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濑川昌久通过对新界W氏族谱中最“枯燥乏味至极”的“个人生死等人事信息”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接近于族谱学纲领级别的“根本性问题”:“人们在记录族谱内容这件事上发现了什么意义?……被持续记录的构成了所记内容的各种信息具有何种价值?人们如何从族谱中发现宗族?”他“希望通过解释族谱究竟是什么文献,人们记录族谱的目的是什么这类问题,阐明族谱编纂主体以及与成为记录对象的人们关于时间的推移和超越时间的持续
摘 要:家谱既是家族历史的实录,又是民族文化的特殊载体。满族家谱在主流性的历史叙事中所融入的文学化叙事内容,包涵着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契合的历史意蕴。通过文献研究法,从民族与国家一体、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文化认同等方面探究满族家谱文学化叙事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这对于满族家谱历史文化资源应用于当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活动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满族家谱;文学化叙事;中华民族
摘 要:滇西北中缅边境的片马口岸,虽地理位置相对偏远、闭塞,但在当地政府与各族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半个多世纪,基本形成了多民族和谐互嵌的社区环境与社会结构。其中,经济共生随着互嵌格局的深化而产生、发展,文化共享则是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由地域认同升华而成的精神共同体。经济共生与文化共享的有机结合,是边境多民族社区稳定进步、民族团结局面形成的科学发展路径。 关键词:边境;多民族;互嵌;共生;
摘 要:诗言志作为生成于先秦时期的文论观念,深刻地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演变过程,同时也广泛引起了海外汉学界的讨论。其中,身处海外的华人学者通过多种西方理论方法对诗言志进行再阐释,揭示了诗言志的和谐美感价值。他们的阐释是对母体文化的寻根,是在文化认同的层面上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同时,通过在西方世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诗言志所体现的和谐艺术精神弥补了西方文化思维中自我追索非我世界知识的缺漏,为
摘 要:通过对战后发展理论的简单梳理,列出发展的基本问题。并从战后的发展实践,介绍了社区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三个阶段,体现出从早期战后恢复和现代化愿景下的经济发展到追求全面的社会发展,再到全球问题下的人类发展,表明发展问题已经深入影响和困扰着整个人类世界。这三个发展阶段也伴随着发展人类学的形成与演变:从早期应用人类学和行动人类学参与发展实践,到人类学对发展主义的批评以及发展人类学的形成,再到走
摘 要:以台湾地区的农民合作组织——农会为例,以帕特南社会资本理论为分析框架,阐述农会如何建立社团,培育社会资本,以及如何通过社团活动和集体行动,推动社会资本生产,引导村民参与乡村发展,构建“共生”社区。与大陆农民专业合作社专注经济功能不同,台湾农会强调经济与社会功能的有机融合,在培养村民互助合作、公共精神的基础上,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会参与乡村发展的案例印证了全球
摘 要:对近代上海城市发展过程中丧葬用时变迁的梳理,分析地方丧葬向城市殡仪转变的社会成因,以及这一由科学和“进步”理念所带来的变化对现代上海殡葬体系的影响。从近代至今,上海城市丧葬实践的时间系统始终处于加速状态。自开埠以来,现代性的社会结构在上海逐渐形成,人口处于增长与流动之中,社会高度分化,社会组织各擅其事。基于汉人社会的丧葬传统,客死他乡而无力返葬的人,得到了会馆的照料,遗体依然被社会标记,保
摘 要:探索民族旅游社区居民非遗责任行为的影响因素,对非遗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扎根理论提炼影响民族旅游社区居民非遗责任行为的关键因素,并构建理论模型。研究发现,影响民族旅游社区居民非遗责任行为的关键因素有综合利益、社会力量、理性权衡、情感联结、道德规范、政策支持和感知行为控制。综合利益、社会力量通过民族旅游社区居民的理性权衡和情感联结间接影响其非遗责任行为,社会力量还通过道德规范间接作
摘 要:本文通过对鄂西武陵山区农村的田野调查发现,熟人社会网络主要依靠传统儒家伦理来维持,呈现出关系化的社会网络状态,这种社会网络呈现单一和发展规模有限等特点。随着人口城乡流动剧增,特别是大批农民工进城以及返乡以后,原本相对单一的重构方式趋于多元化,并呈现着关系化和类别化等多重社会网络并置的状况。多重社会网络并置现象既是城乡流动的体现,也是不同人群基于生存选择而将乡土性和城市性编入日常生活实践的结
摘 要:社工站建设本是基层现代化治理进程中的重要产物,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通过长期对众多乡镇(街道)社工站的实地调研和对站内社工的访谈,可以看出,当前社工站建设呈现出“急需求、重建设、弱发展”的基本处境。其中,人才管理和服务机制不完善是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中的重要困境,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站点建设中的发展性需求。而在本土语境下,为了更好地推动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保障公共财政制度的经费
摘 要:有关《望夫云》的知识生产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历史过程,是洱海区域的地方性知识与中原传统知识资源有机交融的结果。基于文献记录的梳理表明,《望夫云》不是产生于南诏时期,而是在明代见于载录的多种知识资源基础上,由知识精英于清初重新书写而正式产生。文本所反映的,是明末清初洱海区域的社会情境;当下对《望夫云》的主流认知,则肇始于徐嘉瑞先生对《望夫云》的重新建构与阐释。 关键词:知识生产;文本流变;
摘 要:明清时期腾冲地区的军政建置与移民开发,主要是围绕着适宜农耕和定居的坝子展开的。以坝区为中心的农业经济和市场体系的建立以及区域交通网络的形成,不仅改变了当地的族群结构和人群分布格局,而且也推动了腾冲地区“边汉社会”的生成。其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汉族移民的宗族建设与汉文化主导下的地方社会重构;二是土著人群汉化与宗族化发展过程中的身份、认同转变。这使得腾冲“汉人社会”的形成路径明显有
摘 要:一起争夺祖坟的案件引发我们对清水江下游地区复杂人群关系的探究。明清时期的清水江下游地区,围绕着木材的种植与经营活动,世居乡民与外来移民在这一区域内不同村寨内展开了一场合作与争竞并存的长期互动过程,形成了此区域内不同人群交往活动的极具地方特色的历史表达。对于“起源优先”原则的强调正是对于“居住正统性”的诉求,也体现了这一区域社会内的地方秩序的具体样态。 关键词:清水江;坟山;起源优先;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