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宏观审慎政策需要统筹“稳增长”与“防风险”两大目标,在促进短期经济增长与预防中期下行风险之间进行跨期权衡。为了评估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效果,本文选取2000—2021年中国宏观金融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首先,采用分位数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宏观审慎政策对经济增长和金融条件的影响。其次,构建在险增长尾部期望风险测度指标增长短缺和增长盈余,引入多期GS和GL到收益—风险分析框架,构造社会福利函数。
摘 要:金融科技如何深度服务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数字时代金融体系变革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利用中国区域投入产出表,构建国内价值链效率指标,探讨金融科技对国内价值链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金融科技能够显著提升国内价值链效率。机制检验证实,金融科技通过推动区域产业技术创新、深化国内价值链分工、降低区域贸易成本来提升国内价值链效率。第二,在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占比较高的区域,金融科
摘 要:本文深入探索数字普惠金融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激发老年人消费潜力方面的独特优势,并基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详尽的微观调研数据,系统分析其对老年人消费不平等现象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有效缓解老年人的消费不平等。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升支付便捷性、优化家庭资产配置和减轻流动性约束显著降低消费差距。异质性分析显示,在基础生活类与医疗保健类消费方面以及消费不平等程度较
摘 要:本文构建中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指数,借助2014—2020年204家商业银行的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研究数字化转型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赋能作用及其机制,并进一步探讨数字赋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结构性差异。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有助于商业银行增强风险管理能力,从数字化转型结构看,商业银行在战略、组织、客户、产品、技术方面的数字化变革均有助于增强风险管理能力,且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下
摘 要:预算管理法治化是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是约束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举债融资的基本制度规范,无疑对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和风险防范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借助强度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考察新《预算法》实施对地方政府债务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新《预算法》实施明显降低了地级市城投债发行规模。政府债务治理法治化之所以能抑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行城投债,主要源于硬化预算约束、强化财政审计监管和提升财政支出效率的实现
摘 要:“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重要任务,其相关理论研究是近年来理论经济学的研究热点。理论界就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的理论、国际经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丰富的研究,但还存在资本理论认识不够深化的问题,对如何参考借鉴国际经验、资本发展存在什么问题、应采取何种对策措施实现资本健康发展等的研究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深度,本文从理论视角全面、系统地阐述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
摘 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以2013年、2017年、2022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为例,运用多时点SNA与QCA探究长三角地区城市新质生产力的演变格局与异质性驱动路径。研究发现:首先,长三角地区新质生产力网络密度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大,关联度逐渐增强且趋于稳定,空间上逐步形成以上海、苏州、无锡、杭州、南京为核心的联系网络;其次,个体中心性分析表明中心城市仍然存在
摘 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共识,发挥金融发展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意义重大。基于2012—2022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本文在测度新质生产力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金融发展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在时序演变方面,中国新质生产力的总体水平及其构成要素的发展水平均呈稳步上升的趋势;在空间分布方面,中国四大地区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虽然存在差异性,但总体基尼系数值由201
一、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中,社会发展的不均衡,尤其是城乡、地区发展差距和收入分配不均问题在不同地区仍不同程度地存在。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要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防范化解各类金融风险,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