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5年5月,四川美术学院迎来建校85周年庆典。85年来,川美以艺术为舟,传承红色基因,融合现代创新,成为高等美术教育的璀璨明珠。5月25日至30日,川美举办了“高质量发展大会”“双一流”建设论坛、校友大讲堂、青年学术沙龙及创作研究项目启动仪式等活动,全方位回顾辉煌历程,展望美好未来。本期《中国美术报》特别策划专题报道,深入记录庆典盛况,展示川美建设成果与新时代艺术教育的探索成果,与广
5月26日,四川美术学院建校85周年“双一流”建设与高质量发展论坛在虎溪校区举办。作为四川美术学院建校85周年校庆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论坛设置“数智赋能·艺科融合”“创新引领·美育新生”“文化自信·美美与共”三大主题单元。来自全国的专家聚焦相关前沿议题,共探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四川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唐青阳出席活动并作主旨发言,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焦兴涛主持论坛。 唐青阳作题为《破局
面对艺术教育变革的全球趋势和建设教育强国的宏大目标,中国高等艺术院校需要锚定战略方位,从以下三个方向发力破题: 一是以一流建设夯实学科根基。面对国家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高等艺术院校需以一流标准重塑学科内涵,强化基础学科支撑能力,从理论建构、创作实践、应用转化三大维度,打造“教、研、创、服”四路并进的学科体系。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人类文明前沿课题,推动艺术学科从“追赶式发展”转向“原创性突破
回顾85年办学历史:弦歌不辍 艺脉相承 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85年来,四川美术学院(以下简称:川美)秉持“志于道 游于艺”的校训精神,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在立德树人与文化兴邦的征程中书写育人篇章、贡献川美力量。85年里,我们以时代为号角,以大地为画卷,深耕西部沃土,把中国人的家国理想镌刻在时代的视觉图景中。 川美的85载春秋,不仅是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更是一部以艺术传承红色基因
前 言 在新时代文化浪潮的推动下,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积极响应文艺创作迈向“高峰”的号召,我们以艺术为笔、文化为墨,精心筹备推出“同心筑梦·魅力陇西——陇西县美术作品展”。此次展览作为“灿若星河——画院(青年艺术家)优秀创作成果展览”项目之一,和其他优秀展览均肩负着展示当代艺术家群体创作理念、学术态度、艺术成果和精神追求的神圣使命。“灿若星河”项目一直致力于挖掘和扶持具有潜力的青年艺术家
5月26日,由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中共阜阳市委宣传部指导,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书法篆刻专业委员会、北京线装书局、阜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阜阳市书画院、阜阳市书法家协会承办,安徽省书法院、安徽迅达文化投资集团、《书法导报》社等协办的“守正创新——任智书法作品展暨《任智五体书周兴嗣千字文七种》图书发行仪式”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西院展区举行。 此次展览共展出任智书法作品12
本报讯 6月5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文联”)指导,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美术家协会协办的“美术里的新时代——中国美术家协会‘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大采风活动”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正式启动。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张政,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诸迪,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马小龙,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中国美术家协会分
本报讯 6月9日,中国美术家协会专业艺术委员会换届会议在京召开,对连环画、理论与策展、陶瓷、动漫、工艺美术、建筑艺委会进行换届。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诸迪,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屈健,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成员、秘书长王平,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一级巡视员朱虹子,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章云,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
本报讯 6月7日,由河北美术学院主办,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河北省高校艺术教育研究服务中心、《书法》杂志、《书法报》提供学术支持的“全国高等书法本科教育学术论坛”在河北美术学院开幕。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河北省教育厅原一级巡视员王廷山,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教育委员会主任潘善助,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大学副研究员汪永江,河北美术学院院长甄忠义先后致辞,并在开幕式现场为赵振含、葛复昌、余智鸣、
本报讯 6月7日,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刘万鸣率中国国家画院办公室主任董雷、创研规划处处长袁学军、山水画所所长方向、人物画所艺术家孙震生、理论研究所研究员任军伟、书法篆刻所艺术家梅跃辉、办公室干部汪浩然,《中国美术报》编辑部副主任贺玮一行赴河北沧州调研指导。 调研活动在沧州市百狮园沧曲书舍举行,调研团队观摩了沧州画家的工笔画作品,与30余位沧州画家代表围绕沧州工笔画的创作发展展开座谈交流。座谈会由董雷
本报讯 6月8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畅神——中国写意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以“畅神”为主题,邀请张立辰、郭怡孮、姜宝林、王涛、程大利、郭石夫、吴悦石、龙瑞、汤立、赵建成、萧和、郭玫孮等百余位艺术家通过写意绘画这一独特形式,对当下中国画的创作面貌与发展状态进行深入思考与探讨。 开幕式上,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周庆富致欢迎辞,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
本报讯 6月10日,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承办的“文艺评论的批评精神——‘在新时代的现场’当代文艺评论苏州论坛”在江苏苏州举办。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董耀鹏作主旨讲话,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共苏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苏州市文明办主任杨芳分别致辞,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
交互·链接·转译——数字展览设计艺术人才培训结项作品展亮相北京 6月3日至10日,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办、国家艺术基金数字展览设计艺术人才培训项目组承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协办的“交互·链接·转译——数字展览设计艺术人才培训结项作品展”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展览集中呈现了全国30余名学员在数字展览设计领域的创新成果。此次项目紧扣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依托清华多学科资源优势,融合艺术设计、计算
本报讯 6月11日,文化和旅游部2025年度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奖励项目“笔墨重辉——崔振宽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 此次展览分为“无始无终”“奇峰搜尽”“山河纪游”“畅神问道”“山外之山”五大单元,共展出作品170余幅,其中“无始无终”“畅神问道”“山外之山”三个单元为艺术家80至90岁间所做的突破性探索。“无始无终”既是崔振宽对艺术本质的哲学体悟,亦是展览中唯一一件球体装置绘画作品的题名。这
本报讯 6月8日,由中国国家画院、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宁夏美术馆(宁夏书画院)、宁夏美术家协会、宁夏书法家协会、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承办的“回望贺兰山——曾来德书画艺术展”在宁夏美术馆举办。展览呈现曾来德近年作品200余件,涵盖巨制与小品,是其从地域文化中汲取养分、践行其艺术理念的集中展示。 曾来德在展览序言中写道:“在宁夏的岁月里,我逐渐形成对书法创作的
在对传统艺术的学习过程中,艺术家们往往选择性地专注于与自己心性相契合的画家或作品,将其作为研究的范例,并从中得到启发。早年我品读《洛神赋图》时,感受到其中所呈现的象征性的浪漫主义手法与我所追求的艺术理念颇有相通之处,可谓心有灵犀,故而反复多次揣摩、研习这幅作品。 《洛神赋图》是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传世精品,我们现在见到的应是宋人摹本。作品取材于三国诗人曹植的《洛神赋》一诗,叙述了诗人在洛水边与洛神的
【编者按】《雕塑造型基础——泥塑写生》课程是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专业教学和研究的核心,是雕塑造型训练的基础。自中国美术学院(原国立艺术院)将泥塑写生课程作为西方雕塑教学的经典范式完整而系统地引进以来,在传承、沿革和时代的推动下丰富发展成为一套科学严谨、课程设置规范完备且卓有成效的教学系统,助力了中国雕塑人才的培养。 《雕塑造型基础——泥塑写生》课程作为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专业最基础、最核心的课程,其教学
2025年,成都市美术馆的公共教育项目“艺术夜巴适(bus)”青年夜校成为西部唯一入选2024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公共教育项目的市级美术馆。“青年夜校”凭借“夜间艺术教育+社交体验”模式、线上线下双轨教学体系,自2024年8月30日起,至今已成功开展了44场活动,线上线下共吸引了近10万青年朋友踊跃参与,创下西部美术馆单项项目参与人数新高。 作为青年夜校项目,成都市美术馆响应国家“促进终身学习”的
1930年10月1日,近代中国第一所公立美术馆——天津市立美术馆在天津市教育局的支持下建立。美术馆建于天津市中山公园内,由严智开担任首任馆长,职员包括潘元牧、俞世吾、汪洋洋、汪子美等12位来自平津地区的有识之士。美术馆建立后,严智开秉持“广教化、美风俗”之办馆初衷,围绕展览陈列、鉴赏收藏、人才培养等板块开展了系列举措,如开设长期陈列室、展览会,开办西画传习班、研究所,编撰美教刊物等,迈出了中国近代
咸阳作为华夏文明的肇基之地与书法艺术的渊薮重镇,其文脉流淌千年,墨韵积淀深厚。秦篆汉隶的典范在此确立,北碑南帖的遗风在此交融,塑造了咸阳独特而坚韧的书法传统。20世纪初期咸阳书坛既延续了秦汉碑刻的雄浑底蕴,亦受到新文化思潮的冲击,形成了守正与求变并存的局面。本土书家宋伯鲁、徐怀璋等扎根传统,融汇碑帖;贺伯箴、于右任等大家则在当时的全国书坛引领革新,其影响亦反哺故里。同时,商业市井、报刊出版、新式教
红色是颜色中的颜色——它创下很多“之最”和“第一”。它是可见光中波长最长的颜色;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颜色;是诸多语言中最早拥有名称的颜色;是婴儿能够感知到的第一种颜色;也是最早做成颜料和染料的颜色。 史前红色大量出现在原始洞窟里,拥有“史前卢浮宫”之称的法国拉斯科洞窟中就有数头红色野牛的形象。这些野牛以侧面像的方式呈现,健硕的身形符合现代解剖学规律。史前绘者勾勒出了牛的外轮廓,然后填充了里面的空
步入山西博物院青铜展厅,一件小巧的鸮卣静静伫立。当观众目光与之相遇,唇边常不经意浮起笑意——这只圆鼓鼓的青铜“萌物”,竟与风靡全球的“愤怒的小鸟”有着惊人的相似。这并非偶然的视觉游戏,而是华夏先民智慧与当代审美跨越3000年的一次奇妙共振。 鸮卣不过19.7厘米高,1956年出土于山西石楼县二郎坡村,原是商代贵族盛酒的礼器。它以猫头鹰为原型:圆润饱满的腹部如鼓垂坠,四只敦实短腿稳稳支撑全身,双翅
【编者按】5月29日13时59分,知名美术史学者、艺术评论家、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履生因病在北京辞世,享年68岁。陈履生是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史研究的著名学者,是文博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在美术史论研究、文博事业建设、艺术教育领域成就卓著。 陈履生曾担任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等重要职务,在博物馆管理、制度建设、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方面贡献巨大。为缅怀陈履生先生,本期副刊推出两篇文章:一
《造型艺术的当代问题》 作者:陈履生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这本《造型艺术的当代问题》,揭示当今中国造型艺术所面临的诸多挑战与机遇。作为一名深耕于艺术评论领域的研究者,经过多年的观察与思考,我发现当代艺术的复杂性不仅体现在创作层面,更在于它与社会、文化及市场之间的微妙关系。 当下艺术创作中的商业化趋势日益明显。近年来,国家对美术的支持力度前所未有,然而,这种繁荣的背后,一些艺术家在创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