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从海峡两岸历史文化的形成发展历程看,台湾地区的社会文化深深受到中国大陆特别是福建沿海社会文化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台湾地区的社会文化是福建沿海社会文化的复制版,所以从整体上看,我们称台湾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移民社会及其过程所形成的文化共性与地域差异性,也是毋庸置疑的。我们一方面要认识到东南文化、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是中华文化的
摘 要:发展在本质上是资源盘活及资源价值的变现,而资源盘活是发展的问题起点。拥有丰富资源却缺失让资源价值得以变现的产业植入,必然导致资源闲置或资源低效益利用。从江加榜梯田的个案表明,山地生态农业目前还存在产业单一、技术含量低、生产劳作条件差、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致使劳力不足以及农产品价格低,市场空间窄小等不利因素。面临这样的发展困境,只有对山地生态农业产业链进行升级打造,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才能发挥以
摘 要:近些年来,我国各地人民法院包括民族地区基层人民法院受理民事纠纷案件的数量一直居高不下,司法审判工作面临比较严峻的挑战。案件积压,给民族地区社会团结与和谐稳定的局势带来不小的压力。为了有效缓解民族地区基层人民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应当发挥非诉解决机制的作用来分流案件和及时化解冲突。目前我国民族地区民事纠纷非诉解决机制存在一些问题,如自力救济机制存在失序与无效现象,社会救济机制缺乏应有的法律及政
摘 要: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积极引导乡村精英投身乡村振兴,是人才得以回归的重要途径。研究传统社会中乡村精英的变迁历程,对回答当今社会“谁来治村”“怎样治村”的问题可以提供历史镜鉴。通过历史制度主义视角对乡村精英治村的变迁历程进行分析,将乡村精英主体的变迁历程划分为传统时期、混战时期、集体化时期、后集体化时期以及新时代五个阶段,揭示不同时期乡村精英与制度的关系,可以对“谁来振兴乡村”提供一种制度
摘 要:成瘾性食品日益流行,基于出租车司机普嗜槟榔的田野调查,借助饮食人类学视角与具身化的理论工具,考察了“瘾”在出租车司机中的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研究发现,槟榔成瘾既不是一种单纯的生理或心理疾病,也不是简单的社会建构的结果,而是在劳动身体、社会身体、技术身体、医学身体等不同维度的身体动态互动与结构互补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身体实践与具身体验。通过分析槟榔成瘾的具身化逻辑,旨在丰富国内人类学的成
摘 要:地方具身于人,而人迁移时的饮食变化是两地相遇互动的显现。对委国客的汤进行观察,不仅能为移民饮食研究补充具身维度的分析,也能为思考饮食、地方与身体的关系提供动态跨域时空的样本。“地方”不仅是一系列地理气候、风土人情、政治经济等特征的集合,也是该地区历史上诸多要素的互动过程。以委国客的身体为媒介,恩平和委内瑞拉两地的饮食习惯及其背后沉淀的地理气候、历史变迁与文化观念持续相遇互动,互动显现在汤的
摘 要:饮食作为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渗透着社会文化不同的面向。临潭历来为多民族汇聚之地,各民族的饮食成为最被凸显的文化再现与其聚居分布的位置、人口的迁移和对外接触的历史有密切关联,此种情境下,饮食经常是表现社会集体性与传达群体意识的主要媒介,人们对饮食的选择也潜意识地区辨了民族文化的差异性。民族间的长期互动使临潭饮食的形成无疑是更加动态、包容的物质。同时,各民族的饮食禁忌在规范和强化不同人群之间的界
摘 要:清代云南武定暮连土司经历了王朝更替、改土归流、地方起义等一系列变局后,仍旧保持着对当地的实际控制权。通过解读现存档案史料,可知暮连土司在社会转型中,通过积极拥护朝廷政策、塑造祖先身份、调整生存方略,从而获得了官方和土民的认可,稳固了地方统治地位,这种随势应变的态度与方式是其得以长期存续的重要因素。对暮连土司的个案研究有助于了解基层土司的自我认知与能动选择,并且增进对边疆民族地区由“化外”转
摘 要:祈雨是一种传统文化行为,中国各民族大多有其独特的祈雨文化。不同民族祈雨文化的交融是民族文化交融的生动案例。清代,地处中越边界的云南广南地区,随着国家统治的不断加强,出现了以汉文化为主体的中原文化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进一步交融的趋势。从祈雨文化交融的层面来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原祈雨文化通过官员的一系列活动在广南不断深入传播,二是广南当地原有的祭龙树祈雨习俗以及与祈雨有关的民间故事,不
摘 要:清朝通过“户”管控蒙古社会,实现赋役征派。“户”是“壮丁”与“土地”的结合。为了赋役承应的延续性,每户都必须有壮丁不断承受家产。这就使户籍赋役制度和家族立嗣承产发生联系。蒙古人在初次分配财产之后,其家产在最初登记的“户”的后世子孙中不断承受。一般是族中分门析分家产,并以合同分单的形式加以约定。但由于家族族人的竞夺、蒙旗官吏的觊觎,立嗣承产的过程有时演变成旷日持久的抢夺战。每当纠纷发生时,清
摘 要:本文以明代贵州地方志中的风俗书写为中心,考察了有关苗人“风俗”文本的特点,分析了其历史背景与编修者的华夷观念。明初贵州建省之后,省志、府州县志编纂工作随之开始。在明代不同时期的官修贵州地方志中,苗人风俗的书写极其相似,而这主要表现在对苗人的“非人化”“非礼制”的描写,以及强调王朝直接统治之后、渐知仁义的教化效果。这种统一化的话语体系背后蕴含着很多原因,首先与当时任职贵州这一偏僻之地的官员以
摘 要:随着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地方政府为了展示民族特色并拉动经济,县城建筑风貌被大量改造。在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大量的民族传统图案被用来装饰建筑物,以体现民族特色。在规划设计与图案再造过程中,由于缺乏主流说明与解释,地方政府、设计公司和当地群众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就图案的再造与利用进行了差异化阐释,生成了求同存“议”的新建筑文化。他们之间的互动在不经意间完成了传统文化的共创,在展示特色
摘 要:近年来,随着牧区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在新疆牧区形成了“择新地,建新城”与在经济中心边缘“建新区”两条城镇化路径,成为当代牧区社会文化变迁的新路径。调查发现,牧民选择了“以工为主,以农(牧)为辅”的生计策略,充分调动了城乡资源,实现了在城镇的扎根和发展。牧民的社会关系表现出了城乡“互嵌”的特点,一头已经扎入了城镇社会之中,但另一头尚未从牧区社会中“脱嵌”。文章认为,牧民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半城镇
摘 要:作为圣物的神像可能面临被弃置、更换的命运。既往对弃置神像的研究聚焦于其仪式仪轨及家庭生活中的弃像行为,缺乏对不同层面的行动者如何参与其中、“圣物之灵”如何运作的追踪。在潮汕乡村,公庙、家庭、造像师等都可能弃置、更换神像。在村落集体中,由公庙组织的神像废弃、更新仪式,促成社会秩序的重整与灵的流转;在家庭关系中,神像与祀奉者的生命历程相互纠缠,致使弃像之“灵”退而不散;在生产委托关系中,累代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