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1年省级地质勘查项目经过两年的实施,全部项目已按计划完成并通过成果验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新圈定金、富铁、稀土等战略性矿产找矿靶区21处,提交矿产地5处,为山东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资源支撑;生态地质、旅游地质、农业地质、海洋地质、地热地质等基础地质调查成果丰硕,为服务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海洋强省建设等重大战略实施提供了基础地质保障。 关键词:省级地质勘查项目;勘查成果;
摘要:胶东地区是世界著名的金矿资源基地,截至2023年6月已累计探明金矿资源量已达5757余吨。与金矿成矿密切的中生代花岗岩分布广泛,岩石类型多样,也是山东省最发育、最典型的地区。本文对胶东地区金矿与中生代区域性花岗岩空间展布、形成时代和形成环境等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区域性广泛分布的中生代花岗岩为晚侏罗世玲珑期(166~146Ma)、早白垩世早期郭家岭期(135~123Ma)、早白垩世晚期伟德山期
摘要:本文在详细的岩相学观察基础上,分析研究岩体和矿物的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的特征。结果表明,郗山—关帝庙碱性杂岩体富集Ba、U、Pb、Th及La、Ce,亏损Nb、Ta、Zr、Hf;Nb>Ta,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轻重稀土分异显著,Ce、Eu无明显异常,关帝庙岩体与郗山岩体的微量元素配分曲线均为右倾型,表明研究区内碱性岩体为同源岩浆,推测初始成岩物质来源于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其母岩
摘要:栖霞笏山西陡崖金矿位于蓬莱栖霞金成矿带南侧,是产于新太古代变质基底与中生代燕山期花岗岩接触带附近的破碎蚀变岩型金矿。本次研究在矿区外围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并对该矿床进行了详细研究,在Ⅰ号主矿体深部施工DKZK03钻孔,控制金矿体4层,累计真厚度6.85m。其中,Ⅰ1、Ⅰ2号金矿体埋深分别为1273.80~1275.45m、1072.95~1076.55m,Ⅰ1号金矿体为该区目前最深金矿
摘要:泰莱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拥有铁矿、金矿、煤等多种金属及非金属矿产资源。本文采用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自然重砂特征以及遥感等手段,对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和矿产资源特征进行调查研究。梳理了研究区域内矿床、矿(化)点等71处,其中包括新发现矿(化)点7处;确定了各矿种的矿床地质特征、成因类型以及成矿时代;总结了区域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以及划分了成矿远景与找矿靶区。本研究为下一步找矿方向与工作布署
摘要:栖霞杨础地区属于胶辽隆起区,该地区广泛发育太古宙变质深成岩,元古宙变质表壳岩,中生代沉积岩、火山岩、酸性侵入岩以及新生代沉积物,主构造线呈NE向,是主要的控矿构造,其内赋存有众多中小型金矿床。本文通过对该区域内新发现的金及多金属矿化点的矿(化)体的特征及部分矿石的流体包裹体、同位素等特征分析,初步查明了该地区金及多金属矿床成因并建立了成矿模式。 关键词:锆石UPb;稳定同位素;流体包裹体;
摘要:灵山岛褶皱构造发育,类型表现出多种形式,其成因类型还存在争论。通过地质填图工作,在对灵山岛褶皱构造要素进行观察、测量以及构造应力场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灵山岛褶皱构造的成因。灵山岛褶皱枢纽产状的一致性,共轭节理和褶皱轴面所反映的主应力方向的一致性,大褶皱与小褶皱之间的几何关系,明显具有构造成因的轴面劈理、窗棱构造、布丁构造等面理和线理构造,这些特征反映了灵山岛褶皱属于构造成因。综合区域资料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山东莱芜鹿毛埠地区的富铁矿成矿地质特征、矿体特征以及地球物理特征,并提出了深部找矿方向。研究发现,鹿毛埠地区富铁矿属于矽卡岩型,主要赋存于奥陶纪马家沟群碳酸盐岩与燕山晚期中、基性闪长岩体的接触带及其附近。矿体赋存于磁异常和重力异常的过渡带,并且重力值较高的区域。通过对莱芜鹿毛埠地区探矿工程分析,研究区内新发现铁矿体平均品位TFe 53.38%、mFe 51.28%,单样最高品位
摘要:山东省新泰市桃花峪—石棚地区稀有金属矿床位于新甫山凸起中部,区内可见百余条花岗伟晶岩脉侵入泰山岩群雁翎关组地层及新甫山序列奥长花岗岩中。通过勘查工作在区内发现5条含稀有金属元素花岗伟晶岩脉,圈定1个锂铍铌钽矿体、1个铍铌钽矿体、2个铌钽矿体。本文在系统分析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阐述了稀有金属矿体地质特征,总结了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探讨了找矿前景,为区内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勘查提供了参考。 关
摘要:近年来,西林断裂带找矿勘查工作发现其深部显示出良好的金矿化前景,该断裂带有望成为胶东重要成矿区带之一并引领胶东金矿找矿方向的战略性转移。西林断裂带深部结构特征是制约该断裂带找矿取得突破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本次开展反射地震、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广域电磁测深及机械岩心钻探工作对西林断裂带深部构造特征进行揭露,识别了区内不同地质体的物性特征,推断了西林断裂带的深部空间展布形态
摘要:鲁中地区矿山岩体是富铁矿成矿的重要地质体,一直是勘查和研究的热点区域,但其北部倾伏端的重磁异常特征则研究相对滞后。本次工作首次利用1∶1万航空磁测数据,结合重力数据,对鲁中地区矿山岩体北部倾伏区域开展了系统的重磁异常联合解译,更新完善了地质地球物理有利找矿标志。结合地质认识,提出了张家洼Ⅲ矿床西翼深部、东翼深部、矿山弧形背斜北部倾伏端两翼3处有利找矿方向。综合分析认为,区内已有主要矿体在深部
摘要:崆峒群岛是烟台地区旅游胜地之一,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对其内涵地质遗迹资源进行整理发掘是目前海岛旅游开发的迫切需求。本次研究通过航空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等手段,查明崆峒群岛内基础地质、地貌景观等两个大类的地质遗迹点共计14处。分析了地质遗迹类型、规模、空间分布、视觉特点、形成条件及演化过程等,并对各地质遗迹点进行了分级评价。综合评价结果提出崆峒群岛地质遗迹的保护及开发建议,为政府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
摘要:菏泽断裂北部鄄城地热田地热资源丰富,探究区域地热成因机制对菏泽断裂北部地区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采集的样品进行水文地球化学、气体及其同位素测试分析,结果显示,鄄城地热田地热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以SO4·HCO3·ClCa·Na、SO4·HCO3Ca·Na和SO4Ca·Na型为主;鄄城地热田呈现出从补给区的浅循环-开放式岩溶地下水流系统(Ⅰ),至径流区的中循环—半开放
摘要:鲁西南潜隆起深部岩溶热储埋深差异明显,本次研究以嘉祥潜凸起、鱼台凹陷为例,在区域地质研究、地面调查的基础上,在嘉祥潜凸起南部及鱼台凹陷分别施工1398m及2309m地热井两眼,综合地温场测量、地球物理勘探、地热井钻探、抽水试验、水质分析等手段,分析了该区岩溶热储赋存特征。鲁西南潜隆起中部断裂构造多为导水导热断裂,断层裂隙是研究区的主要热储层,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量所占比例小于一般地区放射性
摘要:基于在黄河流域长孝岩溶水系统开展的1∶5万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系统总结了该水文地质单元的边界条件、含水岩组分布及富水性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了区内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与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探讨了黄河长孝单元与周边地下水的相互作用。黄河向北侧补给孔隙水,向南侧补给孔隙水及岩溶水,其中对孔隙水侧渗补给带范围至王营村—庞道口—太平庄—姚河门村一带,对岩溶水补给主要发生在望口山村至柳河圈村一带、孝里
摘要:高氟地下水是一种典型劣质水源,长期饮用可致人体患地方性高氟病。本次研究以禹城—平原地区为研究对象,对区内地下水进行氟含量、水化学类型和氟离子的影响因子等研究。结果表明,浅层地下水氟离子含量大部分不超过1.0mg/L,其水化学类型主要有HCO3Na和Cl·SO4Na型,深层地下水氟离子含量大部分均超过1.0mg/L,其水化学类型为HCO3·SO4Na和HCO3·ClNa型。通过对pH和地下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