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详细阐述了黄金矿山深井开采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所面临的技术难题,围绕采动岩石力学理论、岩体结构识别与岩体质量分级、矿山三维工程灾害建模、深部采矿设计方法研究、深部采场爆破落矿技术、采动地压调控、采动地压监测、自承载主动释压支护技术、深部采动对地表岩移影响、通风降温技术、智能开采技术、超深竖井建设等展开了详细的讨论与分析;对于黄金矿山非爆采矿机器人研制、采动岩石力学、深部采动地压灾害防控、深井降温
摘要:目前地表及浅层矿产资源不断减少,未来采矿必然要向深部进军。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采矿作业面临“三高一扰动”的开采环境,严重影响采矿作业的正常生产,开展地压管理工作成为矿山生产的必要前提。从基础理论、监测手段、地压管理3个方面总结目前的相关研究成果,为矿山实际生产工作提供基础指导。基础理论基于动静力组合加载作用和温度-渗流-应力多场耦合作用2个方面展开,可以明晰地压活动的内在力学机理;监测手段基
摘要:随着矿山开拓系统的不断延伸,国内外部分矿山采深已达千米以下,有些矿山在未来几年采深将超过1 500 m甚至2 000 m。在深部开采过程中,随着地温梯度效应、大量机械设备散热与围岩散热、长距离独头掘进作业导致生产作业环境温度达40 ℃以上,严重制约矿山的生产效率,危害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因此高温热害是深井矿山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难题之一。通过资料收集、技术调研等手段,总结出深井矿山所面临的通风
摘要:通过对铜绿山铜铁矿充填系统存在的矿山充填浓度低、给料井尾砂沉积、现有设备及仪表老旧、井下管道管阻大等问题进行分析,针对性提出了一套完整高效的自动化数字矿山充填系统升级改造方案。开展了改造成本估算和经济效益分析,得到改造成本约为1 686万元,直接降低运营及胶结剂成本311.37万元/a,表明充填系统改造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改造完成后开展了膏体充填工业试验,结果表明,改造后,铜绿山铜铁矿新膏体
摘要:针对某超深井矿山井下热害问题,利用VentsimTM DESIGN 5.4三维通风软件对矿山井下通风系统进行通风和热模拟计算,并通过热负荷计算对比需风量焓差,分析得到:矿山一期工程通过加大风量可以降低井下工作面气象环境至国家相关安全规程允许范围内(湿球温度不高于27 ℃)。二期工程通过加大风量不能解决井下高温问题,通过热模拟计算和分析后,根据矿山现状,在3个位置设置制冷站并进行核算,得到了每
摘要:纱岭金矿回风井-1 200 m水平巷道爆破掘进施工受地应力、层理和矿井水等复杂工况的影响,爆破成形差,辅助作业时间长,施工进度缓慢。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数码电子雷管-导爆索混合起爆网络周边成形控制技术,优化原始爆破方案并开展了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数码电子雷管-导爆索混合起爆网络光面爆破方案显著提高了爆破成形效果,降低了围岩损伤,半孔痕率提高了54.5百分点,超挖系数下降了21.7
摘要:在深部急倾斜薄矿体中深孔爆破过程中,由于围岩的夹制力作用,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往往存在“爆不开”或“爆太开”的情况,从而导致采矿损失贫化大等问题。针对某矿山的开采技术条件,基于PFC 2D数值模拟软件对深部急倾斜中深孔爆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量化分析深部急倾斜薄矿体中深孔爆破过程中有无围岩夹制力对爆破效果的影响,确定炮孔直径为65 mm,排距(抵抗线)为1.6 m。现场应用表明:爆破后效果良好,大
摘要:针对嵩县山金深部矿体采用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法开采矿岩破坏机理及地压显现技术问题,采用Rhino+Griddle+Flac3D快速建模技术,对矿区下向进路开采1~8 a矿岩应力及位移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模拟结果表明:最小主应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靠近底部较大;未开采采场起到了临时矿柱的作用,应力集中现象较明显,同时在采场附近的充填体中也形成应力卸压区;各中段的位移随开采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大,采场顶
摘要:通过矿岩力学强度测试和工程地质调查对丰山铜矿北缘试验采场稳定性开展研究,重点分析矿岩质量评价结果和采场顶板水力半径计算结果。研究结果表明:RMR法和Q分类法对矿岩质量评价均为好;通过Mathews稳定性图表法计算得出,北缘矽卡岩的无支护安全跨度为9.19~11.49 m;大理岩的无支护安全跨度为9.45~11.81 m;花岗闪长斑岩的无支护安全跨度为11.40~18.00 m。 关键词:丰
摘要:黄金矿山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内蒙古太平矿业有限公司为例,详细介绍了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聚焦短板难题,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对照绿色矿山相关要求,努力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做实矿山恢复治理,建设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绿色矿山;积极探矿增储,论证资源开发利用价值,提高资源高效利用率;完善管理体制机制,选对人、用好人、留住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内蒙古太平矿业有限公司通
摘要:为提高穿带效率,满足生产要求,通过对穿带压平定位、冷弯成型、穿带成型等工序集一体的旋转工作台、加强筋(短节钢筋)输送上料装置、设置带检测调节功能、双枪三维联动自动焊接装置、PLC整体控制系统等进行分步研发整合,实现了穿带从原料到成品的标准化、批量化、自动化流水线生产。穿带自动冷弯焊接一体机可根据井下支护需求制作多规格穿带,即时供应,立等可取,无缝对接井下一线支护需求,为矿山井下支护提供有力保
摘要:西藏某次生铜矿为铜铅混合矿石,铜矿物主要以辉铜矿形式存在,铅矿物以方铅矿形式存在。通过探索试验可知,该矿石所得精矿中铜、铅2种元素分离困难,故最终确定采用优先选铜再选铅的浮选流程,采用抑制剂YS02和YS04可实现对方铅矿的有效抑制,高选择性捕收剂BS09可获得铅品位合格的铜精矿。在磨矿细度-0.074 mm占比65 %,选铜作业流程为一次粗选三次扫选,选铅作业流程为一次粗选三次扫选三次精选
摘要:为解决某黄金冶炼厂锌粉置换工艺中脱氧塔长期运行后产生的脱氧贵液含氧量偏高问题,对脱氧塔填料类型和装填方式开展了一系列改良研究。通过对脱氧率、置换贫液、金泥品位等多项工艺指标进行深入对比分析,发现采用聚丙烯鲍尔环替代塑料点波填料,可明显缓解填料结钙后缝隙易被堵塞的问题,较好地改善脱氧塔的脱氧性能,锌粉消耗量明显降低,置换贫液贵金属品位降低,金泥品位得到提升。填料的改良延长了脱氧塔的使用周期,减
摘要:某高纬度寒冷地区低品位铜矿由原生硫化铜矿、次生硫化铜矿和氧化铜矿组成,且矿石性质随矿体深度逐渐变化。在自然温度、中温或酸性条件下,原生硫化铜矿中砷黝铜矿及黝铜矿、次生硫化铜矿及氧化铜矿易于浸出。针对浅部低品位铜矿,在温度13 ℃~23 ℃条件下对其进行常温硫酸柱浸34 d,而后在加入浸矿菌、温度-23 ℃~30 ℃条件下进行中温生物氧化柱浸试验,铜浸出率可达65.01 %。在矿石粒度-50
摘要:新东庄金矿床位于招平断裂中段,矿体主要沿中生代玲珑型花岗岩与胶东群变质岩接触带展布。黄铁绢英岩是主要矿化岩石,矿体下盘玲珑型花岗岩主要发育红化蚀变,上盘胶东群变质岩发育青磐岩化蚀变。主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红化花岗岩、黄铁绢英岩、绢英岩中K2O、SiO2、SO3含量及LOI较原岩玲珑型花岗岩普遍增加,为带入成分,且在黄铁绢英岩、绢英岩等与矿化密切相关的岩石中增幅更大。在微量元素中,Rb、U在红
摘要:土外山金矿床经历了近20年的开采,保有储量显著减少,亟须探矿增储。通过对区域成矿背景、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区域上的北东向戈枕断裂对金矿床分布具有控制作用,土外山金矿床由西向东划分了4个矿带。矿体受戈枕断裂上盘次级断裂控制。由西向东矿体间的无矿间距一般10~50 m,单一矿体走向无矿间距40~80 m。矿体被多组北东向断裂联合控制,呈现菱形网格状分布特征,且反映了断裂交会处赋矿的特点。根
摘要:白土金铅矿床位于康山—上宫断裂与马超营断裂交会部位,大地构造位于华北陆块南缘,金矿体、银矿体与铅矿体异体共生,主要呈脉状、似层状产于碳酸盐岩中的次级断裂中。通过对白土金铅矿床主要岩矿石进行稀土元素、微量元素测试,稀土元素特征说明热液交代和变质交代作用普遍发育,具体特征为:①w(REE大理岩)>w(REE石英正长岩)>w(REE安山岩)>w(REE构造岩)>w(REE矿
摘要: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三维电场对博落回修复铀污染土壤性能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与二维电场相比,三维电场与博落回耦合可使博落回地上和地下部分铀质量分数分别提高17.14 %和43.3 %,干生物量分别提高40.4 %和37.6 %,土壤中可交换态铀石比提高10百分点,改变了博落回体内铀的亚细胞分布,增加了铀在博落回体内的积累,促进铀向博落回细胞器内转移,其中茎部铀的转移更为明显。三维电场可进一步强
摘要:贵金属合金电镀废水中硫酸根离子的准确测定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重量法的贵金属合金电镀废水中硫酸根离子的分析方法,通过一系列条件优化实验,确定了以盐酸羟铵作为去除干扰的试剂,以及盐酸羟铵用量、氯化钡用量、取样量等。在最佳条件下,本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9.33 %~101.07 %,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27 %~3.42 %,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满足分析测试需求。 关键词:重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