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陶渊明归入魏晋名士一类,可能有点粗糙。陶渊明比曹操晚了二百多年。他出生的时候,阮籍、嵇康也已经去世一百多年。他与这两代人,都有明显区别。他对三国群雄为权谋的争斗看得很透,这与魏晋名士基本一致。但如果把他与魏晋名士细加对比,我们发觉他可能会觉得魏晋名士虽然喜欢老庄却还不够自然,在行为上有点故意,有点表演,有点“我偏要这样”的做作,这就与道家的自然观念有距离了。他可能还会觉得,魏晋名士身上残留着
自主探究 1.《兰亭集序》中,作者为什么说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作者极言其“痛”,那么,“痛”的根源是什么?最后一段由痛而悲,那么王羲之为何而“悲”? 2.《归去来兮辞(并序)》全文是循着怎样的一条情感思路来叙写的? 3.有人认为:《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表现了一种乐尽哀来之悲,你是如何理解的?“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处世态度?
《兰亭集序》由王羲之写于文人相聚的风雅集会,文章描写了兰亭景致与文人雅趣,作者将自己的生命观在文章中娓娓道来。 文中对这次宴请环境的描述素淡雅致,摄其神韵,“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不难看出作者闲适的心情与对自然美的热爱。接着,王羲之由兰亭集会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他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暗含对人生的眷恋与热爱之情。王羲之对人生忧患有着清醒的认识,认为人要扬长避短,在有限的人
《归去来兮辞(并序)》是陶渊明赞美勃发的自然景物与安适的田园生活,抒写归隐之心的述志作品。作者纵情纵笔,处处饱含深情,使一种淡远潇洒的田园乐趣跃然纸上,鲜明地体现了其创作风格。作为一篇辞赋,本文在抒情艺术上可谓技法百端,不拘一格。 一、虚景描摹,融情其中 作者用生花妙笔来描述闲适的乡间生活与云淡风清的自然景物,展示了诗人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浪漫情怀。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一句,白云飘
“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序”,是一种文体,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前言、引言之类的小篇幅文章。大致可以细
【任务导引】 能真正认识到陶渊明“出类拔萃”的是宋人。唐代诗人大多向往意气和功业,因而对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颇有异议;诗文创作崇尚壮丽丰腴,因而对陶诗难免“枯槁”之叹。总之,陶渊明在终唐之世都没有成为一般诗人效法的对象,少数诗人将他与谢灵运并称“陶谢”就算是他所受到的最高抬举了。可是,一到宋代,“陶渊明纷然一日满人目前矣”。被南朝人捧为“富艳难踪”、被唐人捧为“诗中之日月”的谢灵运,这时被大多
课文精读 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它的旁边,指水边) ②所以游目骋怀(用来) B.①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借指音乐) ②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实在) C.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相交往) ②齐彭殇为妄作(把……看作相等) D.①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导致) ②未尝不临文嗟悼(面对)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报考大学时,选专业是关系到个人发展的决策。你想选择哪个专业?为什么这个专业对你重要?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鹰击长空,不仅是因为它有有力的双翼,更是因为它对自由的向往;鱼翔浅底,不仅是因为它有灵活的鱼尾,更是因为它对大海的热爱。在报考大学专业的重要时刻,关系到个人发展,我将带着我的热爱,坚定不移地选择人工智能研究专业。 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云霄万里高。在这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也想为人工智能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回顾历史,致力于科技强国的前辈们总能给我鼓舞。面对一穷二白的新中国,钱学森、邓稼先、郭
罗曼·罗兰有言:“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力。”而在我们的浩浩人生航程中,大学报考专业无疑是我们的第一个重大航道选择,它关乎到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从小我便对“临床医学”这个专业有很多憧憬和向往,因为它所承载的济世救人的责任感以及救死扶伤的使命感不仅是一种追求,更是一份坚守与奉献。 提及临床医学,许多人会联想到医院、手术台以及疲惫但信念坚定的医者。他们或如钟南山般让别人远离危险,自己却逆流而行;或如“人
1版 没有了这些自由、随意的现实生活作映衬,战争的创伤缘何而来呢?作者对于生活的热爱,又如何得以体现呢?作者由故居庭园的被毁,想到国家领土的沦丧,由个人家庭的不幸写到国家民族的灾难,其意义远远超过一般的写景怀乡之作。作家的“悲痛”之心在这种对比中渗透了出来。 3版 1.A(B.见背:指长辈去世。C.吊:安慰。D.除:授予官职。) 2.C(A.“闵”同“悯”;B.“零丁”同“伶仃”;D.“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