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进一步完善预算绩效管理是深化零基预算改革的重要保障和有效路径。成本预算绩效管理实践有力地促进了预算绩效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完善,而关于成本预算绩效管理赋能零基预算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还有待深入研究。文章在明确成本预算绩效管理的学术内涵是预算成本绩效管理的基础上,从总额控制、配置效率、运行效率和可问责性的预算功能角度,系统阐述了预算成本绩效管理赋能零基预算改革的理论逻辑。进一步,立足理论分析
【摘 要】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石,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支撑,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具体体现。文章基于2012—2022年A股高端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研究政府补贴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对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机制检验发现,政府补贴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改善企业ESG表现两种
【摘 要】 文章选取2010—202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金税三期”工程的试点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双重差分模型探讨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影响企业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机制和异质情况。实证研究发现,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可显著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作用机制验证表明,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主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与缓解融资约束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异质性检验显示,当企业产权性质为非国有、所处地区位于东
【摘 要】 税收政策作为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分配收入、配置资源、保障稳定等功能,其受生产力发展制约的同时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新时代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新质生产力内在地要求税收政策积极作出调整以适应其发展,对这一过程的把握需要从新质生产力的特征出发。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性特征要求提高税收政策的适应性以及科学设计税收优惠政策,新质生产力的开放性特征要求强化国际税
【摘 要】 在数字化转型大背景下,新《会计法》的实施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文章聚焦新《会计法》下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这一主题,从会计信息化和会计内部控制两个视角探讨如何优化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首先探讨了新《会计法》、会计信息化、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协同作用,其次分析了新《会计法》下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面临的挑战,最后从会计内部控制认知、会计内部控制体系、会计信息化、平台搭建及会计人员职业数字
【摘 要】 租赁是获取资产和减少企业所有权风险的一种重要手段,对财务报表使用者作出决策至关重要。文章基于2016—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表外租赁的角度研究新租赁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新租赁准则正式执行后,上市公司(承租人)的应计盈余管理程度下降,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新租赁准则在审计质量和公司治理质量较低的上市公司中能够发挥更显著的作用。研究表
【摘 要】 文章在分析同一供应链企业利益关系基础上,通过演化博弈建立了媒体参与下的上下游企业三方利益诉求博弈模型,并对其演化特征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进而探明媒体信息披露影响下的企业间流动性风险传染动态演化机制。研究表明:(1)上下游企业对应收账款更为敏感。当应收账款金额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时,企业策略选择偏向于违约不支付。(2)投资者投资敏感度、信息传播速率及覆盖面越高,企业越偏向于履约支付。(3)企
【摘 要】 文章以我国2009—2023年沪深两市A股交通运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交通运输行业企业财务绩效的综合指标,并运用文本分析法对安全信息披露进行测度;其次,运用线性回归法实证检验企业安全信息披露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企业安全信息披露能够提升财务绩效,但从披露类型来看财务类安全信息披露对财务绩效具有提升作用,非财务类安全信息披露对财务绩效具有降低作用。
【摘 要】 文章以2010—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企业成本结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刚性特征的成本结构,具有弹性特征的企业成本结构更有利于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这一结果通过了稳健性检验,表明研究结果没有受到潜在不可观测因素的干扰。为了探究外部资源在弹性特征成本结构中的作用,从高管关联、股权关联与信贷关联三个维度对银企关联强度进行了度量,研究发现弹性成本结
【摘 要】 随着ESG投资理念的广泛应用,ESG评级逐渐成为利益相关者进行投资决策时的参考因素之一。近年来,国内外ESG评级机构数量的快速增长导致ESG评级分歧现象产生,即对同一家公司,不同的ESG评级机构给予不同的评价,有的评价结果甚至相差甚远,由此产生的ESG评级有用性问题值得关注与研究。以2017—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ESG评级分歧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得
【摘 要】 文章研究了独立董事社会网络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董事社会网络可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一步研究发现,与股权集中度低的公司相比,在股权集中度高的公司中独立董事社会网络、位置异质性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更显著;与信息透明度高的公司相比,在信息透明度低的公司中独立董事社会网络、位置异质性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更显著。独立董事从社会网络中获取的资源可以帮助企业缓解信息不对称,更好地监督
【摘 要】 文章以2007—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存贷双高”的影响。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会诱发企业“存贷双高”。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存贷双高”的影响主要受交易型机构投资者的驱动;多个大股东、分析师跟踪可以显著弱化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存贷双高”的正向影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恶化大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加剧信息不对称是机构投资者持
【摘 要】 完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是审计服务于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体现。针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面临的“碎片化”困境,需引入整体性治理理念予以缝合。研究运用整体性治理理论和方法工具,探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碎片化困境的现实表征、破解路径及实践完善方向。研究认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碎片化困境表征为“目标碎片化”“内容碎片化”“过程碎片化”“数据碎片化”,立足“协同
【摘 要】 通过探究财政支农、政府审计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为推进实现乡村振兴,加快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提供经验启示。文章选用我国2007—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对农业高质量发展进行测度,运用OLS模型、2SLS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模型研究财政支农投入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财政支农能够显著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且在政府审计力度较强的省份,这种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摘 要】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审计监督秉承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历史中,在党的反腐败斗争、党员干部监督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促进了党的反腐倡廉建设和党的组织建设。同时,通过完善党的监督体系丰富了党的制度建设内容,通过加强审计自身建设助力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坚持围绕党的自我革命开展审计,是审计监督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服务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的必然要求。要不断探索审计监
【摘 要】 关联交易案件本质上体现了公司治理生态协调治理机制不充分、不完善的矛盾。能否有效增强治理生态对关联交易和审计费用之间的信息传导机制和约束机制,成为重要话题。文章以2018—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正常关联交易对审计费用没有显著影响,而异常关联交易水平越高,审计费用越高;公司治理生态对两者具有调节作用;信息传导机制有效,但约束机制较为脆弱,治理生态结构协同优势不强。
【摘 要】 课程思政的本质是立德树人,逻辑指向“大思政”格局。当前会计学专业的课程思政实践存在系统性不足、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致使育人效果不佳。西安交通大学会计学专业积极探索构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生态系统,突破过度集中于理论课程的“点”“线”瓶颈,由“零散”向“系统”转变;克服自囿于“课程”狭义教学场景的窄化,从广义的教育系统叙事,实现“学科思政—专业思政—课程思政”三级贯通,“理论思政—实践思政”
【摘 要】 在技术革命性突破加速新质生产力形成背景下,探究双向FDI协调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我国2012—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异质性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区域异质性,并探讨人力资本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显示:在全国层面,双向FDI协调发展显著促进模仿技术创新,并对自主技术创新及其他创新类型有显著U型影响,此外人力资本正向调节双向FDI协调发展与自主和
【摘 要】 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新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动力,它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深度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前沿科技与实体经济,为各行各业发展注入新的动能。文章在对新质生产力概念内涵进行解析的基础上,立足医院精细化管理和业财融合需要,提出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医院运营管理决策,通过搭建一个集中、高效的智慧运营分析管理平台,有效整合医院内部财务业务数据,以多源数据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