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提上睑肌中央腱膜切断术联合横向缝合法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上睑退缩的疗效。方法:收集上睑提肌腱膜切断术联合横向缝合法治疗的32例(43眼)中度上睑退缩的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疗效判定标准对术后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随访半年,上睑退缩完全矫正32例,明显好转6例。患者睑裂高度、上睑退缩量均较术前降低(P<0.01)。术后患者睑缘弧度良好,术前存在的角膜上皮损伤
[摘要]目的:探讨联合筋膜鞘悬吊(Conjoint fascial sheath,CFS)+上睑提肌(Levator palpebrae superioris,LPS)复合体无张力缩短矫正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3月-2023年3月笔者医院80例重度上睑下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行CFS+LPS复合体缩短矫正术,观察组行CFS+LPS
[摘要]目的:分析自体鼻中隔软骨及耳软骨移植在鼻尖部整形应用中对鼻部美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3年8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0例鼻尖部整形就医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组(38例)和软骨组(42例)。e-PTFE组使用e-PTFE假体行鼻尖整形手术,软骨组使用自体鼻中隔软骨及耳软骨行鼻尖整形手术。比较两组就医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鼻长度、鼻尖高度、
[摘要]目的:探究两种不同修复材料用于翼状胬肉切除手术患者对术后创面修复效果及复发的影响。方法:参照术后使用的修复材料将2021年3月-2024年3月入院就诊的79例翼状胬肉患者划分为羊膜组(n=37)与绷带镜组(n=42),两组均行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游离结膜瓣移植术,其中羊膜组予以生物羊膜进行角膜创面修复,绷带镜组佩戴角膜绷带镜进行角膜创面修复,比较两组术后不适症状评分、角膜创面修复情况、角
[摘要]目的:探究眶隔瓣法内固定重睑成形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眶隔瓣法内固定重睑成形术152例,同期行内眦赘皮矫正术87例。术中于眶隔与提上睑肌腱膜融合部适当位置横形剪开眶隔,修剪眶隔膜组织从而形成眶隔-提上睑肌腱膜复合瓣,将切口下方真皮、眼轮匝肌和眶隔复合瓣缝合固定,去除多余眶脂,保留适当眶隔脂肪平铺固定于切口下方,间断缝合皮肤。结果:术后随访6~15个月,本组病例中4例出现不对称,
[摘要]目的:探究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促进大鼠皮肤软组织缺损愈合的作用及机制。方法:2024年5月-2024年6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采用SD清洁级大鼠60只,其中12只制备PRP,其余48只大鼠随机分为PRP组和对照组,每组24只。在背部分别制作直径3.0 cm的圆形全层皮肤软组织缺损,PRP组大鼠创面等距注射0.6 ml的PRP,对照组等
[摘要]目的:对利用人表皮干细胞(Human Epidermal stem cells,hESCs)进行3D生物打印的皮肤组织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分离人皮肤样本的表皮层与真皮层,胰酶消化,快速贴壁法分离ESCs,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仪鉴定其标志分子;MTT法检测完全DMEM培养基、无血清KGM2培养基中ESCs增殖情况;制备3D打印支架材料,以ESCs为种子细胞,采用微挤压3D生物打印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倍他米松通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ARE)/血红素加氧酶-1(Oxygenase-1,HO-1)信号通路对白癜风抗氧化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使用永生化的人正常黑素细胞系PIG1建立了氧化应激模型。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
[摘要]目的:探讨分层分区注射与微滴注射治疗中下面部下垂及下颌缘模糊的效用差异和就医者满意度情况。方法:回顾性队列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进行颈阔肌局部A型肉毒素注射的就医者资料,根据注射方式的不同分为分层分区注射组(n=82)和微滴注射组(n=73)。治疗结束后采用数字评定量表、整体注射满意度评估表、就医者和观察者整体美学改善量表以及推荐-忠诚度量表进行感受和疗效评估。
[摘要]目的:探讨瘢痕疙瘩切除后行改良式垂直褥式缝合联合SRT-100浅层X射线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22年2月-2023年6月昆明皮肤病专科医院门诊收治的35例瘢痕疙瘩患者,手术切除瘢痕疙瘩后行经皮原位回针垂直褥式缝合术,术后24 h内行第1次放射治疗,每日1次,每次3~4 Gy,共计5~6次,总剂量20~24 Gy,2周内完成治疗。术后1、3、6、12个月进行门诊复诊或照片资料随访,
[摘要]目的:探究抗生素骨水泥联合VSD在皮瓣修复压疮感染性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96例感染性压疮创面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50)。两组均行皮瓣修复术封闭创面,皮瓣修复术前,除常规清创消毒外,对照组采用单纯VSD治疗,观察组采用抗生素骨水泥联合VSD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清创次数、创面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对比两组
[摘要]目的:分析超减张免拆线闭合切口用于瘢痕疙瘩切除的效果及美观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3年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9例瘢痕疙瘩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减张组:44例,采用传统减张缝合;超减张组:45例,采用超减张免拆线闭合缝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瘢痕恢复情况、美观满意度以及复发率。结果:超减张组总有效率高于减张组(95.24% vs.80.95%)
[摘要]目的:探究瘢痕减容术联合曲安奈德治疗中-大型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3年6月笔者科室收治的31例中-大型瘢痕疙瘩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首次接受瘢痕减容术联合曲安奈德治疗,之后每间隔4~6周进行曲安奈德局部注射,直至瘢痕疙瘩软化变平。记录创面愈合时间、治疗次数及治疗前后患者和观察者瘢痕评估量表(Patient and observer scar assessm
[摘要]目的:探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联合中性氧化电位水敷料促进Ⅱ度烧伤创面修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00例Ⅱ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中性氧化电位水创面液体敷料治疗局部创面;观察组给予bFGF喷涂于创面及周围,创面予以中性氧化电位
[摘要]目的:探析腓浅穿支皮瓣联合拇趾甲瓣修复手指缺损的效果及对患指外形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病例资料选自笔者医院2023年4月-2024年4月收治的110例手指缺损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分组,将行腓浅动脉穿支皮瓣联合拇趾甲瓣用于手指缺损修复术的58例患者(65指)纳入A组,将行传统手指缺损修复术的52例患者(60指)纳入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患指功能、患指外形、术后并发症发生情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减张缝合术用于面部外伤修复的美学效果及对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8月-2023年8月在笔者医院收治的104例面部外伤患者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手术缝合方式将入组对象分为传统缝合术组(n=51)和改良减张缝合术组(n=53)。比较两组创口愈合及并发症情况,术后3个月评估近期疗效、瘢痕分级、瘢痕增生情况,术后6个月对瘢痕恢复情况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改良减张缝合术组创口水
[摘要]目的:研究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h-aFGF)联合夫西地酸乳膏局部应用对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4年1月笔者科室收治的92例深Ⅱ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对照组予以rhaFGF治疗,观察组予以rha
[摘要]目的:探究自我效能理论(Self-efficacy theory,SET)干预模式联合精细化护理在乳房再造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的接受乳房再造术的120例患者,根据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n=60,精细化护理)和观察组(n=60,SET干预模式+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水平、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
[摘要]目的:探究针对性清创护理联合健康商数理念对糖尿病足早期病变患者创面愈合情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足早期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0例常规组(常规护理及针对性清创护理)和40例联合组(常规组基础上联合健康商数理念)。比较两组间创面愈合情况、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知识与行为、瘢痕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联合组基底新鲜肉芽生长时间
[摘要]目的:应用有限元法对比分析舌侧导板粘接位置的不同,对上切牙位移及应力产生的影响,以期寻找最适的粘接位置,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获取志愿者上颌骨及牙体等组织锥形束CT数据,使用Mimics、Geomagic、Creo、3 Shape和Ansys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牙冠解剖分区,分为三组:第一组在牙冠颈1/3放置舌侧导板;第二组在牙冠中1/3放置舌侧导板;第三组在牙冠切1
[摘要]目的:分析颌面外伤整形中体像障碍求术患者心理焦虑现状及并研究护理干预策略。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80例颌面外伤整形患者,根据其心理状态将其分为体像障碍组(n=21)和非体像障碍组(n=59),所有患者均实施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比较两组患者SCL-90中各因子得分。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比较,将有显著性差异的单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
[摘要]目的:探讨火针联合外用消斑酊治疗对局限型斑秃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笔者医院接受治疗的19例局限型斑秃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选取2个斑块等分为火针+消斑酊组、消斑酊组、火针组和卤米松组。火针+消斑酊组给予火针联合外用消斑酊治疗,火针组给予火针治疗,消斑酊组给予外用消斑酊治疗,卤米松组给予外用卤米松治疗。比较四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皮肤病生活质
[摘要]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调Q1 064 nm激光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4年4月苏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20例黄褐斑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物组(口服桃红四物汤加减)、激光组(调Q1 064 nm激光)、联合组(桃红四物汤加减+调Q1 064 nm激光),每组40例。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皮肤状态(VISIA绝对分值)、黄褐斑面积和严重指数(Melasma are
[摘要]目的:探讨超脉冲点阵CO2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5月笔者医院收治的92例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46例。单一治疗组患者接受超脉冲点阵CO2激光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接受超脉冲点阵CO2激光和强脉冲光联合治疗,评估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温哥华瘢痕评估量表(Vancouver scar a
[摘要]目的:探究RubyStar 694 nm调Q红宝石点阵激光与果酸换肤联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4月-2024年4月于笔者医院接受治疗的黄褐斑患者1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激光组(n=67,RubyStar 694 nm调Q红宝石点阵激光)和联合组(n=73,RubyStar 694 nm调Q红宝石点阵激光+果酸换肤)。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
[摘要]目的:探究丹参酮胶囊联合粉刺去除术及红蓝光治疗对中重度痤疮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8月-2023年8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20例中重度痤疮,随机分为对照组(n=60,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n=60,给予丹参酮胶囊联合粉刺去除术及红蓝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皮损体征、炎症因子水平[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C-反应
[摘要]目的:探讨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rh-bFGF)联合点阵CO2激光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疗效及对创面愈合时间、皮肤外观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2024年1月-2024年9月笔者医院收治的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112例)分为对照组(n=56)与观察组(n=56)。对照组采用点阵CO2激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外用rh-bFGF凝胶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创面恢
[摘要]目的:观察硅凝胶配合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治疗面部烧伤后色素沉着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0月于笔者医院进行治疗的面部烧伤后色素沉着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硅凝胶治疗,观察组采用硅凝胶配合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治疗。治疗后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疗效、色素沉着面积与严重程度、恢复时间,并评价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00%)明显高于
[摘要]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toxintype A,BTXA)联合精准强脉冲光(Delicate pulse light,DPL)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80例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配,即为DPL组和DPL+BTXA组,每组40例,DPL组给予单一DPL治疗
[摘要]目的:探究2 940 nm点阵铒激光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在笔者医院治疗的增生性瘢痕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1,采用2 940 nm点阵铒激光治疗),观察组(n=41,采用2 940 nm点阵铒激光+rb-bFGF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瘢痕情况[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
[摘要]目的:探究重组人源Ⅲ型胶原蛋白外敷联合超脉冲点阵CO2激光在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12月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收治的90例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5),对照组采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研究组给予重组人源Ⅲ型胶原蛋白联合超脉冲点阵CO2激光治疗,时长为3个月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Bioclear注塑成型技术联合美学树脂修复应用在前牙区“黑三角”间隙关闭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6月-2024年6月于合肥市口腔医院综合科就诊的48例因前牙黑三角需行树脂直接修复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聚酯薄膜成型片联合分层充填技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Bioclear前牙成型片联合注塑成型技术进行治疗,参照改良世界牙科联盟(Wo
[摘要]目的:探讨骨皮质切开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效果及对软组织侧貌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4年3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00例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口腔正畸治疗;观察组:50例,行骨皮质切开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软组织侧貌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牙排齐时间、间隙关闭时间、完成矫治时间均较对照组短(
[摘要]目的:探讨士卓曼(Straumann)种植体(骨水平种植体系列)对上颌前牙区修复患者牙周组织健康程度及牙冠美观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2例上颌前牙区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给予即刻种植修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条件上采用骨水平种植体系列进行Straumann种植体修复,两组术后均
[摘要]目的:对59例自体牙移植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评价自体牙移植恢复正常牙列的临床效果及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4年2月于合肥市口腔医院西区口腔外科行自体牙移植且随访6个月以上的59例患者,分别从年龄、性别、供牙牙位、受区牙槽骨缺损情况、术中使用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CGF)情况、术中是否结合3D打印技术及初期稳定性等方面
[摘要]目的:探究烤瓷贴面应用于上前牙美学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笔者医院修复科2018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60例上前牙美学修复患者,资料录入Excel随机分组为研究组(烤瓷贴面)和对照组(全瓷冠),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效果、牙周健康、咀嚼疼痛、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修复效果整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修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修复前,两组牙龈出血
[摘要]目的:研究复合树脂用于前牙美学修复的疗效及对患者咀嚼功能、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3年5月在太和县人民医院进行前牙美学修复的1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光固化复合树脂治疗的光固化组(52例)和纳米复合树脂治疗的纳米组(52例),两组治疗后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牙周健康情况及咀嚼功能、疼痛情况、牙齿美学效果、牙齿修复美观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
[摘要]目的:探究微创超薄贴面与全瓷贴面修复前牙间隙的美学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2年5月于笔者医院就诊的120例前牙间隙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全瓷贴面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微创超薄贴面治疗。评估两组治疗后6个月的修复效果,并比较两组治疗后1年的修复美学效果、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
[摘要]目的:分析β-磷酸三钙(β-TCP)与Bio-Oss两种骨填充材料在拔牙位点保存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来笔者医院口腔科治疗的有种植需求、需要进行拔牙并采取位点保存技术的198例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β-TCP组和Bio-Oss组。β-TCP组:99例,采用β-TCP骨填充材料治疗;Bio-Oss组:99例,采用Bio-Oss骨填充材料治疗
[摘要]目的:分析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plasma,PRF)牙髓血运重建术对年轻恒牙牙髓坏死伴根尖病变患者牙髓活力和根面美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0例(共80颗患牙)年轻恒牙牙髓坏死伴根尖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PRF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各40颗患牙),对照组采用常规牙髓血运重建术进行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单颗固定种植修复术治疗牙周炎患者缺失牙的疗效及对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8月笔者医院就诊的36例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单颗固定种植修复术。于种植修复后第3、6、12个月进行复诊,记录种植修复后1年的存留率。比较种植修复后第3、6、12个月的牙龈和边缘骨吸收、牙周指数[改良菌斑指数(Modified plaque index,mPLI)评分
[摘要]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s)是一种由脐带组织衍生而来的多能干细胞,因其具有来源广泛、取材无创、增殖活性高、免疫原性低等特点而备受关注。近年来,就其在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胶原合成、抑制黑色素形成等方面的研究,为面部年轻化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本文就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面部年轻化中应用的相关机理研究进展进
[摘要]皮肤表面的微生物菌群是皮肤第一道微生物屏障。研究表明,皮肤微生态与皮肤健康密切相关,微生物的生物多样性对调节皮肤菌群平衡、修护敏感肌肤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皮肤微生物屏障的视角,通过对微生态护肤载体益生菌、益生元和后生元等功效成分的介绍,从微生态视角对目前护肤行业的产品研发策略做一总结,并结合微生态领域的发展前景对护肤品研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微生态;皮肤健康;皮肤微生物屏障;微生态护肤
[摘要]创面是指人体皮肤因外界致伤因子或机体内在因素等作用下所导致的损伤,常伴有皮肤完整性的破坏及一定量正常组织的丢失。传统的创面治疗方式偏重扩创修复,存在创面愈合时间长、愈合质量差、并发症多、救治率低、医疗负担重等缺点。随着激光技术的革新,超脉冲点阵CO2激光在治疗创面中展现出了较好的疗效,具有治疗精准、损伤轻微、减轻疼痛、降低细菌负荷、促进创面快速愈合、减少瘢痕形成、疗效确切及不良反应低等优点
[摘要]创面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受损部位的再上皮化、肉芽组织增生、炎症反应、血管增生和创面的重塑等过程。研究显示,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对于创面的愈合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学者推测可能与干细胞条件培养基中的细胞因子有关,近年来,已有诸多学者分别研究条件培养基中的各种细胞因子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本文就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中细胞因子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机制展开综述。 [关键词]间充质
[摘要]非依赖性远移上颌磨牙是非拔牙矫正技术纠正安氏Ⅱ类关系的有效方法之一,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正畸临床中,目前国内外正畸学者就上颌磨牙远中倾斜、对牙槽骨及颌骨的影响以及支抗丧失问题等存在争议,本文就非依赖性远移矫治技术在安氏Ⅱ类错牙合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上颌磨牙远移;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非依赖性矫治器;非拔牙矫治;支抗 [中图分类号]R783.5
摘要: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其神经内分泌系统在维持皮肤健康和外观方面意义重大。皮肤既可作为效应器官,受中枢神经内分泌系统调控,又能够自主产生及分泌多种神经递质与激素。本文综述皮肤神经内分泌系统在伤口愈合、色素代谢、皮肤老化、神经源性炎症及毛发生长等生理病理过程中的作用,以期发掘相关皮肤病的潜在治疗靶点。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色素代谢;皮肤老化;玫瑰痤疮;脱发 [中图分类号]R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