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向引领奋斗,奋斗成就志向,立志与奋斗相辅相成。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新时代领路人强调:“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这既是对广大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对广大青年提出的期望。在青年时代就把好志向的罗盘,划动奋斗的双桨,方能够校准前行航向、成就不凡人生。 事实上,立志与奋斗并不只是年轻人的“特权”。正所谓“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在这个大江奔流的年代,无论年龄几许,只要有志向、肯奋斗,
思维导图 文章标题:立鸿鹄志 做奋斗者(标题即为论点) 文章结构(本文结构为“总分总”+“层进”模式): 总论(第1段) 援引金句,引出“立志”与“奋斗”的论题。 分论(第2-6段) 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细析“立志”与“奋斗”,由“立志”到“奋斗”,层层推进,逐层深入。 分论一(第2段) 立志与奋斗,与年龄无关。 分论二(第3段) 志向有大小,境界分高低。 分论三(第4段)
世界上最伟大的事,是一个人懂得如何做自己的主人。 ——蒙田 结合上述材料,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人的生命有鳏、寡、孤、独,生、老、病、死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亦有贫、富、优、劣、高、低、贵、贱等多种多样的状态。大千世界中,人生如此复杂,常让人感觉困顿与迷茫。但我认为,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存活的形式与状态,而在于人们是否在各自的生命形态中努力奋进,实现人生价值。 古代帝王被呼“万岁”,地位高贵,犹惧病死,于是寻仙问道,以求长生,然而千载过后,其身躯依然只是冢中枯骨,其权位不过是过眼云烟,真正令世人
曾经读过一首诗,当中有这样两句:“人离你越远,心离你越近。”可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并不单单取决于空间的尺度,更要看心理的远近。人与人如此,人与物亦然。 所以,对那些一心沉湎于虚拟世界难以自拔的人来说,退出朋友圈,卸载社交视频软件、新闻推送软件、智能搜索引擎……未必就能真正让他们远离虚拟世界,因为就算让他们和那些社交软件隔离,他们的心还会留在那里。使他们远离虚拟世界、贴近现实生活的根本途径还是让
第一步:列提纲,明确主干 第二步:填材料,贯通血脉 升格建议 全文围绕友谊论述了友谊的珍贵以及什么是真正的友谊,行文顺畅,但在内容表达和素材运用两个方面存在瑕疵。如何使文章更上一层楼?一是应在适合的地方增添相关论据,使上下文逻辑严密,表意顺畅,前后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二是在行文过于简短的地方进行“扩容”,承接原来的内容作横向或纵向扩展,增添文章的厚度和深度,凸显主题,三是在论点阐释上,应适当呼
谈到友谊,人们自然会想到古代伯牙子期“高山流水”的故事。人们常说友情珍贵,烈火见真金,患难见真情,可最常见的还是“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友谊是人的精神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友情的人,就如同生活在凄凉的荒漠,缺乏朋友的人,最能感受到人间的孤独,人们需要友谊,渴望友谊,追求友谊,是因为真诚的友谊可以使人奋发,使人欣慰,使人快乐,使人向前。 唐朝大诗人李白和杜甫的友谊历来备受人们推
借知足之笔,书常乐人生。曾国藩曾言:“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其大意为人若知足便觉天地宽阔,贪得无厌者则会感到宇宙狭隘。诚哉斯言,我们应借知足之笔,书常乐人生。 借知足之笔,方能书过去之乐。王小波曾在《未来世界》中这样写道:“这世界上有些事就是为了让你干了以后后悔而设,所以你不管干了什么事,都不要后悔。”确实,面对无法挽回的往事,我们就要告诉自己应知足,随即重整旗鼓,继续前行。李白在长安受到权
如果要选择一句古诗来形容“善良”,我以为最佳的选择便是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因为善良的特征便是“潜入”与“润物”。 善良从不声张,不会大张旗鼓,自我宣示。就像潜入夜中的丝丝春雨,悄无声息。《朱子家训》有言:“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也就是说,真正的善良是一种完全近乎本能的行为——无需深究,顺其自然,不留痕迹,没有事先的渲染和铺垫,更没有事后的宣扬和造势。就像许许
星海横流,岁月成碑,百年之前,风雨如晦。“世界的而非锁国的”,陈独秀先生的殷殷期盼,跨越时间长河回荡于当今青年心中。是的,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青年更当践行先辈寄语,总览世界辽阔,平看山河风光,以少年朝气,护国家航行。 放平文化视角,纵览世界辽阔,不卑不亢,不劝不沮。 时局风雨,瞬息万变。在巨浪滔天之时,选择锁国以自保,还是开放以求索,是每个人乃至国家必做的选择题。昔日中华,闭关锁国,以“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