理解。 【关键词】
【摘要】《伦敦郊区》是朱利安·巴恩斯带有自传性质的处女作,以主人公克里斯托弗自我叙述的方式展现了其从激进到平庸的成长过程。精神上的危机使得主人公的自我认知不断发展,从依靠外在的他者逐渐转向肯定日常生活的价值。自我认知是小说成长主题的一个重要表现,也蕴涵着作者巴恩斯对自我形成的批判性思考以及对成长意义的追寻。 【关键词】《伦敦郊区》;朱利安·巴恩斯;成长;自我认知 《伦敦郊区》(Metrolan
【摘要】晴雯之死作为《红楼梦》中讲述人物命运悲剧的重要段落,从审美角度分析,具备悲剧主人公、悲剧事件、悲剧悖论、悲剧效果四个要素。作者在描写时代与社会环境对晴雯造成伤害和毁灭的同时,通过晴雯的个性、经历刻画了悲剧“不应然却必然”的悖论,又以审美主体贾宝玉面对晴雯之死产生的情感、心境、观念认识等方面的变化,集中呈现了悲剧效果。晴雯之死作为《红楼梦》一系列悲剧情节的序章,也对作品整体的悲剧意蕴起着重要
【摘要】“闲荡者”是本雅明的巴黎拱廊街研究计划中的一个核心意象。爱伦·坡的小说、波德莱尔的诗歌,以及本雅明在法国国家图书馆查阅的19世纪巴黎城市建筑的资料,共同构成了本雅明书写闲荡者意象的关键性互文文本。闲荡者意象吸收了丹蒂、拾荒者、妓女、波西米亚人等“类型人物”反主流的性格特征,却保留了其独有的闲散而抽离的步调,以冷静旁观的姿态抵御大都市的异化生活。现代性因其历史进步主义造成了个体自主性的失落。
【摘要】苏轼一生曾四次驻足湖州,前后留下了64首诗,并在“乌台诗案”前在湖州任职三个多月。在书写湖州的这些诗歌中,可以发现苏轼思想的转折,艺术风格更加鲜明、成熟,其思想的蜕变对于后世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探讨价值。从苏轼在湖州的政绩、交游与诗文创作三个方面可见苏轼在湖州的行迹。 【关键词】湖州;苏轼;意蕴 一、苏轼的湖州情缘 在苏轼的漂泊宦途中,根据《苏东坡集》所记载的以及其他文献所标注的内容来看
【摘要】科幻小说家布兰达·库伯在2017年发表的未来小说《蛮荒》中描述了两种极端的生态环境:处于后工业化时代的城市与原始生态状态的蛮荒。其中城市代表着一种反自然化的极端机械世界,蛮荒则代表着自然中心主义所追求的纯净生态乐园。但这两种生态环境似乎都不是人类理想的居住之地:在城市中,人们被机械和数据控制,处于信息茧房当中,失去了更新的能力,是对生态自然反叛的最新体现;在蛮荒中,人们已经失去了最本能的自
【摘要】留白艺术在关汉卿的杂剧作品中主要表现为情节留白和人物塑造留白两个方面。留白艺术对关汉卿杂剧中角色塑造的丰富性和思想内涵的多元性发挥着重要作用,赋予其杂剧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关汉卿;杂剧;留白艺术 留白是中国古典书画艺术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唐代绘画理论家张彦远肯定了留白艺术对丰富图画意境的作用:“张、吴之妙,笔才一二,像已应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也。”[1
【摘要】“求物之妙”是苏轼探讨诗歌写物方面的独特创作理论。作为一种理想状态和创作目标,它承继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中一贯的体物写真传统,也折射出体物之作发展到宋代之后,对探索诗歌语言以及更多体物方式的新的要求。作为体物之作中的优秀代表,苏轼所作的禁体诗吸收了韩愈、欧阳修的咏雪诗实践经验,通过“禁体物语”“以赋为诗”等方式实现了这一目标,并为后世雪诗开创了新的典范。 【关键词】苏轼;“求物之妙”;禁体
【摘要】弗雷格继承了西方哲学家对于“真”的探究,创建了自己有关“真”的语言哲学理论,在这个语言哲学理论中,弗雷格为“真”寻求了论证媒介,明确了“真”的客观性、可知论范畴的特征,并阐明了“真”的不可定义性。且弗雷格认为求“真”的媒介——语句表达方式若有不同,涵义与意谓的定义与外延也有所差别,本文将大致介绍有关弗雷格“真之理论”的体系内容,并浅析求“真”的过程中弗雷格对涵义与意谓的认识。 【关键词】
【摘要】在技术全面控制的发达工业时代,人们深陷技术茧房的桎梏成为机械的“单向度的人”。在此背景下,马尔库塞从政治、思想、生活等领域对技术控制的现状进行全面批判,并提出通过唤醒人内心本能的欲望来克服技术操纵,由此形成了其以技术批判和内心解放为核心的技术哲学。马尔库塞的技术哲学思想不仅在发达工业时代影响巨大,而且对当下技术的发展走向也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技术批判;单向度;内心解放 随着
【摘要】《自我的追寻》是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从事精神分析工作的结晶,他敏锐地感知到了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并将其投射在《自我的追寻》中。本文基于精神生态美学理论,探究现代人精神困惑的症结,以及社会的病态与原因,呼吁在爱的力量和人际关系中追寻自我与“诗意栖居”;鼓励人们认清自我,努力成为真正自我的本体,摆脱人为痛苦的桎梏,培养健康积极的精神生态,从而追寻真正的幸福。《自我的追寻》具有深厚的现实意义,即使在
【摘要】法兰克福学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最具代表性的流派,以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为基础,结合卢卡奇的“物化理论”,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度分析和批判,逐步形成了法兰克福学派资本主义批判理论。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法兰克福学派资本主义批判的发展逻辑,分析其理论形成、核心观点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独特批判视角和理论深度对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
【摘要】科幻电影是依托于历史和现实,对未来展开想象的文化产品。国产电影《流浪地球2》和美国电影《天地大冲撞》同为灾难科幻题材,都呈现了灾难中的人性和人类如何度过危机的过程。在影片的科幻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彰显。但两部影片中人物在相同阶段的动机和目的却截然不同,这也侧面折射出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本文以这两部电影为例,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中西方电影不同灾难叙事背后的文化差异,为跨文
【摘要】电影《爆裂鼓手》(Whiplash)由美国著名导演达米恩·查泽雷于2014年执导,这部反励志色彩鲜明的影片在获奖之余存在诸多争议。影片在励志元素的前景层面讨论纷繁,但是文化的深层表征仍处于视域之外。对此,本文将结合影片的创作与文化背景,分别以恐弱、空间和殉道者为关键词,进一步分析其建构的多样符码,以期发掘其成为经典之作的编码,获得新的启发。 【关键词】《爆裂鼓手》;反励志;空间;殉道者
【摘要】“形”“象”“神”是我国古典舞蹈理论中的重要范畴与核心概念,也是古典舞艺术审美呈现的重要元素,因此探讨三者的关系与应用可以实现古典舞的精彩演绎。本文首先梳理了“形”“象”“神”的内涵及其三者之间相互融通、逐层超越的关系,然后分析了“形”“象”“神”在中国古典舞中的具体体现,认为“形”是中国古典舞的外在表现,是动作语言;“象”是古典舞的舞台形象与舞蹈意象,是对“形”的超越;“神”是古典舞表演
【摘要】中国图画书历经百年演进,在图文叙事、形象变迁以及审美取向上发生了巨大变革,形成了由中国本土创作者创作、讲述中国故事、表现中国情感、传递中国智慧的中国图画书的美学话语体系,建构起一套“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儿童形象谱系,对创新新时代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中国图画书;儿童形象;形象谱系 基金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培育项目《百年中国图画书儿童形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多媒体技术的进步,“中国故事”越来越受国外人的欢迎,中国众多经典影视剧备受推崇,出口国外市场。影视剧不仅是大众娱乐的一部分,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甄嬛传》作为经典的历史宫斗剧,已经走向了日本、韩国、美国等地,其字幕也被译为了多个语种。字幕翻译的好坏影响着观影体验,其质量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以纽马克的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理论为基础,探究美版《甄嬛传》中的台词
【摘要】高明的《琵琶记》被誉为“南戏之祖”,本文以译者声音理论为指导,以《琵琶记》的莫里根译本为个案,从文本内和副文本两个层面入手,考察译者在两个维度的发声。研究发现:在文本内层面,译者通过将原文含蓄信息显化,人称的转化与增添,以及对戏剧体例的独特处理体现了译者的声音;在副文本层面,译者通过导言和注释对文本内的重要信息的解释进行跨文化交流。本文期望对《琵琶记》译本的研究能提供新的视角和补充,拓展人
【摘要】《黄帝内经》是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蕴含着深奥的医学智慧,体量庞大,内容丰富。《内经》文化底蕴深厚,翻译难度高,迄今为止,《内经》全译本寥寥可数,因此更应推进对《内经》的英译研究。本文主要探讨书中颜色词的翻译方法,以李照国和吴连胜、吴奇父子译本为例,简要分析《内经》中青、赤、黄、白、黑五色的英译方法,了解五色与五脏、五行的联系,加深对五色的理解,从而总结出《内经》颜色词一般英译方法。
【摘要】本文运用深度翻译理论,以《孙子兵法》马良文俄译本的副文本为主要探究对象,对《孙子兵法》译本内副文本进行研究,揭示其针对内副文本采用的不同阐述策略的内部规律,以及副文本如何影响译文读者感悟马良文译本的价值所在。本文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孙子兵法》俄译本副文本的研究,使其能更好地为典籍俄译的翻译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深度翻译;《孙子兵法》;俄译本;副文本 基金项目: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
【摘要】“别的不说”在句子中一共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为“别的不说”在句子中作语法成分,另一种情况是“别的不说”在句子中不作语法成分,此时它在句子中作话语标记。本文考察了它在句子中都能作什么样的成分。分析了“别的不说”在作为话语标记时位于话轮的位置,并对其语用功能进行分析,探究其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发现它具有主观性。本文立足于真实语料进行考察,对“别的不说”在作为话语标记时的生成动因进行了分析。在“
【摘要】在方言研究中,对语法的研究至关重要。为了进一步丰富方言研究的内容,本文选取临湘方言的程度副词为研究对象,从语义特征、句法功能特征和语用特征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中发现临湘方言中的程度副词“闷”“几得”“蛮”“有滴阿子”和普通话的程度副词“太”“非常”“很”“一点点”用法、意思相近的同时又有独特之处。 【关键词】临湘方言;程度副词;语义特征 一、引言 临湘方言地理概况:临湘位于湖南
【摘要】葡萄与葡萄酒最早兴起于西亚北非地区,葡萄酒酿造技术的革新促进了饮酒之风的兴盛,过滤技术极大地提升了葡萄酒的口感。公元前10世纪-公元前8世纪左右,腓尼基人在地中海的商贸活动繁荣,葡萄与葡萄酒由此传入爱琴海地区。踩碎葡萄、暴晒葡萄是古希腊主要的葡萄原料加工技术。古希腊人口味独特,他们通常会在葡萄酒中添加水、蜂蜜等。葡萄酒也是一味治病的良药。饮酒之风的盛行也促进了狄奥尼索斯信仰的发展,酒神节上
【摘要】通常情况下,“谎言”为反叙实名词,其指称对象的真值为假。通过分析发现,“谎言”的句法功能会影响其叙实性,“谎言”充当主语时,其指称对象的真值为假;“谎言”充当宾语时,不同格式会呈现不同叙实性。“谎言”处于“施成/处置角色+XP的谎言”格式中时,“谎言”指称对象为假;处于“XP+不是+谎言”格式中时,“谎言”指称对象为真;处于“XP +是+谎言”格式中时,言者进行一次评价或进行二次评价时和信
【摘要】本文以山西省陵川县方言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获得真实语料,运用共时描写法、比较法、归纳法,总结出陵川方言疑问句的类别,从疑问代词、语气词、语调等多个角度对陵川方言疑问句进行解析,分析陵川方言特色,丰富陵川方言句法研究成果。 【关键词】晋语;语法;疑问句 陵川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隶属山西省晋城市,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2012)中对晋语的分区,陵川方言属于晋语区上党片晋城小片。陵川县
【摘要】近年来,“废话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语言,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礼貌原则的相关理论,探究“废话文学”在现实语境中的语用功能,并剖析其流行原因,以期为人际修辞与社会交际研究提供参考。研究发现,依据说话人肯定、中立、否定的不同语用态度,“废话文学”相应地呈现出幽默、回避、讽刺三种语用功能。“废话文学”适用范围广泛,具有强烈的修辞效果,在网络媒体平台和社会心理需求的共同助力下,得以迅速流
【摘要】春秋金文祈寿嘏辞是指春秋铜器铭文中与祈求长寿永命相关的语言表述,一般位于整篇铭文的结尾处。祈寿嘏辞由来甚早,在嘏辞中占据重要篇幅,于春秋时期表述更为丰富,形式多变,其中存在不少未解决的问题,值得系统讨论。近年来新出有铭铜器数量日益增多,其中铸有祈寿嘏辞的铜器不在少数,应结合旧有材料,作通贯考察研究。本文对目前所见春秋金文祈寿嘏辞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主要从诗书训释中的“嘏辞研究”、金文词
作者简介: 王丽娜,女,汉族,甘肃武威人,本科,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文化旅游产业服务中心群文助理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