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深入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经济质量提升与总量增长的协同发展。通过阐述统筹质量与总量关系的理论逻辑,分析现实基础与支撑,提出推动二者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意蕴。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出场的价值基点,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高扬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回应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旨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彰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蕴含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国际面向。深入探究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意蕴,有利于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国情,从筑牢党长期执政根基的高度,围绕共同富裕提出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深刻诠释了共同富裕的内在特质、实现目的、实现路径、制度基础、根本保证及聚焦重点,是一个学理深刻、逻辑完备的理论体系。该论述科学回答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为什么推动共同富裕、推动什么样的共同富裕以及如何推动共同富裕等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为新时代中国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也为其他国家缩小收入差距及实现共享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摘要:随着新质生产力理念的兴起,数字科技与首发经济成为提高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文章基于数字科技—首发经济双重驱动模型的理论架构,充分肯定数字科技在赋能产业升级和优化产业结构中的关键作用,突出首发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先发优势。但目前关于数字科技与首发经济协同效应和动态机制的研究仍有不足。为此,文章构建数字科技—首发经济协同发展理论模型,提出产业链联动、资源整合、价值增值和创新驱动等协同机制,且从技术、市场与综合协同三个维度设计实践路径。通过新能源汽车、高端制造业等案例,分析并验证前述理论提出的技术赋能以及拓展市场的具体方式。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科技与首发经济融合可以有效提升产业链协同性,助力技术成果快速商业化、产业化。最后,为提升我国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文章还提出进一步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支持首发经济创新、加强跨行业联动合作三大建议。
摘要:在现代化语境下,国际话语权是制度性话语权与舆论性话语权的有机组合。制度性话语权将国家的全球治理理念和规则标准嵌入国际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路径。與论性话语权关涉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阐释权和形象塑造,旨在营造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当前,制度性话语权未能充分体现中国的大国地位和国际贡献,西方对华认知偏见与舆论攻势呈升级态势。基于此,在制度性话语权方面,应依托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优势,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推进国际经贸金融制度创新,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促进中国标准国际化,推动科技新领域的国际机制建设。在舆论性话语权方面,应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文明观,打造融通中外的中国话语体系,构建全球南方话语共同体,重构国际传播格局。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六个坚持”从总体上揭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价值取向、内生动力、关键路径、重要保障、思维方法。“六个坚持”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改革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汲取和呈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高度凝练和升华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回应和谋划。“六个坚持”实现了群众史观的中国表达、社会实践论的中国创造、唯物史观的中国应用、唯物辩证法的中国实践,是创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典范。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命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完善党内法规,增强党内法规权威性和执行力。在此背景下,党内法规智库(安徽)“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改革精神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学术研讨会于2024年12月21日在安徽合肥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这一主题,就“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完善党内法规制度、加强党内监督”三个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达成了诸多共识。
摘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资本论》哲学研究发生时间转向,即阐释《资本论》的时间哲学思想成为《资本论》哲学研究的重要主题。三十年来,中国《资本论》时间哲学研究经历探索、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并先后形成基于实践逻辑的社会时间范式、基于人本逻辑的时间异化范式、基于资本逻辑的时间批判范式等三大研究范式。从思想史角度看,三大范式的演进呈现肯定一否定一否定之否定的辩证结构,其中基于资本逻辑的时间批判范式实现了对前两种范式理论优势的综合,因而能够为构建中国《资本论》时间哲学自主知识体系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
摘要:近年来,民粹主义逐渐成为当代政治图景的一个主要特征。民粹主义术语已被用来描述跨越不同地理、历史、意识形态背景下的政治运动、政党和政治人物,也是政治学中具有争议的概念之一。文章分析了意识形态、政治话语、政治策略和政治风格这四种民粹主义概念界定路径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并对民粹主义与民主的概念进行辨析,以期增进学界对其的理解与共识。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DeepSeek的介入,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智能化、个性化和高效化的发展机遇。DeepSeek依托强大的数据智能算法、精准灵活的个性系统和开放的知识体系,能够以互联开放的知识服务,创造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新形态;以精准灵活的个性系统,增强学生群体语境选择的自主性;以高效的数据智能算法,促进教育教学的多元化发展。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在DeepSeek赋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价值属性淡化、话语主导弱化、主客体自主意识消解等风险挑战。对此,应立足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立场,努力探索DeepSeek介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路径,始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性至上,保障思想政治教育主流话语占据信息高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自觉意识,以期确保DeepSeek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相协调,真正发挥智能技术优势,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新时代人才培养。
摘要:文生视频大模型作为人工智能时代信息传播全息形态的扛鼎之作,正有力推动意识形态在“知识之维”增量跃升、“权力之维”深度下沉、“话语之维”迭代更新。然而,其奉行的“加速主义”“深度伪造”“感官至上”等倾向亦带来意识形态脱域、撕裂、虚无等多重风险。因此,必须采取针对性的防控策略,以主流意识形态驾驭模型生成内容,通过内部攻防机制消弭意识形态撕裂风险,并借助法治力量规范模型底层逻辑,从而确保意识形态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