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整理黟县卢村的相关书信,探讨清代徽商活动对徽州村落社会的影响。从中可见,至迟从盛清时代开始,黟县的经济就与跨区域之贸易活动密切相关。岭南的广州及长江中下游之汉口、九江和大通等,都与僻野山乡的卢村发生了颇为密切的关联。尤其是在茶叶经营中,从茶叶生产到销售过程的诸多环节上皆充满了竞争,理性的商人根据汉口、广州的茶市行情,精心策划营销策略、拟定购销规模,以争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从频繁的
摘 要:道路的形成与人类生存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对于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流动与连接作用,与人类社会是一种相互建构的关系。围绕人类学对中国现代道路交通的研究,回顾有关近代中国道路交通文献,对近十年来国内兴起的“路学”研究动态进行了阶段性的阅读和反思。一方面,相关研究者们分别从国家在场、聚落变迁、空间生产、边界以及理论建构等问题对道路交通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呈现出国内人类学道路研究多元化的景象
摘 要:道路作为一种基础设施或物质实体,常被用来描述社会开放、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在过往的研究中,道路多被置于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中予以理解,其经济发展价值和政治联通功能得到了重点关照,但其精神意涵、文化隐喻以及使用者体验并未得到充分体现。将道路视为一种文化接触的场域,借由湘黔渝边界一个土家族村落中的“公路灵石”案例,对其变化轨迹(“岩爹”-“恶石”-“岩菩萨”)进行描述,揭示传统与现代文化在公路场
摘 要:随着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建设与运营,高速铁路已经成为城镇化发展的助推器。通过田野调查分析贵广高铁建设对榕江县城镇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速铁路的修建造就了城镇发展的创新模式,扩大了城镇经济规模,促进人口由乡村向城市聚集。高速铁路与城镇发展之间存在多方位、多层次的促进关系。然而高铁站点具有重要的“节点效应”,未设站的沿线区域大多面临“过道效应”,并不能从中获益。如何避免高铁修建带来的
摘 要:在当前城乡融合背景下,都市空间的不断扩大使得城乡空间产生了重叠与交织,这必将带动农村文化向更高层次、更多元、更加包容的方向演变,地方知识(local knowledge)如何在都市得到发展是值得关注与探究的问题。以个旧乍甸鲜奶及其产物——鲜奶吧为切入点,通过人类学参与式观察的研究方法,试图对个旧乍甸鲜奶的饮食文化品牌营造中地方知识赋新与消费认同进行分析,总结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传统文化资源
摘 要:饮食源于自然,成于技艺,多样于文化,并与个体和社会紧密交织。在人类学领域,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提出了不同的饮食研究路径,可将其归纳为四种范式:一是以马文·哈里斯为代表的“需求范式”,主张以生存适应结果反溯群体饮食与自然的关系来研究饮食;二是以西敏司为代表的“政治经济范式”,主张从食物背后的政治经济过程出发,不仅关注食物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分配和消费模式,而且力图揭示食物背后复杂的权力关系、经
摘 要: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灾害人类学为实现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认为,灾害人类学以文化为视角强调灾害与文化的互构效应。灾害人类学通过总结文化归因,发掘防灾文化,提升预防准备能力;通过分析致灾因子与灾难象征符号,提升监测预警能力;通过挖掘地方性知识,实现文化御灾,提升处置救援能力;通过重构城市记忆与保护灾区文化,为防灾知识生产与民族文化传承提供路径,
摘 要:既有关注云南盐井生态议题的研究,将盐业资源的开发与生态环境的破坏作为互为抵触的矛盾体,同时也忽略了滇盐“不患无卤而柴难”的特殊性。因此,该研究关注柴薪这一中心,从整体观的视角重新梳理云南盐井的生态议题。云南盐井“以卤代耕”,煮盐过程中对柴薪具有刚性需求,柴薪,成为盐井生态景观的重要呈现。从文献的梳理、地方口述史的研究及实地的田野调查来看,盐井面临与柴薪相关的天灾人祸问题,如水灾、火灾等。然
摘 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充分挖掘西南少数民族生态实践中蕴藏的生态伦理与生态智慧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以西南山地民族基诺族为典型个案,从自然互动、社会生活、社群互动三方面探讨当地民众具体的生态实践,在此基础上从生态农业、生态教育、生态经济三维视角阐释传统生态实践的当代价值,以期为西南民族地区推进生态振兴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西南山地;传统生态观;生态智慧;生态经济价值
摘 要:“非遗”语境下,现代化舞台上的民间传统文化表演,更注重音乐的娱乐性、程式表演性和审美性,以多元文化共现的展演景观模式呈现。“非遗化”的侗戏表演离开“原生”语境后,民间表演的文化主体性发生改变;当民众不再向侗戏班寻求公共产品供给,侗戏的需求量降低,其功能也因此转变。结合音乐人类学理论,通过对文化持有者的主体性叙事,从历时性的族群认同、局内人口述史的叙事记忆、“非遗”的传承及反思等多维度,对“
摘 要:生命史为人类学研究提供了一条接通历史、社会、个人的文本阐释通道,是非遗传承人研究的重要利器。赣剧非遗传承人群体作为赣剧艺术话语体系的建构者,为赣剧艺术建立了鲜活的生命档案。通过对赣剧传承人群体深入访谈,将数位代表性传承人的艺术生命予以裸呈,探究其历史构成、社会维护以及个人创造和文化体验,并从其文化身份构建中透视非遗传承人群体生命史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群体生命史研究从群体叙事角度,关注群体
摘 要:通过对湘西苗族蚩尤戏的历史渊源、表演形式、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分析,揭示了蕴含其中的隐性知识,包括社会价值观、文化传统、生活哲学等。这些隐性知识在蚩尤戏的表演中得以体现,并通过传承人的口传心授得以流传。通过挖掘蚩尤戏所承载的隐性知识,可为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戏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民间戏剧;苗族;活态保护;蚩尤戏;隐性知识 中图分类号:G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