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外部社会和内部传承的影响下,东北萨满信仰形式与内容正发生变化。在城镇化、现代化、信息化的影响下,东北萨满文化以影像新形式在“快手”上传播,其功能也在悄然转变。使用虚拟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发现“快手”平台上的萨满文化呈现宗教语境的平面化展演特点,作为一种东北地域文化的象征符号,给远离乡土的东北村民带来地域认同感与情感满足。此外,“快手”并非专门为传承民俗文化而设计,但其文化变现机制却促成了萨
摘 要:从乡村影像的生产过程出发,可以把乡村影像分为两类,一类是获得外部资金、设备和技术培训支持的乡村影像,一类是依赖于当地市场和文化驱动而出现的在地生长型乡村影像。拍摄、剪辑、播放设备的普及,是在地生长型乡村影像产生的基础条件,市场供求关系让这种乡村影像获得了可持续性。在过去20余年里,在地生长型乡村影像已经成为当地人日常生活和文化习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与那些获得外部资金、设备和技术支持的乡村
摘 要:影视人类学对民族志电影创作关系的反思,主要集中在拍摄者与被摄者的二元关系上,观众通常被放置在次要位置。其实影音设备的介入让观众从拍摄阶段就获得了隐性在场,构建起了超越二元的三元关系,加之拍摄剪辑、观众身份与传播读解等方面的多重不确定性,引发民族志电影更深层、更复杂、更难以完全化解的伦理困境。在三元关系中,创作者、被摄者与观众也并非总是通力合作,而是在矛盾与博弈中不断协商共构、迂回行进。聚焦
摘 要:荡秋千是中国传统民间游戏的重要类型,凝结中华民族的生活智慧与家园意识。荡秋千不是单纯的游艺娱乐或竞技运动,而与多民族人民生活实践和精神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多民族秋千文化寄托中华民族共创共享的生活传统、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记忆,对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秋千超越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而与多民族传统节日生活相联系,构成中华民族秋千民俗生活谱系。中华各民族共享
摘 要:民族音乐学跨学科研究是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深度描述与解读音乐潜藏的深层文化逻辑,可以立体多维地审视与观照音乐形态结构与其文化象征意义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生成过程。音乐事象与文化功能的多样性特征要求民族音乐学研究者具备丰富的跨学科知识积累与储备。民族音乐学研究更需要复合型的互动交叉理论来积极拓展学科研究的新视野与新路径。当然,过度运用跨学科理论,会导致研究者“悬置”音乐形态的分析,造成学科身份的
摘 要:数字是人类一份特殊文化遗产,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承载着丰富的社会文化价值,体现了人们的宇宙观与价值观。人类学视域下数字符号的内涵丰富,类型多样,其文化意义主要体现在朴素的阴阳哲学观、传统生活数字文化智慧、解决问题思维模型以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多个方面。调查与研究既定区域的数字符号及文化意义,是深入研究文理交叉的数字人类学的重要基础,揭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进程,为铸牢中华民族
摘 要:中国传统礼仪的研究方向,主要在于对礼经和礼制的研究。前者关注《周礼》《礼仪》《仪礼》三部礼经以及其他儒家经典所记载的礼,后者关注各朝史书、礼典和礼书中的礼仪制度。两者考察的重点在于统治阶级与上层社会对礼的规定和实践,对地方和底层社会则几乎没有涉及。而随着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研究方法的引入,以“礼仪如何下乡”的社会史和社会文化史渐次成为学界的重要议题之一,极大地拓宽了礼仪研究的视野,至今依然
摘 要:在传统社会中,手工产品的交换或买卖主体为地方人群或地域人群共同体,呈现出遗产持有者的主体间关系;在消费社会中,以商品形态为主导的手工产品的买卖主体为地方人群共同体和外来消费群体,构建了遗产持有者与消费者的客体间关系。手工艺遗产具象化的生活品与商品既造成了对手工艺遗产认知的混乱,又对手工艺遗产存续产生了误读。从主客位角度去考察抽象化的海南黎锦在不同主体诉求下的具象化形态及其内在逻辑关系,认为
摘 要:非遗保护就其本质而言是属人的问题。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作为非遗保护研究的视域有助于非遗保护从单纯的文化立场过渡到基于人的立场的多维展开。在新时代的语境中,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不仅指向一种文化存在形态和发展模式的现代转变,更深层次的目的则指向人的现代化。文化的表征凸显的是深层次的人的问题,立足于人的问题才能深入剖析新时代中国非遗保护的全新思维和全局性变革。从人的问题重新审视非遗保护,把文化
摘 要:在旅游影响下,考察大理新华村白族银器生产、销售与消费各个环节的社会生命历程变迁。大理新华村银器从西南民族地区走向了大众消费的主流市场,在生命历程的不同阶段呈现出多重功能和多元化意义。在生产场域,银器是白族人的民族饰品和手艺人身份象征;在销售场域,银器被贴上不同族群的商品化符号,发生了族群符码的商品化转换;在消费场域,对不同身份的消费者而言呈现出多元化意义。 关键词:大理新华村;白族银器;
摘 要:哈尼族《四季生产调》是家园遗产的代表,在传承实践过程中凸显出地方性和公共性两种不同的特征。一是《四季生产调》根植于哈尼族完整的农耕体系和传统社会,全面体现着哈尼族以村寨利益为最高原则来组织和维系村寨社会文化的村寨主义,凸显地方性特征;二是进入“非遗”体系后,打破传统家园边界,以其文化内涵促进产业化创新,优化公共性结构。《四季生产调》在传承实践过程中,反映了国家层面在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重要性
摘 要:从实体到观念,丹巴中路的家屋是当地社会文化的重要表达。在实体上,家屋空间格局的变迁是当地人社会生活变迁的外在表现;在观念上,家屋内外的构成和装饰体现了当地人的信仰观念。以家屋为载体的房名,与土地和空间紧密相连,这是基于当地家屋社会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特征形成的。围绕家屋,在纵向上通过并系继嗣实现了亲属关系的再生产,在横向上通过换工制度等实现了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因此,中路的家屋不仅仅是一座建筑,
摘 要:拟制亲属关系是很多西南民族实现家与社会延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拟制血亲来确认本家与被认对象之间的亲缘关系,继而实现家观念的延续以及地方社会整合。红河南岸哈尼族选择拟制血亲的内生动力在于:本家父子连名制度的延续、土地房屋等物质财富、房屋守护神祇灵力、祖先灵力的继承以及完成仪式上的道德义务与责任。 关键词:家观念;拟制亲属;红河南岸;哈尼族 中图分类号:C95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摘 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人在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日益成为以“流动”为常态的人群,其中流动的东北人并非以某地为确认迁移目的地,而是通过不断流动来寻求他们的理想生活。不同类型的地方感杂糅成的“流动地方感”成为东北人向外迁徙时的重要策略,也使他们在流入地的身份认同建构和寻求精神归宿成为可能。流动性已打破了家的固定空间。外流的东北人通过参与地方意义的再生产,从而构建出符合自身需求的文化意义和社
摘 要:家支制度被认为是凉山彝族社会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向内凝聚了血缘共同体的团结,向外抵御了共同体潜在的风险。因此,一般认为家支仅仅是以血缘世系为纽带进行整合的。通过对近代以来云南小凉山的考察发现,在有“等级团结”关系的彝族社会中,家支具有延展性,它既指一个具有血缘世系纽带的群体,也指具有等级涵盖关系的家支联合体。在本土概念中将其归纳为“地界”(mu ddix)。“地界”是指在小凉山彝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