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从旅行、电商、打车到外卖,多家大型互联网企业都曾被曝出利用大数据分析对不同群体进行差别定价。不少消费者都有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体验:只要多查询几次,机票价格就会发生变化,甚至同等条件下,不同的手机品牌刷出来的价格也会不一样。在无“看得见”的标准和形成机制的说明下,这样的现象显然只会强化消费者对平台基于不同身份予以区别对待的怀疑。 有研究机构梳理出8种大数据杀熟方式,分别为:新老用户打折优惠信
在出行软件上预订同一间酒店,不同账号价格不同;使用打车软件,“钻石会员”价格还高于新会员,且更难打到车……一直以来,“大数据杀熟”是广大群众期待整治的问题。 所谓大数据杀熟,是指一些企业通过掌握消费者的经济状况、消费习惯、价格敏感度等信息,对消费者在交易价格等方面实行歧视性的差别待遇,特别是利用用户不愿轻易更换惯用平台等心理,对老用户收取更高费用。有效解决大数据杀熟问题,才能更好保护消费者权
小时候的村子里,全村锁头加起来不会超过十把。门倒是结实厚重,关上,严丝合缝。门上两个大门环,其中一个门环上,拴一根红布条。逢需锁门的时候,红布条往另一个门环上一搭,就算锁上了门。锁上门,别人就不能擅自闯入。那时候,对村里人来说,一根一扯即断的红布条,远比现在的防盗门结实百倍。 想一想,人与人之间,那是怎样的一种信任啊!红布条其实更像告诉别人,现在家里无人看管。然而从我出生直到我离开村子,也从未听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1)巧诈不如拙诚。 ——《韩非子·说林》 (2)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万全之道也。 ——《韩非子·饰邪》 (3)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离娄上》 读了上述几则名言,你有什么感悟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自主探究 1.阅读《种树郭橐驼传》,结合文章内容来看,郭橐驼是个什么样的人? 2.作者写作《种树郭橐驼传》一文的用意何在? 3.《石钟山记》是如何描绘月夜绝壁之景的?为什么要着力描写这绝壁之景? 4.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寓言体的传记。作者借郭橐驼之口,用“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养树方法,委婉含蓄地说明顺民之性以养民的道理,揭露并讽刺了统治者的苛政繁令对百姓的骚扰侵害,提出宽简为政、让百姓安居乐业的主张。以“种树”喻“治民”是这篇传记写作的出发点,其中对比、映衬和类比是本文的主要表现手法。 一、对比鲜明,说理透彻 对比可以突出事物的特点,显现事物的差别,加强说理的力度。文章主要通过郭橐驼对
《石钟山记》是一篇游记,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一般的游记都以景物描写为主,寄情于景,借景抒情,以情景交融的传统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而《石钟山记》则是一篇带有考辨性质的游记,除描写所见景物外,还采取了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手法。 一、质疑。第一段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属议论部分。一是对于郦道元的说法人们常常怀疑:“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二是对于唐朝人李渤的说法
《石钟山记》是苏东坡1084年游石钟山后所写的一篇考察性游记,历来评价甚高。宋末文坛领袖刘克庄称:“坡公此记:议论,天下之名言也;笔力,天下之至文也;楷法,天下之妙画也。” 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因为苏轼的亲历考察,似乎真相大白。 在这里,苏轼的怀疑和探索精神是颇感人的。明代文学家钟惺慨叹:“真穷理之言。”清初学者吴楚材、吴调侯叔侄赞之:“千古奇胜,埋没多少。坡公身历其境,闻之真,察之详,从前无数
课文精读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适:往 B.且硕茂,早实以蕃 实:果实 C.汝识之乎 识:知道 D.故乡人号之“驼” 号:称呼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空中而多窍 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B.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文要想获得高分,就必须以情感人。只有感情真挚的作文,才能打动人心,才能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那么,作文如何抒情呢?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抒情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一、直抒胸臆法 通过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将情感直接表达出来,其特点是感情直露,热烈奔放,朴实真切,震动人心。例如,鲁迅《藤野先生》一文中,作者在记述了藤野先生的四件小事后这样写道:“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
不知从何时起,我知道了感恩,知道了梦里那片橘色的天空,其实是被爱染红的,是无限的感动加上了一点点的报答…… 童年是被绚丽的童话点缀着的,关于“感恩”的话题并不多,只是依稀记得些零碎的片段。我尽情地接受着各方的关爱,无忧无虑地成长。 直到有一个雨天,放学回家的路上,看见妈妈打着的雨伞斜斜地往我这边偏着,在我的头顶撑起一片橘色的天空,一种感动悄悄升上心头——感动,或许就是感恩的起点吧。 后来,读
2版 【任务探究】①从这首诗来看,所写移居情事,原是十分平常的一件事,作者移居求友,不为“卜其宅”,乐于与之“数晨夕”“谈在昔”。诗歌用词简单,语言非常朴素,无过多华丽辞藻,读来简单质朴。②但诗歌让我们进入一种安谧闲适的自然境界中,体会到作者的清高情志。在与“素心人”的交往中,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生命的归宿。正可谓言简而意丰,内里美丽而丰富。 3版 1.D(致:思想情趣。) 2.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