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印发,这是国家层面首次出台以“银发经济”为主题的专项政策,成为新时代推动银发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发展银发经济,创造适合老年人的多样化、个性化就业岗位”,为实现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基础性方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人口少子化、老龄化和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等人口发展新形势
中国式现代化在改革开放中持续推进,面对不断加深的老龄社会,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银发经济应时而生,成为经济领域深化改革进程中创新经济发展新方式、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和拓展经济发展新蓝海的重要契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和长期思维,深入剖析影响银发经济发展的重要生态要素,加强全局谋划与战略布局,是厘清思路要点、优化路径选择、规避隐患风险,进而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本
一、引言 伴随着第二次“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口自2022年开始陆续进入老年人口行列,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口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人口老龄化给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养老保险基金持续性带来巨大挑战,也给中国银发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增长面临某些问题与困难,原有经济增长动力逐渐消失,新的经济增长动能还没有完全形成。在此背景下,大力发展银发经济不仅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有效举
人口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宏观经济供给侧的资本、劳动力、技术和需求侧的投资、消费、出口都会带来深刻影响,既有挑战,也有机遇。就机遇而言,伴随人口老龄化应运而生的银发经济有望成为未来30年我国经济领域确定性很强、极具发展潜力的新赛道集合。 从先发老龄化的发达国家经验来看,人均GDP与银发产业发展之间存在内在的关联性。人均GDP低于8000美元时,银发产业
认知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认知的高度和深度,直接影响我们的思维与行动。银发经济虽然不是一个新名词,但作为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其内涵与外延、方向与战略、路径与模式,都较以往有了全新的变化,需要在认知层面重新理解与构建,只有这样,才能冲破束缚、激发潜力、释放活力,实现人口老龄化条件下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背景认知:从衰老到老龄 发展银发经济的背景是我国人口
2024年国办一号文件聚焦银发经济,从国家层面首次出台以银发经济为主题的专项政策。文件中多次提到“适老化”,这是发展银发经济的重要理念举措。从发展历程的转型来看,适老化的内涵更为丰富,伊始于积极老龄观的观念适老化,成熟于软硬件设施改造的社会适老化,完善于银发经济引领的经济适老化,是关切老龄政策的多维度和积累性的演化过程。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要以发展银发经济为契机和牵引,把握人口发展与经济发
摘 要:近年来我国生育率持续走低,中国人口开始出现生育主导型总量负增长,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剖析城市育龄女性群体生育意愿的总体特征、内部差异及其变迁趋势,对于把握未来中国的生育形势具有先导性作用。从已有研究来看,不同教育层级女性的生育意愿变迁趋势更加趋同,还是更为分化仍有待进一步探究。基于七期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汇总数据(CGSS 2010—2021),利用年龄—时期—队列分析方法,探讨了城市育龄
摘 要:出生人口规模持续下滑导致全国大量幼儿园关停、幼师转行,与此同时,普惠性托位短缺使得婴幼儿家庭虽然入托意愿强烈但实际送托不多。理论上,通过幼儿园办托实现托幼一体化,不仅能将闲置的学前学位有效用于增加普惠托位供给,还能最大效率消化过剩学前产能。然而,实践中普惠幼儿园能释放多少闲置学位、能否填补普惠托育供需缺口尚需检验。基于“六普”和“七普”数据,采用队列要素法,以北京为例,预测2024—205
摘 要:在人口负增长、区域人口增减分异背景下,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将来自产业升级和体系逐步完善,而区域之间产业顺畅转移实现分工细化和协作是重要前提。那么,在新人口发展态势下实现产业空间转移的优势是什么呢?为此,测算得到人口规模潜能指数以及区域之间劳动密集、资本密集及技术密集三种类型产业转移程度,并以此为基础实证分析国内区域产业转移中人口规模和本地市场容量的具体作用。研究结论是:第一,劳动密集
摘 要:老龄化和数字化正在形成的历史性交汇,拓宽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内涵和想象空间。中国是老年人口最多和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老龄化的发展与生育意愿低迷、家庭小型化和空巢化等人口现象相伴生,并有疆域范畴广和区域差异大等约束条件,城乡养老服务不均衡相对突出,面临的养老压力较为繁重和复杂。中国特有的发展路径和治理模式更对养老这一重大民生问题提出了特定要求,中国式养老作为严肃的学理命题和实践主题
摘 要: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收入保障和收入分配问题备受关注。基于CHIP 2018年数据,从作用机制视角,分析养老金收入对老年人劳动收入和赡养收入的影响,进而利用反事实估计其对老年人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养老金收入对老年人的劳动收入和赡养收入存在显著负向效应,而且养老金待遇越高,替代性越强。若直接用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减去养老金收入的差值作为所有老年人在无养老金状态下的收入水平,会导致
摘 要: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速为我国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机遇。立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基本国情,使用2013—2021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在考察人口老龄化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传统影响路径基础上,重点研究数字化水平在其中的作用机制。人口老龄化通过劳动供给、消费需求以及技术创新三大传统路径对我国制造业结构升级既有抑制作用也有促进作用。通过实证发现人口老龄化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综合表现为促进作用。进一步
摘 要:机器人技术极大推动了物质文明发展,但对其可能引发的社会心理问题尚且缺乏关注。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2012—2020年共5期样本,结合IFR公布的机器人数据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机器人使用对劳动者心理健康的影响,进一步对其作用机制和异质性展开重点讨论。研究结果表明:机器人使用对劳动者心理健康存在显著负面影响。机器人使用引致的工作稳定性下降、工作满意度降低,以及在晋升和学习方面不断加码的竞争压
DOI:10.3969/j.issn.1000-4149.2024.00.054 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人口发展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断和工作要求。为了更好地全面认识、正确看待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和新常态,把握新时代人口高质量发展要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口经济研究所50华诞庆典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