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念建构体系 大单元结构导图 核心要点 纵横联系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中国革命历程中的意义 (1)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革命的历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意义。 一方面,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标志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另一方面,新中国成立又标志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它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人民向社会主义社
大概念建构体系 大单元结构导图 核心要点 纵横联系 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政治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使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成为国家的主人。 (2)法律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全国人民代表
大概念建构体系 大单元结构导图 核心要点 纵横联系 1.改革开放 (1)对内改革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安徽凤阳小岗村;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 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的增长,对现代化建
大概念建构体系 大单元结构导图 核心要点 纵横联系 1.祖国统一大业 [“一国 两制” 提出 邓小平 主要内容 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实践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港澳 回归 香港回归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澳门回归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台湾 问题 方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趋势 海
大概念建构体系 大单元结构导图 核心要点 纵横联系 1.军事装备的变化及原因 (1)变化:中国军事装备水平的提升或中国国防力量的发展;军事工业由引进到自主研发。 (2)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卓有成效;党和国家对军队建设事业的大力支持。 2.我国近现代国防的变化及原因 (1)变化:近代:中国有国无防,历次侵略战争使中国饱受耻辱;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
大概念建构体系 大单元结构导图 核心要点 纵横联系 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 [领域 时间 成就 两 弹 一 星 1964年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 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 1967年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 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航天 1999年 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2003年
专题框架 1. 民主法治建设 [概况 影响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民主法治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切实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体系越来越完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专题框架 1. 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土地改革(1950—1952年) 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956年底)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五”计划完成 (1957年底) 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 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带来农村生产力
专题框架 专题专练 1.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据此材料可以看出我国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 A.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求同存异 D. 全方位外交
专题框架 核心素养是我们通过历史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集中体现。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此类题创设历史情境,考查我们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阶级斗争(社会
图像、史料图片 【题型特点】 它以图像(人物像、文物图、绘画等)等为载体,考查我们对历史图像的处理能力及依托图像信息分析说明历史问题的阐释能力。 【技巧点拨】 “里里外外,看清图注”:细读图像的时间、空间、文字说明、重点部分(即与关键信息有关的信息)等。①图名;②观察每一处文字;③时间或根据图片文字辨别时间或历史时期;④图上出现的人物,联系该人物的成就;⑤地点;⑥其他明显特征。 【题型专
【题型特点】 数据统计表类选择题主要以数字表格、饼状图、曲线图和柱状图、坐标轴图等为载体,借助于具体数字信息、通过定量分析,考查我们解读图表信息,把握历史发展趋势与特征及灵活迁移所学知识的能力。 【解题要领】 看一看:看数据统计表的表头、出处、时间、项目等,获取有效信息。 减一减:将表格中数据相减,读出所蕴含的变化态势等。 比一比:横比找差异,纵比看趋势,类比辨种类。 联一联:联系教材
【题型特点】 这类题往往提供文字资料或图示资料(表格、图片、思维导图并罗列若干历史事件),要么让我们从中提炼出作者的观点并用材料提及的内容加以论证;要么让围绕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用图示内容加以论证;要么无主题,从图示中提炼一个或几个观点,选择图示中若干史事加以论证,观点不唯一。但近年中考此类题目难度降低,往往给定“观点”“主题”,并明确提供史事,让我们论述作答。 史事说明类 方法指导 (1
专题突破 专题一 1. A 2. B 3. B 4. B 5. A 6. D 7. B 8. B 9. C 10. A 专题二 1. C 2. D 3. C 4. B 5. B 6. D 7. B 8. B 9. C 10. C 专题三 1. A 2. B 3. C 4. C 5. C 6. C 7. A 8. B 9. C 10. D 专题四 1. A 2. C 3. D 4.
期末自我评估(一) 1. B 2. A 3. D 4. B 5. B 6. D 7. B 8. D 9. C 10. D 11. A 12. A 13. C 14. C 15. C 16. (1)特点:党和政府主导;以法律为手段;农民广泛参与;采取多种斗争方式。 (2)原因:农产品商品率低,无法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购买能力不足,阻碍轻工业的发展;农村中出现两极分化现象。方式:组织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它展示了一幅宏伟的新中国建设蓝图,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它”指(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2. 电视连续剧《跨过鸭绿江》全景展现了抗美援朝从最初决策到最后签订停战协议的整个过程,热情讴歌英雄儿女,弘扬伟
(测试范围:八年级下册)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1949年10月3日的英国《泰晤士报》刊登的报道说:“这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这一政府( ) A. 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B. 已经摧毁封建土地制度 C. 完成祖国大
(测试范围:八年级下册)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第一届全国政协600多名代表讨论《共同纲领(草案)》时,很少没有发言的,也很少有发言不被重视的;凡是紧要且能够办到的建议,都被采纳。这表明《共同纲领》的制定过程( ) A. 保障了各民族权利平等 B. 体现了民主协商精神 C. 确定了国家政权的性质 D. 起
(测试范围:八年级下册)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贾英廷在《天安门的共和国记忆》一文中说:……然真正之庆典,迄今尚无一个朝代、一个国家,如新中国这般宏伟,举行如此盛大的开国大典。真可谓开天辟地,史无前例。中国历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篇章。其中,“从此翻开崭新的篇章”不包括( ) A. 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 已经确立了社