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二五三年的八月五日,达也的里河(今伏尔加河)畔蒙古将军拔都的营地,来了一个身材高大,但衣衫褴褛,骑了一匹马的欧洲人,靠着陪同他来的向导和翻译,蒙古人才知道这是来自法国鲁布鲁克的威廉(Rubruquis,下面我按习惯简称他为“鲁布鲁克”)。他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从几千里外的法国来到这里。他遇见一个善于占卜的黑契丹人,交谈后得知,原来欧洲人相信遥远东方有“约翰王”或者“约翰长老”统治着一个基督国
阎步克可以说是中国史学界最为接近社会科学的学者。无论是他的著作、讲座还是交谈,他都自觉地将史学研究与社会科学思路结合起来,发展出别具一格的研究方法和风格。《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札记》这个文集收录了他多年来有关制度史、政治文化史等领域的研究、随笔和演讲文稿,题目多样,涉猎广泛,详略不一,但有一个主线,即通过社会科学的分类、概念化和特定的理论思路(如功能主义、新制度主义)来提炼和解读史料、发掘其背后道理
翻开任何一部全球经济史著作,都很容易陷入主次轻重掂量的思想纠结之中。人类社会某一时段的经济历史,以超居人类之上造物主的眼光来看,一定是唯一和确切的,也一定是真实和客观的。但是,人类自己书写的历史,既不唯一,也非确切,真实性说不上完全,客观性说不上彻底。读如此的经济史,总会情不自禁地问,这样的历史可信吗?如何读这样的历史?又如何评说这样的历史? 美国经济史学家布拉德福德·德龙所著《蹒跚前行:187
“在地全球性”来自学术界通常所说的“全球在地化”,这可能是理解“前现代”历史的一个关键。 “ 全球在地化” 或“ 全球本土化” 为英文glocalization 的中译。glocalization 是全球化(globalization)与在地化或本土化(localization)两词的结合。二0一九年,清华大学召开过一次“全球在地化亚洲研究”的会议,可见这已是一个被广泛认可的概念。杨斌最近出版的
自由,可能是整个西方文化中最具特色但又最富争议的概念。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十二日,昆廷·斯金纳荣膺剑桥大学钦定近代史讲座教授时,以《自由主义之前的自由》发表了就职演讲。斯金纳通过挖掘所谓“新罗马自由观”,直接挑战了以赛亚·伯林提出的、已经支配了西方思想界几十年的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的二分法,并且极大推动了共和主义思想在当代的全面复兴。然而人们常常忽略的是,斯金纳以及剑桥学派的很多学者在论及罗马的自由观念
陈国球最近有篇论文,提及吴兴华在一九三七年的一篇《谈诗选》,言及年方十五岁的天才诗人,在介绍外国诗歌重要选本时提到一种“公元前一世纪麦勒亚泽(Meleager)的《诗选》(Anthology )”。 我从事《钱锺书手稿集》研究,很看重“阅读史”的证据。猜测吴对“麦勒亚泽《诗选》”的知识,不过出于“耳学”。《谈诗选》仅说此选本相较他书而“更有无比的价值,许多极有价值的古代诗歌都倚仗这书而保留下来”
长期以来,凡提到秦代以降的中国古代王朝政治时,常会用“君主专制”或“封建专制”加以概括。此说当然没有问题,因为在以皇帝为代表的中央集权体制下,百官和民众都要服从皇权,乃至于“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这就体现了君主专制的重要特征。不过,在漫长的历代政治演进中,君主专制也并非全如字面上理解的那般绝对,抛开无数王朝末年皇权沦落的情况不说,实际上还存在某种阶段性的变化,即在维护君主至高无上地位的同时,亦出
一 晏几道与苏轼之间,留下过一桩“公案”。据徽宗时代的邵泽民说:元祐中,叔原以长短句行,苏子瞻因黄鲁直欲见之,则谢曰:“今政事堂半吾家旧客,亦未暇见也。”(陆友仁:《砚北杂志》)纵然邵泽民不曾“亲见”,以生活时代来看,他曾“亲闻”此事是没有疑问的。从他的叙述中,苏轼见晏几道的原因被设定为两个:一是晏几道歌词流行,一是黄庭坚为之介。 大约应在宋哲宗“元祐”的头三年间(一0八六至一0八八),晏几道
在每一个巨变的时代里,两种人物往往会很突出:一类是先驱,一类是遗老。前者很早沾染或者反射了新时代的新精神,后者则对已经逝去的时代不可救药地一往情深。不过,先驱和遗老这两种人往往是要打架的,很难把两种矛盾的品质综合在一个人身上。本文谈论的主人翁霭理士恰恰拥抱了这种悖论。霭理士年轻时曾做过天才研究:世上天才很多种,最罕见的是“理解的天才”。这位拥抱矛盾的天才,在他身上综合了先驱遗老、荡子贤人等等悖论。
记忆里看的第一部戏曲是秦腔《劈山救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在豫西县城一个破陋剧场。确切地说,那甚至算不上个剧场,临时搭建的窝棚而已,没有门,只挂个布帘儿,人随意进出。外面鹅毛大雪,冷到站不住,里面却人头攒动、锣鼓喧天。座位是清一色长条木凳,前排人坐着,后排人站或蹲着,晚到的人挤在缝隙里和通道里。我还小,只能被母亲和舅舅轮流抱着,有个座位空了出来,就站在上面。每到精彩激烈之处,前排大人孩子都站
张充和在晚年回忆避难云南的岁月时,曾浓墨重彩提到一个人:他在昆明任教时“每天夹着本子急匆匆跑去上课,房门永远不锁,见什么人都点点头,说‘对不起,对不起!’”实则心里总是在想事情。更有趣的是他“一天到晚在打算盘,我觉得奇怪,问他,他告诉我,他在计算音乐里的节奏”(苏炜:《天涯晚笛——听张充和讲故事》)。这位每天沉浸于思考的“奇怪”先生便是杨荫浏——中国民族音乐学的奠基人。 确切地说,他成天在算盘上
《海德格尔全集》第十六卷《讲话与生平证词( 一九一0至一九七六)》收录了他从一九一0到一九七六年之间几乎全部的讲话、致辞,外加各种评论、公文、表态、部分私人信件、答谢等等,总计二百九十篇,于二000年出版(中译本见孙周兴、张珂、王宏健译,商务印书馆二0一八年版)。其中不少文档是首次发表,有些则是与公开发表版本不同的“原始版本”。 对于我们思考海德格尔的“错误”来说,这些讲话和生平证词非常有价值。
一八八六年,《悲剧的诞生》时隔十四年再版,尼采在新序言里回顾道,自己当时着手把握的是一个全新的难题:科学问题。科学第一次被理解为成问题的、可置疑的,苏格拉底式的科学乐观主义被当作希腊悲剧消亡的罪魁祸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八七二年《悲剧的诞生》甫一问世,年轻的语文学家维拉莫维茨毫不客气地质疑尼采作为一名科学从业者的能力和态度:“尼采先生决没有把自己当作一名科学的研究者。……在任何情况下,我都不想与
一 在传统中国,“城”并非现今的都市,“乡”也并非今天作为“三农”问题之一的农村。在那个悠久的以农耕文明为主导的年代,男耕女织、耕读传家的中国社会大致是城市、乡镇、山林和江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难分彼此的合体,士与游侠亦具有连带性(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九州出版社二0一一年版,205—230 页)。即使不能说传统中国的城、乡完全一体,二者的同质性也确实远大于今。正因如此,当因科举制度的全面
一、巧遇圣谕坛 一九三八年九月的一天,费孝通在禄村邂逅了二十五岁的王应科。这位年轻人家里有几十亩地,在当地属于富户。根据费孝通的观察,禄村的村民,但凡家里有田,便属于有闲阶级。田多的吸大烟、赌钱、赶集,田少的便聚在村头“冲壳子”。种地、背盐之类的活计,他们是袖手不沾的。这位王应科却是个另类。他固然不下田,却也不把时间消磨在享受和交际上面。这位年轻的士绅是个大忙人,一方面,他把家业管理得井井有条;
吕思勉(一八八四至一九五七),字诚之,江苏常熟人,出身于书香门第,据说通读过七遍“二十四史”。他的几部断代史,《先秦史》《秦汉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史料扎实,时有新见,浅近文言与新鲜见解熔于一炉,后辈读者,无不钦佩。而《吕著中国通史》则与此不同,全书都是白话文,体例内容也令人耳目一新。 这次中华书局出版的《吕著中国通史》(下引此书只注页码)分上下两编,上编是“中国文化史”,从婚姻、
二0一四年,在为马克·布洛赫的《封建社会》英译本撰写新版序言时,美国著名中世纪史专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系教授杰弗里·科齐奥尔提出一个引人兴趣的命题:为何要阅读这样一部写于几十年前的、已经被认为不再能够准确描述欧洲中世纪社会文化的著作?依循相同的思路,科齐奥尔进一步追问:往昔杰出史学家(例如修昔底德、塔西佗、比德、吉本或托克维尔等)的经典名著已经被发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却为何依然吸引一代又
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的开篇,卢梭在考察人的“自然状态”时指出,必须从人这里剥离“所有他可能得到的超自然的馈赠,以及所有他只能通过漫长的演进而获得的人为能力”。他批驳霍布斯将“社会”的因素带到“自然状态”的理解中,勾勒出新的“自然状态”面貌。 “人自然是善。”在卢梭笔下,自然人一直过着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他们狩猎、采集与游牧,没有任何理性算计,自爱且对于同类不乏怜悯,这种和平美好的状态被卢
在国内期刊界,“媒体禁制令”对许多人来说还是相当陌生的概念。一稿多投则被认为涉嫌学术不端,许多学术期刊明令禁止。这些观念并非古已有之,历史并不悠久。 国内目前无论是学术期刊还是普及期刊,几乎还没有注意科学新闻的商业价值。最根本的原因,是国内目前所有科学期刊都是由国家或公立单位资助,而不是市场化生存的。因而获取商业利润不是它们的义务,至少不是它们的首要任务,如果有商业利润也只是锦上添花。因此许多人
清康熙八年( 一六六九),李渔的金陵宅邸芥子园落成,取佛经“芥子纳须弥”之意。李渔晚年支持其婿沈心友及王概、王蓍、王臬三兄弟编绘画谱,刻印了“上穷历代,近辑名流,汇诸家所长”的画学之书《芥子园画传》。此书作为可供自学的绘画教材,对普及中国画意义重大。俞剑华曾言:“历代中国画谱,以《芥子园》最有系统,富于分析综合之画理,将历代视为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之画法,一一条分缕析。” 套色精刻画谱《芥子园》初集
作者 文章 期数/ 页码 B 毕思竺、王祖书 当律师成为复仇者2/168 毕 苑 蒙童字书的近代演变 1/32 卜键、陆洋 “朕亦何尝无风闻” 4/66 C 蔡 昉 如何摆脱“低生育率陷 阱”? 4/38 蔡炯昊 “被发明的传统”:茂飞与他的中国近代建筑 7/50 曹 钦 理直气壮地不劳而获? 5/83 陈彩虹 数字化的逻辑 6/3 全球经济史宏大叙事的逻辑12/24 陈灿普
现在出书难, 原因何在, 谁都知道。我想,这本书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再版了。 最近,李力写了篇文章,回忆《四海为家》的策划、编辑、出版过程。此书,题目是我出,前言是我写。有人问,为什么我用这个题目。 罗泰回忆说:“张光直于二00一年一月三日离开了人世,距他的七十寿辰仅差四个多月,作为一个典型的帕金森综合症患者,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在他最后的几年里,他不得不忍受着来自几十年来他最
巧眼不如拙尺
我每天的早点极其简单,几乎几十年一成不变:燕麦、牛奶、鸡蛋。这三种食物既营养又经济,水煮鸡蛋为固体,水冲燕麦为糊状,原味牛奶为液体,吃起来非常可口,看上去十分美观。它们构成了我早餐稳定的铁三角,多年来百吃不厌。相较而言,稀饭费时,油条太腻,下面麻烦,不管从哪个角度看,自己早餐的搭配近乎完美。我曾对太太赌咒发誓:此生一不换老婆,二不换早点。 不过最近有点烦,看来要违背誓言。 上周有篇谈食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