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奥陶纪三山子组是鲁西熔剂用白云岩产出的典型层位,而潍坊临沂地层小区是三山子组最广泛发育区。本文在查明临沂地区三山子组呈“四个岩带”状分布的基础上,快速“锁定”熔剂用白云岩找矿区,于4个岩带中各选定典型矿区,以探矿工程和分析测试数据为依据,总结临沂地区三山子组熔剂用白云岩成矿特征,为鲁西乃至华北地区熔剂用白云岩找矿提供参考。熔剂用白云岩矿体赋存于三山子组c段,矿体严格受地层控制,倾向NE、NW
摘要:为研究牟汶河流域地表水体水化学特征及离子来源,服务济南市莱芜区、钢城区水资源科学开发与管理,系统采集了流域内10组河水和8组库水样品,综合利用Gibbs图、离子比值关系和数理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流域内地表水体离子组分特征、水化学类型和物质来源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牟汶河河水和库水整体呈弱碱性淡水,阴阳离子组分以HCO3、SO42和Ca2+、Na+为主;河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SO4·ClCa·Na型
摘要:济南市保泉与供水之间的矛盾一直突出,而实现泉水保护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之间的平衡是亟须解决的问题。长孝水文地质单元是济南市重要的地下水水源地,了解该单元地下水的水化学演化特征及水质现状是科学合理利用地下水的前提。本文利用Piper三线图、Gibbs图、饱和指数及离子比等方法研究了长孝岩溶水单元的地下水水化学演化特征并对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地下水主要受到岩石风化作用的控制,地
摘要:本文选取项目决策、项目管理、项目产出、项目效益、满意度5个一级指标,下设15个二级指标、37个三级指标,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对东汶河流域水土保持项目进行绩效评价。探讨了绩效评价结果的成因,采用SCP范式(即“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分析了项目绩效形成机制,强调了加强多元主体协同合作,形成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对其他地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的绩效探索和提升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摘要:本文采集山东省唐口矿区采煤塌陷地复垦土壤样品39个,分析了测试样品中As、Hg、Cr、Pb、Zn、Cd、Cu、Ni的含量及pH,选取不同的参比值,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复垦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复垦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除Cd外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中规定的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Hg、Pb
摘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有力举措,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识别了区域主要生态问题,构建了“一河三区八单元”的生态修复总体格局,提出了从矿山修复与水源涵养、流域治理与湿地修复、森林提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整治与水土流失治理以及生态保护和修复等方面入手实施生态环境修复,并分析了生态修复效益,
摘要:本文以山东莒县为例,采用野外调查、岩土样品热物理测试、水样测试、现场热响应试验、地温监测的方法,利用现场数据及实验室测试数据,总结了莒县浅层地温能不同岩土体热物理参数特征,岩土体的热扩散率、比热容与其密度呈负相关性,导热系数与其密度呈正相关性。浅层地热水与岩石之间的化学作用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水岩反应微弱。浅层地温空间分布特征为北部第四系厚度较大,地温较高,西南部以红土崖组和田家楼组为主则地温
摘要:选择鲁中典型碳酸盐岩高地质背景区为研究区,采集自然土壤100件,玉米植株及根系土配套样品30套,测定Cu、Pb、Zn、Cr、Cd、Ni、As、Hg等8种重金属含量及土壤pH,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富集系数法和健康风险评价模型等方法,开展重金属积累特征研究及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高于山东省表层土壤背景值,低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自然土壤和玉米根系土
摘要:为了达到多点位、高精度的边坡表面变形监测效果,研究了利用无人机摄影技术,通过三角形交会法建立测量解析模型,形成空间坐标关系。研究采用附属设备精度矫正模式降低无人机摄影特殊环境下的精度损失。结果显示,无人机监测在X与Y方向上精度较高,在Z方向精度相对稍低,但也仅存在3个误差超过0.010m的点位。与全站仪监测结果相比,无人机监测得出的数据具有可靠性,能及时警示风险,防止误报发生,更加稳定高效。
摘要:针对用地建设项目各环节业务不协同、全周期信息关联弱、审批智能化支撑不足等问题,基于济南市实践做法,本文系统总结了利用“不动产单元代码”作为关联互认的关键字段,“一码关联”工程建设项目用地审批、土地供应、规划建设、竣工验收、确权登记、产权交易等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实施路径,阐述其工作机制建设及实现方式,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深化不动产代码社会应用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不动产单元代码;不动产;一码
摘要:本文在分析日照市自然地理格局和生态资源概况,识别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主要生态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屏一带二网多点”的生态修复格局,划定了4大生态修复分区、5大生态修复重点区域。提出了源廊成网行动、护山治损行动、秀水提质行动、育林增效行动、沃田强基行动、碧海固本行动及绿城宜居行动等7大生态修复行动计划、18类重点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空间布局与工程路径分析,为科学开展市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