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社会时间是现代性研究的重要课题,更是现代生活变革的一面镜子。时间结构具有自然循环时间和标准线性时间双重节奏。随着人类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这两种时间节奏呈现出生命时间与社会时间之间愈发激烈的对抗。现代资本主义对时间进行了重塑:标准线性时间获得主导地位,时间权力掌控着自然生命节奏;时间被纳入资本域,成为可交易的商品;时间成为衡量劳动的尺度,生命基质被劳动时间统治;时间充斥着虚假欲望,主
[摘 要] “跨个体性”是巴里巴尔介入左翼学界的一个关键概念,它展现了新斯宾诺莎研究与当代批判理论的会通。跨个体性在本体论上意味着关系优先于个体,必须突破个体的边界,使其持久地处于动态更新之中。它同时敞开了一个高度暧昧的空间:规范性从不先于规范化(normalization)产生,社会始终处于想象与理性之间交叠的状态。可以说,跨个体性形塑了一种全新的社会本体论,它深入边界、人类学差异问题之中,揭示
[摘 要]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需要强大的国家再分配能力。国家再分配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所掌握的财富与资源的数量,以及国家运用其所掌握的财富与资源对社会进行有效调节的能力,而后者主要受制于国家隔离性与国家嵌入性两个关键因素。国家隔离性与国家嵌入性皆弱或者错位,均会导致国家再分配能力不足。增强国家再分配能力,需要让代表国家隔离性的国家自主与代表国家嵌入性的国家与社会合作维持平衡,即国家要树立严
[摘 要] 在政策网络的资源依赖研究路径下,以利益整合度与信息融合度为划分维度,自媒体时代的邻避型政策议程创设过程展现出四种理想类型,即有限合作型、逆向动员型、外压妥协型和冲突延宕型。基于类型学的研究发现:在自媒体环境下,邻避型政策议程设置呈现出与经济、社会、技术发展等外部环境相契合的影响机制,如信息资源的分布与流动成为影响议程设置路径的关键变量,由外而内的逆向动员路径日益凸显,设置路径受到多重因
[摘 要] 治理是重要的学术概念,但有关治理的概念界定尚未形成定论。通过系统梳理近三十年的治理概念界定,并依据现代治理术语的多元定义与学术话语取向,可以归纳和建构权威型治理、制度型治理、网络型治理、互动型治理四种现代化治理类型。应当看到,治理的多维取向构成了现代化治理的多元方式与能力维度。结合现代化治理概念的中国应用,可以发现中国治理的现代化重构特征:中国现代化的国家治理概念更强调制度安排取向,并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政协委员大规模下基层,在基层开展“微协商”,搭建民生协商议事平台,推动了协商民主的重心下沉。在民主与治理的耦合视角下,“微协商”是为破解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瓶颈、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化解基层行政与自治的张力以及顺应基层精细化治理趋势而生成的。聚焦“微事务”“微单元”“微互动”等要素,“微协商”的运作机理在于: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保障,以不建机构建机制为基本原则,以多元
[摘 要] 马克思在《巴师夏和凯里》手稿中提出了经济思想发展的“民族环境”问题,阐述了法国和美国不同的民族环境何以驱使巴师夏和凯里走向相同的“经济和谐论”的理论谬误。特定的民族环境决定了研究者面对经济材料时的预设立场,遮蔽了对资本主义规律的认识,限制了经济理论的世界视野。作为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巴师夏和凯里的观点体现了鲜明的辩护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对“民族环境”问题的突破
[摘 要] 在全面深化国有经济体制改革,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同时,提升民营企业信心,释放民营企业活力,是本轮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混合所有制改革致力于在以国有资本为主导的大框架下,利用好民营经济特有的活力优势,更好地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解决国有资本运营效率低的问题。从经济学角度审视,混合所有制企业以合资经营协议为基础,国有股东与民营股东共同实现公司治理逻辑和结构的优化,实现底层经济的
[摘 要] 20世纪90年代,钱学森用“灵境”指称“虚拟现实”。2020年,“元宇宙元年”开启,“虚拟现实”技术进阶造就了虚实互生的元宇宙灵境,成为当下文化消费体验的新时空境脉。对此进行研究,可以引入福柯提出的“异托邦”概念及理论,发现与解析时空解构、焕新体验的元宇宙异托邦。在这个异托邦中,消费者的身体形态是化身与分身,显现了虚实互生、无限分延的特征。对于这个异托邦,要在“人—物—场—技”四个层面
[摘 要] 在现代资本和技术的赋能下,文化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繁荣时代,但繁荣趋势并不意味着消费者商品选择的多样化,相反,市场上不断呈现出“单一化”的有限选择性。在此情境下以电影商品为例,探讨电影产业发展进程中人们观影选择的态势,深入分析电影商品消费过程中单一性与随机性存在的机制及原理,并结合现代文化市场的发展进一步论述随机性所存在的根源,具有现实意义。从文化史来看,随机性反映着人对自由的追求,
[摘 要] 伴随深度媒介化的社会进程,媒介化治理已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选项。基于“关系性—过程性”的分析表明,媒介化治理概念纠缠于多重现实逻辑,面临着自我消解的难题,因此不能算作成熟的治理模式。媒介化治理只应被看成一种理论思维,但不影响其作为社会治理的考量。聚焦近期那些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舆情通报,可以进一步明确媒介化危机治理的实践逻辑:要以管控危机为逻辑起点,以风险可见为逻辑进路,以协同共治为逻辑旨
[摘 要]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要求需要解决目前发展中城乡发展不平衡与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空间正义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城乡差异及其融合路径,是理解城乡关系的基本视角。我国目前依然存在的城强乡弱格局正是空间非正义的反映,具体表现为经济上城富乡贫的空间生产非正义与资源上城优乡劣的空间配置非正义现象,其根源在于城丰乡歉的空间制度非正义,最终导致城多乡寡的空间权利非正义。基于空间连续统范式,发展农
[摘 要] 全面“三孩”政策背景下,持续走低的生育率与日渐上升的生育成本之间的矛盾已成为社会的共同关注点。探索生育支持的个人所得税法完善路径是彰显其激励效用,回应社会转型期现实需求,实现其社会政策目的功能的应有之义。2018年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引入的专项附加扣除制度一定程度上昭示着国家对于纳税人“生有所养、幼有所育、养有所教”基本需求的关注。然而仅凭这一制度难以彰显个人所得税法的生育支持功能,
[摘 要] 理性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一个经典议题,围绕着人的行为是否具有理性原则,哲学、人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从不同的维度展开研究与思考,发展出如农民理性等核心的跨学科研究议题。在二元对立的框架下,无论是早期人类学研究中非西方民族的“他者”社会,还是社会学研究中的农民社会,都被置于与西方现代思维方式的对立面。在经济学及经济人类学的影响下,农民理性的探讨深受形式主义与实质主义的争论
[摘 要] 中国城乡关系正在从分割走向融合,“逃离农业”向“再农化”的转变也在同步发生。返乡青年的“再农化”是城乡关系转型的微观实践,这种实践表现为成家立业。返乡青年的成家立业遵循生活逻辑、市场逻辑和社会逻辑,它们构成“再农化”的运行逻辑。在生活逻辑中,留不下来的大城市、脆弱的亲密关系和以生活为中心的生活革命在成家这个生命周期转折点,推动青年离城返乡的个体选择;在市场逻辑中,为了立业,追求经济收益
[摘 要] 胡塞尔的超越论现象学历来被指责为唯我论。虽然在“第五沉思”中他声称已经揭示了唯我论的假象,但这依然没有阻止之后的研究者对其现象学提出唯我论批评。其中一些批评者认为,即便同感问题得到澄清,胡塞尔哲学中的唯我论问题依然存在。其理由在于:超越论自我的绝对性和优先性始终未被动摇;在胡塞尔那里缺少与超越论自我真正同等源初的他人。这些理由显然不够充分,可从三个方面反驳这一批评:其一,重新解释超越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